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1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2[编辑]

未能入选特色条目

在原来条目的基础上,根据俄语版的特色条目12进行了翻译改写。同时还从英文版12和日文版12做了一些翻译补充。此外,还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找出了所有和12有关的内容进行补充。就一个数字条目来说,个人认为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了,具有成为特色条目的素质。--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21 2006年2月15日 (UTC)

(+)支持!參與了一些修改,覺得很好玩。:) -- tonync (talk) 02:37 2006年2月17日 (UTC)
改投票為(=)中立。濫和不濫似乎爭議很大,解決之前似乎不應該放到首頁;而且缺乏說明的列表太多,開始顯得有點亂,容易讓新人認為這是其他一般條目的榜樣,所以支持程度稍減。-- tonync (talk) 00:04 2006年2月24日 (UTC)
(+)支持。我服了,一個數字還可以說出這麼多東西orz -- 英仙座 03:13 2006年2月17日 (UTC)
或者可以再根據這裡的資料再擴充(看來我是瘋了@口@)。-- 英仙座 03:19 2006年2月17日 (UTC)
今日新條目:十二处十二天十二神將@口@-- 英仙座 03:39 2006年2月17日 (UTC)
其實每一個領域的例子都用「*」號點列說明不就更一目了然嗎?書生改用「;」號並全部併作一句的做法反而難以閱讀。-- 英仙座 08:32 2006年2月17日 (UTC)
百科全書性質文字畢竟應該避免列表,我覺得特色條目應該做個榜樣。把相關的文句擴充潤飾一下,連成一句就不會顯得那麼彆扭了。我嘗試了一下,各位怎麼看?-- tonync (talk) 18:11 2006年2月18日 (UTC)
(-)反对,太杂乱,象个大杂烩。--长夜无风 07:46 2006年2月17日 (UTC)
(=)中立,基本同意User:英仙座的观点,但是内容似乎有些杂乱。Derek He 08:04 2006年2月17日 (UTC)
(-)反对,我贊成這個條目成為你知道嗎裏面的條目,但反對成為特色條目。祗是一個普通數字,沒有成為特色條目的價值與必要。--積積 Shall we talk? 13:02 2006年2月18日 (UTC)
但在俄語中已經是特色條目了,雖然人家能我們不一定要能,但中文維基也沒有說過有某些條目是永不能進特色條目的吧?-- 英仙座 14:27 2006年2月18日 (UTC)
需要突出重点,不妨砍掉一些枝蔓。--Alexcn 18:24 2006年2月18日 (UTC)
(+)支持,很有意思,也很全面,我觉得该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的--本本一世 07:18 2006年2月19日 (UTC)
(-)反对,too messy. too many red linkes, either. it's difficult to know the 12-related things as there're no pages about them. -- Mcyjerry 12:57 2006年2月19日 (UTC)
根据意见把一些内容恢复成了列表。另外,对于Jack_Chui的意见:只要能够在维基百科上存在,符合wikipedia要求的条目都可以成为特色条目,如果一个条目沒有成為特色條目的價值與必要的话,他也就没有在wikipedia上存在的必要了。对于Mcyjerry的意见,红色链接太多和这个条目是否为特色条目没有关系,相反这些红色链接可以让其他人把没有的条目写出来。我们讨论和评选的只是12这个条目本身,而不是其他条目或系列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55 2006年2月19日 (UTC)
    • Well, very few if not no feature articles in the English Wikipedia have red links all over their paragraphs. Plus this article is seriously devoid of reference. I thought it's not a good thing if we move backward on the demand for vertification, as we just saw some new articles are doing excellently in this aspect. -- Mcyjerry 18:11 2006年2月20日 (UTC)
(+)支持 ,也许还能进行一些补充,我来搜搜看。--涓生 02:13 2006年2月20日 (UTC)
大家都被搜集的热情冲昏了头,我们是时候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是否应该把所有和12有关的东东都往这个条目里放的时候了。因为12是个很平常的整数,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而把搜集进来的东东不加选择的都往里放,既显杂乱无章,又毫无意义。我们这个条目是用来说明12这个数字的,不是用来存放所有和12有关的东东的资料库的!
例如:“鲸鱼座τ星距离地球12光年”, 首先,这12光年只是个约数,准确数值可能是12.XXXXXX的一个数值,根本和12这个整数无多大关联;再者,宇宙星球无数,某星球和某星球的距离在12光年左右的组合数都数不清,引申到其它领域,某城市和某城市相距12公里,某种动物的某种器官长12厘米,按此标准,我们不是都要往上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句话能说明“12”什么?说明“12”是一个比“1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更常用到的数值?
