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宋孝武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孝武帝
统治453年5月20日-464年7月12日(11年53天)
出生(430-09-19)430年9月19日
逝世464年7月12日(464岁—07—12)(33岁)
安葬
景宁陵
年号
孝建:454年-456年(3年)
大明:457年-464年(8年)
谥号
孝武皇帝
庙号
世祖
政权南朝宋
父亲宋文帝刘义隆
母亲昭皇太后路惠男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9月19日—464年7月12日),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南朝宋第四任皇帝。453年3月16日深夜,皇太子刘劭于京城建康(今南京市)行凶,杀害父皇宋文帝刘义隆,自称皇帝;时为武陵王的刘骏在沈庆之的辅佐下,于江州(今九江市)起兵宣讨。同年5月20日,于新亭(今南京市西南)即皇帝位。5月27日攻下京城,擒斩长兄刘劭、二兄刘濬。隔年(454年)2月14日改元,年号孝建;457年2月10日二度改元,年号大明

刘骏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撤除“录尚书事”职衔,并分割以削弱藩镇实力;诛中书令王僧达、丹阳令颜竣,讨诛随王刘诞,铲除强臣。崇礼佛教,尊奉高僧僧导,率公卿亲临瓦官寺听宣《维摩诘经》;诏令整肃佛门,勒令不法僧人还俗;史载刘骏天性好色,临幸不避戚谊,并有与母后路惠男乱伦之嫌疑,流传后世。

464年7月12日,刘骏病逝于建康宫玉烛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一年。8月27日,奉葬景宁陵。

史载刘骏其人机警聪慧,博学多闻并文采华美,读书能七行俱下,又雄豪尚武,擅长骑射[1][2]。刘骏病逝后,吏部尚书蔡兴宗称其为“守道之君”(“以道始终”)[3];然而刘骏生性喜奢、欲求无度,晚年“尤贪财利”[4]、不听善谏,以致原本赞许他德行的士族,也感叹“天下失望”;更兼大明末年,浙江大旱,通货膨胀失控、浙江的人民饿死十分之六、七[5],依《宋书‧州郡志》记载之户口推算,饥饿致死者最高可能有三十万人[6]南朝梁史家裴子野总结刘骏“威可以整法,智足以胜奸,人君之略,几将备矣。”却也叹道:“夫以世祖才明,少以礼度自肃,思武皇之节俭,追太祖之宽恕,则文景,曾何足云!”[7]

早年生涯

[编辑]

刘骏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30年9月19日),为宋文帝第三子。435年,年仅六岁便受封武陵王,食邑二千户;439年,时年十岁,受诏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领石头戍事;440年,迁使持节、都督南豫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仍任征虏将军,戍守石头城;444年,加都督秦州,进号抚军将军;隔年(445年),时年十六岁,受诏改任都督雍、南北秦四州,荆州襄阳竟陵南阳顺阳新野六郡诸军事、甯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仍任抚军将军。自东晋偏安江东后,刘骏为南朝第一位出镇襄阳的皇室子弟。448年,受诏改任都督南兖六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持节如故,北镇彭城。不久宋文帝又下诏加任刘骏为兖州刺史,次子始兴王刘濬为南兖州刺史,因此刘骏都督南兖州的职衔当即撤销。

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南侵,宋文帝诏令刘骏领兵北袭屯驻于汝阳的北魏永昌王拓跋仁。刘骏领一千五百兵马进袭汝阳,魏兵因无防备而溃败。但之后探得宋军并无援军,因而反戈一击,宋军大败,士兵仅有九百人生还。5月19日,刘骏因汝阳战败,降号为镇军将军。451年3月19日,魏军解围盱眙北还。4月13日,因防御北魏入侵无功,宋文帝再下诏降刘骏为北中郎将。

452年,刘骏时年二十三岁,加封都督南兖州军事,担任南兖州刺史,镇守山阳,不久改任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持节如故。当时江寇横行,宋文帝派遣步兵校尉沈庆之讨贼,由刘骏全权统领征讨大军。刘骏的亲信颜竣,曾于彭城假托沙门僧语,散布刘骏当为“真人”的符谶谣言,并传至京师。宋文帝欲行加罪,却因爆发太子刘劭诅咒皇帝的巫蛊事件,故对刘骏和颜竣暂时不予治罪。[8]

孝武践祚

[编辑]

起兵与登基

[编辑]