再例如:“中国近代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年)旅欧期间写给中国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收录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放在“12”的条目里有价值吗?历史上以“谁写给谁的几封信”、“某诗几首”、“某组画几幅”来命名的多的是,但能说明“12”等数值什么呢?
还有“《十二寡妇征西》”、“《十二怒汉》”、“《庙街十二少》”,是因为恰巧那个组合就12人,搬上来又能说明“12”什么?《七剑》、《八仙过海》、《宋家三姐妹》、《十个救火的少年》……以人数命名的艺术作品多得是了。--长夜无风 06:02 2006年2月20日 (UTC)
我也認為現在條目太多有的沒的了,像之前有一句「古埃及的第十二個王朝」就被我刪去,如果古埃及只有十二個王朝還有「可能」一寫,但事實上古埃及是有三十個王朝,如果這也能寫那我也可以寫「A的第十二個兒子叫B(但A有不止十二個兒子)」或是「甲是XX王朝的第十二個皇帝(但XX王朝不止有十二個皇帝)」之類的東西,根本沒完沒了。所以长夜无风閣下如果見到不適合的東西,就大膽刪了它吧。 -- 英仙座 06:33 2006年2月20日 (UTC)
(-)反对it has, unfortunately, snowballed into a compilation of trivia.--鄧啟昌 06:42 2006年2月20日 (UTC)
根据英仙座建议,删除了一些关系不大的内容,参看talk:12--百無一用是書生 () 10:45 2006年2月20日 (UTC)
关于电影名称中带有12,我认为不该被删除。另外SHIZHAO删除了足球12人的说法,对于裁判帮忙而形容该队有12人是新闻中常见的方式,不应该被删除。--涓生 10:55 2006年2月20日 (UTC)
(+)支持,一個單純的數字竟可以發掘出這麼多為人不知的東西,維基百科的條目本該如此。--Ellery 13:32 2006年2月20日 (UTC)
(+)支持,是不是“琐事”因人而异,真能把「甲是XX王朝的第十二個皇帝(但XX王朝不止有十二個皇帝)」实际上也对历代帝王的检索有益,而且确实是和“12”有关的。--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05:03 2006年2月21日 (UTC)
但我難以想像有人瀏覽12為的竟然是檢索XX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而且這些雖然是跟12有關,但它們能顯示出12的特別性嗎?-- 英仙座 06:18 2006年2月21日 (UTC)
这不一定,只要资料本身没有版权问题,又不是信口胡诌,哪怕NPOV的资料也完全可以保留在维基百科了,那何妨是12呢?如果说“XX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很滥,那么“著名的皇帝OO是XX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许也不错。P.S:虽说您觉得比较滥,但我认为滥与不滥只是个相对问题,我无意说服阁下这一点,也自忖没有说服您的本钱,不过还请尊重一下我个人的小小意见,谢谢。--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11:49 2006年2月21日 (UTC)
一般來說如果我不尊重某人,我是選擇對其留言不予回應的:P。
作為一個數字條目,我認為應該只收入能顯出其特別性的句子,像「12歲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年齡界限」一句是絕對適合的,因為它能顯示出12歲是一個人生成長階段中的一個有客觀驗證性的分野點。
想知道什麼句子適合放在條目,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做一個類比推理即可,以「XX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為例,如果這句能放進12,那條目1中是不是也同樣要把所有「XX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收入?縱然是「著名的皇帝OO是XX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一句其實也沒有什麼分別,只能代表那位著名的皇帝剛巧是第十二位繼位的皇帝而已,不能顯出12的特別性呢。-- 英仙座 13:17 2006年2月21日 (UTC)
明白了,谢谢指教。--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13:44 2006年2月22日 (UTC)
(-)反对,太過濫了,「12歲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年齡界限」也可以包括在內容裡……書生你也說,就一个数字条目来說,我覺得他相對起其他特色條目還差很遠。--者尺 Talk 11:26 2006年2月21日 (UTC)
(-)反对,为什么这些不能包含在里面。“12歲為兒童和青少年的年齡界限”恰是需要描述的东西,你有什么理由来证明这个不比其他重要呢?我认为该条目本来就没有写全面,经过删除后更加不全面了。关于滥与不滥的讨论,我想看法是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有人认为“有12位皇帝”属于不滥,而“第12位皇帝”属于滥;有人也对电影名称中是否与12有关而产生分歧。在分歧没有消除之前,我改支持为反对。或许应该给一个明确的界限来判断滥与不滥的标准。如果只是凭借个人的想法来判断,莫非需要对每个句子都一一投票决定?--涓生 12:24 2006年2月21日 (UTC)
(+)支持令我想起一本叫數字邏輯101的書,又是把數字逐個拿出來說,跟這個差不多,很有趣,想不到在百科找到這樣的條目。風影 14:27 2006年2月21日 (UTC)
(+)支持,也參與過一些增訂~ 條目有意思~ -- 13:55 2006年2月23日 (UTC)
(+)支持,期待將-1~10的所有數字都寫成這樣。--刻意|Talk 14:02 2006年2月23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