453年3月16日深夜,刘骏长兄、皇太子刘劭趁夜带兵入宫弑君,宋文帝遇害。刘劭称帝,进号刘骏为征南将军、加任散骑常侍,以示拢络,却瞩使步兵校尉沈庆之杀害刘骏。沈庆之受命后求见刘骏,刘骏称病不敢接见。沈庆之便闯至刘骏面前,将刘劭的手书呈递。刘骏涕泣请求沈庆之让自己与母亲路淑媛诀别。沈庆之说:“下官受先帝厚恩,常愿报德,今日之事,唯力是视,殿下是何疑之深!”刘骏听此言,便起座再拜说:“家国安危,在于将军。”遂由沈庆之处分内外[9]。453年4月11日,刘骏戒严示众,起兵讨逆[10]。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响应义举。5月1日,刘骏移檄建康(今南京市);14日,冠军将军柳元景与刘劭大战于新亭,刘劭败逃;三天后,刘骏兵进江宁;18日,江夏王刘义恭来降,奉表上尊号;隔日,刘骏进驻新亭,使散骑侍郎徐爰草制即位礼仪。[11]

453年5月20日,武陵王刘骏于新亭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时年二十四岁;27日,攻陷建康城,斩伪皇帝刘劭及二兄刘濬[12]

平叛与铲除强臣

[编辑]

454年3月17日,南郡王刘义宣、江州刺史臧质、豫州刺史鲁爽、兖州刺史徐遗宝举兵造反。因新皇即位日浅,朝廷得报大惧。刘骏甚至想奉呈乘舆法物迎刘义宣即位,竟陵王刘诞当即阻止,说:“奈何持此座与人?”刘骏乃止[13]。4月19日,安北司马夏侯祖欢击破徐遗宝;6月1日,镇军将军沈庆之历阳之小岘大破鲁爽,将其斩决;29日,刘义宣及臧质率军攻梁山营垒,豫州刺史王玄谟派遣游击将军垣护之、竟陵太守薛安都出垒迎战,击败臧质。垣护之因风纵火,刘义宣及臧质大败而逃;7月13日,臧质遭斩;8月4日,赐死刘义宣于江陵狱中。

455年8月29日,因武昌王刘浑自号楚王、擅订年号(永光),潜越礼制,下诏将其废为庶人,赐死。[14]

459年,刘骏暗示有司核奏竟陵王刘诞不法,贬爵为侯,并任命垣阆为兖州刺史,以赴镇所为名,趁机袭击刘诞。事泄失败,垣阆被杀。6月4日,刘诞聚众造反,占据广陵城,刘骏派遣车骑大将军沈庆之率兵平叛;9月22日,攻下广陵,将刘诞斩首,杀光城内的三千男丁,女子赏赐给兵士[15]

集权改革与用幸

[编辑]

刘骏是一个颇有作为、积极改革制度的皇帝。他加强中央集权,撤除“录尚书事”职衔,并分割以削弱藩镇实力。454年7月28日,因二州地大兵多,刺史易生异志,刘骏下诏分割扬州、浙东五郡为“东扬州”,并由荆、四州分割出八郡,划归“郢州”,荆、扬二州自此削弱;撤除“南蛮校尉”一职,戍兵移镇建康,增强京师武备。同年(454年),刘骏因刘义宣叛乱,有意削弱诸王侯权势,江夏王刘义恭于是奏请裁损诸王侯车服器用、乐舞制度九条,刘骏准奏后,更另有司增订至二十四条,全面抑制藩王地位,威福独专。宗王兄弟中只有七弟刘宏被亲爱重用,455年成为宰相(458年卒)。[16][17]孝武帝同时重用江东寒门沈庆之与伧荒北人柳元景,依照两人的功绩,先后提拔为三公,开启吴兴沈氏河东柳氏攀升为南朝高门的起始之路,并开创南朝寒门、寒人以军功升为三公的先例。[18]

458年(大明二年),在外放颜竣并处死王僧达后,刘骏欲大权独揽、专擅朝纲,因此除了高门蔡兴宗袁𫖮以外,从此不再放权给宗王兄弟与高门强族的大臣,专委任幸臣充作耳目,隐刺朝政,形成后代所谓“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孝武帝的集权统治也被史书称为“主威独运,官置百司,权不外假”。幸臣当中,戴法兴巢尚之戴明宝徐爰四人,最有理政才干,因此大受宠幸,事必与议。巢尚之及徐爰尤知谨慎,惟戴法兴及戴明宝却因此作威作福、纳贿受货,门庭若市,身价并达千金。戴明宝尤其骄纵,放任长子戴敬出钱抢买皇帝的御用物,甚至于刘骏出巡时,骑马于御辇旁来回奔驰,毫无顾忌。刘骏大怒,下令处死戴敬并将戴明宝下狱,不久仍释放,委以重任如初。而戴法兴于刘子业任皇太子时即奉命侍从,后更受刘骏遗命托孤,辅佐刘子业继位(宋前废帝),[19]以致宋前废帝时有民间谣言:“戴法兴为真天子,皇帝为假天子。”之语,权重若此。[20]

晚年无礼与浙江大旱

[编辑]

刘骏生性严峻寡恩,对待左右侍臣,动辄屠戮[21];甚且自诩风流,晚年专喜戏谑大臣,各取绰号,无礼之至,惟吏部尚书蔡兴宗方直严肃,刘骏惮怕之,不敢侵狎[22];平时饮食起居极尽奢华,宫殿墙柱及地板皆铺锦绣[23],又嫌宫廷狭小,特命建“玉烛殿”以供享乐,并破坏其祖父、宋武帝生前所居密室,做为地基,并率大臣围观动工。见床头用土作鄣,墙上挂葛灯笼、麻绳拂,侍中袁𫖮便称赞宋武帝有节俭朴素之德,刘骏自以为名士派头,瞧不起没文化的祖父刘裕,批评说:“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乡下人能用这些东西,已经太过了!”)[24]

刘骏生性好赌,挥霍不少,加上国家战乱之后,中央府库空虚、无钱可使,便效法桓玄手段,以赌博敛财。[25]诏命凡各州刺史及二千石官员,卸职还都时须献奉财物,限期缴纳。其后更召入宫中赌博作乐,赚尽地方官于其任上所积钱财,方准离去。[26]这种收税办法被后任的宋、齐皇帝沿用并发扬光大,直接强逼刺史“献奉”,省略掉赌博这种相对体面的手法。[27];刘骏晚年喜好饮酒,常饮至深夜,隔日起床洗漱完毕后,便继续喝至大醉,整日嗜睡。然而有奏疏驰至,便立刻整理好仪容,毫无醉态。宫中内外都佩服他的机神明肃,不敢偷懒懈怠。[28]

大明七年(463年)底至八年(464年),浙江等地因为剧烈旱灾,造成严重的大饥荒,浙江十分之六的户口饿死逃散。[29]宋朝史家司马光因此批评刘骏,说他晚年好酒奢靡,以致原本强盛的刘宋,在他执政末年中衰。[30]

荒淫无道

[编辑]

刘骏非常好色,喜欢到宫外不分亲疏贵贱临幸美女。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的记载:

“上闺门无礼,不择亲疏、尊卑,流闻民间,无所不至。”——《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纪十》

乱伦传闻

[编辑]

454年,刘骏召幸南郡王刘义宣(六叔)的几个女儿,刘义宣于是憎恨刘骏,随后在江州刺史臧质的怂恿下,起兵造反。[31]造反失败,刘义宣遭诛。刘骏可能便秘密纳娶其中一位堂妹(刘骏为避人耳目,册封其为殷淑仪),并与其生下第八子刘子鸾等五子一女,但也有说法认为殷淑仪并非刘氏女。[32]

史载刘骏与母亲路太后有乱伦之嫌疑。南朝沈约所著《宋书》之记载较为含蓄,内文如下:

“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宋书‧列传第一‧后妃传》

《宋书》指刘骏常于路太后所居显阳殿中临幸宫女,因停留时间过久,以致民间谣传其间有不可告人之事。《宋书》作者沈约并无否认,只模棱两可地表示:“宫掖事秘,莫能辨也。”

然而由北朝魏收所著的《魏书》就没有顾忌,直接指涉刘骏与其母乱伦:

“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瓯越。”——《魏书‧列传第八十五‧岛夷刘裕传》

魏收还记述刘骏天性好色、狎亵无度,以致其儿子、宋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后,指著刘骏的画像骂:“此渠大好色,不择尊卑!”[33]

但也有人认为记载不实。唐朝史家刘知几在其著作《史通》中辩诬说:“沈氏著书,好诬先代,于则故造奇说,在则多出谤言,前史所载,已讥其谬矣。而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承其诡妄,重以加诸。遂云马睿出于牛金,刘骏上淫路氏。可谓助为虐,幸人之灾。”[34]

逝世与庙谥

[编辑]

464年7月12日,刘骏病逝于玉烛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一年。皇太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宋前废帝。8月27日,奉葬位于丹阳郡秣陵县岩山(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镇)的景宁陵,予谥“孝武皇帝”,庙号“世祖”。

家族

[编辑]
成员 姓名 备注
祖父母 祖父
刘裕高祖武皇帝
祖母
胡道安章皇太后
父母
刘义隆太祖文皇帝

路惠男昭皇太后
兄弟 刘劭元凶 · 刘濬始兴王 · 刘铄南平穆王 · 刘绍庐陵昭王 · 刘诞竟陵王 · 刘宏建平宣简王 · 刘祎东海王 · 刘昶义阳王 · 刘浑武昌王 · 十一刘彧太宗明皇帝 · 十二刘休仁建安王 · 十三刘休祐山阳王 · 十四刘休茂海陵王 · 十五刘休业鄱阳哀王 · 十六刘休倩临庆冲王 · 十七刘夷父新野怀王 · 十八刘休范桂阳王 · 十九刘休若巴陵哀王
姐妹 刘英娥东阳献公主 · 海盐公主 · 长城公主 · 刘英媛临川长公主 · 淮阳长公主 · 刘英媚新蔡公主 · 南阳公主 · 琅邪贞长公主 · 南郡献公主 · 寻阳公主 · 庐江公主 海盐公主、长城公主、淮阳长公主、南阳公主、琅邪贞长公主、南郡献公主、寻阳公主、庐江公主史失其名
皇后 王宪嫄文穆皇后
妃嫔 殷淑仪宣贵妃 · 陈淑媛皇太后 · 何淑仪 · 史昭华 · 史昭仪 · 徐昭容 · 谢昭容 · 何婕妤 · 江婕妤 · 杨婕妤 · 阮容华 · 杜容华 · 江美人 有史可查者十三人
儿子 刘子业前废帝 · 刘子尚豫章王 · 刘子勋晋安王 · 刘子绥安陆王 · 刘子深 · 刘子房寻阳王 · 刘子顼临海王 · 刘子鸾始平孝敬王 · 刘子仁永嘉王 · 刘子凤 · 十一刘子真始安王 · 十二刘子玄 · 十三刘子元邵陵王 · 十四刘子羽齐敬王 · 十五刘子衡 · 十六刘子孟淮南王 · 十七刘子况 · 十八刘子产南平王 · 十九刘子云晋陵孝王 · 廿刘子文 · 廿一刘子舆庐陵王 · 廿二刘子师南海哀王 · 廿三刘子霄淮阳思王 · 廿四刘子雍 · 廿五刘子趋 · 廿六刘子期 · 廿七刘子嗣东平王 · 廿八刘子悦
嗣子刘赞武陵王[35]
刘子深、刘子凤、刘子玄、刘子羽、刘子衡、刘子况、刘子云、刘子文、刘子霄、刘子雍等十子夭折
刘子鸾、刘子师等二子被前废帝所杀
刘子业、刘子尚、刘子勋、刘子绥、刘子房、刘子顼、刘子仁、刘子真、刘子元、刘子孟、刘子产、刘子舆、刘子趋、刘子期、刘子嗣、刘子悦等十六子被明帝所杀
女儿 刘楚玉山阴公主 · 刘某安固公主 · 刘某临汝公主 · 刘某安吉公主 · 刘楚佩临淮公主 · 刘楚琇皇女 · 刘修明康乐公主 · 刘某第十二皇女县公主[36] 有史可查八人,至少有十二女。
安固公主、临汝公主、安吉公主、县公主史失其名;
刘楚琇夭折,无追谥,但称皇女;
县公主被前废帝赐死、刘楚玉被明帝赐死。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书/卷6》,出自沈约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02》,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资料

[编辑]
  • 宋书
  • 南史
  • 资治通鉴
  • 魏书
  • 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

注释与参考文献

[编辑]
  1. ^ 《南史‧宋本纪中第二‧孝武帝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
  2. ^ 《资治通鉴‧宋纪第十一‧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七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为人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又善骑射,而奢欲无度。”
  3. ^ 《宋书‧列传第十七‧蔡兴宗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兴宗于都坐慨然谓颜师伯曰:‘先帝虽非盛德主,要以道始终。三年无改,古典所贵。今殡宫始彻,山陵未远,而凡诸制度兴造,不论是非,一皆刊削。虽复禅代,亦不至尔。天下有识,当以此窥人。’”
  4. ^ 《資治通鑑‧宋紀第十一‧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 [201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5. ^ 《资治通鉴‧宋纪第十一‧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东方诸郡连岁旱,饥,米一升钱数百,建康亦至百余钱,饿死者十六七。”
  6. ^ 依据《宋书‧志第二十五‧州郡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记载,包含三吴(丹阳郡、吴郡、吴兴郡)及浙东五郡(会稽郡、临海郡、永嘉郡、东阳郡、新安郡)等地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之人口总数,达一百五十余万(1,531,862人),饿死者六成即为九十余万(919,117人),七成即为一百余万(1,072,303人)。但是《宋书‧志第十六‧天文四》却记载:“大明八年,东土大饥,民死十二三”,说明宋书本身对于死亡比率也是颇有矛盾;另外大旱的地区,史料记录为“东土”、“东诸郡”、“东方诸郡”,依据校勘《宋书‧志二十三‧水不润下》的校勘纪:“按:东诸郡,谓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等郡。”,以及学者周一良的解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页231),“东土”或“东”诸郡,指的都是浙江的会稽五郡之地。所以计算大明八年的饿死人数,不应该把三吴也算在分母中,而应该只算会稽五郡,如此则最多只有三十多万的饿死人口(只限“饿死者十六七”的记载正确)。又另外,《宋书‧州郡志》记载大明八年全国户数94万(上下),人口460-517万(见刘宋人口条目之注引史料),可是20多年后,失去淮北、山东的南齐,当时人却自称全国仍有近一百万户,说明大明八年饥荒的死亡人数,不可能达到全国户口的五分之一(一百万人),沈约很可能是把逃亡的户口都算作饿死的户口。(《南齐书‧崔祖思传》:“案前汉编户千万……今户口不能百万”、《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史家唐长孺依照这两条史料,认为南齐人口比大明八年的刘宋多一些,约五百多万口,见唐长孺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页85)
  7. ^ 《宋略总论》:“世祖率先九牧,大雪冤耻,身当历数,正位天居,聪明绚达,博闻强记,威可以整法,智足以胜奸,君人之略,几将备矣。……帝即位二三年间,方逞其欲,拒谏是己,天下失望。夫以世祖才明,少以礼度自肃,思武皇之节俭,追太祖之宽恕,则汉之文景,曾何足云。”
  8. ^ 《宋书‧列传第三十五‧颜竣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初,沙门释僧含粗有学义,谓竣曰:‘贫道粗见谶记,当有真人应符,名称次第,属在殿下。’竣在彭城尝向亲人叙之,言遂宣布,闻于太祖。时元凶巫蛊事已发,故上不加推治”
  9. ^ 《南史‧列傳第二十七‧沈慶之傳》.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10. ^ 《资治通鉴‧宋纪第九‧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庚寅,武陵王戒严誓众。”
  11. ^ 《宋书‧列传第五十四‧恩幸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时世祖将即大位,军府造次,不晓朝章。爰素谙其事,既至,莫不喜说,以兼太常丞,撰立仪注。”
  12. ^ 《南史‧宋本纪中第二‧孝武帝纪》:“丙子,克建邺,二凶及同逆并伏诛。”
  13. ^ 《南史‧列傳第四‧竟陵王誕傳》.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3). 
  14. ^ 《宋書‧列傳第三十九‧武昌王渾傳》.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15. ^ 《宋書‧列傳第三十七‧沈慶之傳》.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30). 
  16. ^ 《宋書‧本紀第六‧孝武帝紀》.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17. ^ 《宋書‧列傳第二十一‧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18. ^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论述》,页85-86。
  19. ^ 《宋略‧总论》:“初,世祖登遐,委重于二载。太宗晏驾,亦托孤于王、阮,……”,南朝梁裴子野著。
  20. ^ 《宋书‧列传第五十四‧恩幸传》
  21. ^ 《宋书‧列传第五十四‧恩幸传》:“上性严暴,睚眦之间,动至罪戮,……”
  22. ^ 《宋书‧列传第十七‧蔡廓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自江夏王义恭以下,咸加秽辱,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23. ^ 《资治通鉴‧宋纪第十一‧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七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宋兴,无所增改。上始大修宫室,土木被锦绣,嬖妾幸臣,赏赐倾府藏。”
  24. ^ 《宋书‧本纪第三‧武帝纪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孝武大明中,坏上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侍中袁𫖮盛称上俭素之德。孝武不荅,独曰:‘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
  25. ^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桓玄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桓玄)性贪鄙,好奇异,尤爱宝物,珠玉不离于手。人士有法书好画及佳园宅者,悉欲归己,犹难逼夺之,皆蒱博而取。”
  26. ^ 《资治通鉴‧宋纪第十一‧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末年尤贪财利,刺史、二千石罢还,必限使献奉,又以蒲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
  27. ^ 《南史‧列传第十五‧垣闳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垣闳)出为益州刺史。蜀还之货,亦数千金,先送献物,倾西资之半,(宋)明帝犹嫌其少。及闳至都,诣廷尉自簿,先诏狱官留闳,于是悉送资财,然后被遣。凡蛮夷不受鞭罚,输财赎罪,谓之赕,时人谓(垣)闳被赕刺史。”、《南史‧列传第二十九‧刘悛传》:“(刘)悛既藉(齐武帝)旧恩,尤能承迎权贵,宾客闺房,供费奢广。罢广、司二州,倾资贡献(于上),家无留储。在蜀作金浴盆,余金物称是。罢任以本号还都,欲献之,而武帝晏驾。郁林新立,(刘)悛奉献减少。郁林知之,讽有司收悛付廷尉,将加诛戮。”
  28. ^ 《南史‧宋本纪中第二‧孝武帝纪》:“帝末年为长夜之饮,每旦寝兴,盥嗽毕,仍复命饮,俄顷数斗,凭几惛睡,若大醉者。或外有奏事,便肃然整容,无复酒色。外内服其神明,莫敢弛惰。”
  29. ^ 《资治通鉴‧卷129》:“东方诸郡连岁旱饥,〔胡三省注:东方诸郡,谓三吴及浙江东五郡。〕米一升钱数百,建康亦至百余钱,饿死什六七”,但是依据校勘《宋书‧志二十三‧水不润下》的校勘纪:“按:东诸郡,谓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等郡。”,以及学者周一良的解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页231),“东土”或“东”诸郡,指的都是浙江的会稽五郡之地,所以胡三省对“东方诸郡”的注释有误,连岁旱饥的地区大致上在浙江而已
  30. ^ 《稽古录》:“大明七年,帝侈糜淫酒,宋业始衰;大明八年,夏,帝崩。”,宋朝司马光着。
  31. ^ 资治通鉴宋纪第十‧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帝淫义宣诸女,义宣由是恨怒。”
  32. ^ 南史列传第一殷淑仪传》:“殷淑仪,南郡王义宣女也。……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因《宋书》并无记载此事,宋朝史家司马光于其著作《资治通鉴考异》之“六年四月,殷淑仪卒。”记载后注释:“《南史》云:‘殷淑仪,南郡王义宣女也。……宣泄者多死。’或云:‘贵妃是殷琰家人,入义宣家。义宣败,入宫。’今从《宋书》。”故而司马氏《资治通鉴》不采此说。同样地,《魏书》与《建康实录》也没有记载殷淑仪是刘义宣之女,更没有纪录刘骏与刘义宣诸女乱伦。
  33. ^ 魏书‧列传第八十五‧岛夷刘裕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 史通‧内篇‧采撰第十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宋书·武陵王赞传》诏:“世祖孝武皇帝虽恃尊堕惠,勋狭政弛,乐饮无餍,事因于甯泰,任威纵费,义缘于务寡。故以积怨动天,流殃胤嗣,景和肇衅,义嘉成祸,世祖继体,陷宪无遗。昔皇家中圮,含生惧灭,赖英孝感奋,扫雪冤耻,勋缵坠历,拯兹穷氓。继绝追远,礼训攸尚,况既帝且兄,而缺斯典。今以第九子智随奉世祖为子,武陵郡大明之世,事均代邦,可封智随武陵王,食邑五千户。寻世祖一门女累不少,既无厘总,义须防闲,诸侯虽不得祖称天子,而事有一家之切。且归宁有所,疹疾相营,得失是任,闺房有禀。朕应天在位,恩深九族,庶此足申追睦之怀,敷爱之旨。”
  36. ^ 与同母兄弟刘子鸾刘子师同被兄刘子业杀死。追赠县公主

参见

[编辑]
宋孝武帝
出生于:430年逝世于:464年
统治者头衔
前任:
刘劭(未受普遍承认)
宋文帝

刘义隆

南朝宋皇帝
453年-464年
继任:
宋前废帝
刘子业
中国君主
453年-4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