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鸟/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鲜艳各异、前肢特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流线型的身躯,可飞行、陆栖、或潜水,用气囊呼吸的一种有脊椎动物。鸟类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植物的花蜜种子果实昆虫甲壳类的各种无脊椎动物蜥蜴和其它鸟类,以及动物的腐肉粪便和人类的生活垃圾。目前鸟类共有8600种,如果算入未被分类和不确定的有9000多种,中国有1400种、特有种70多个。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也占据了地球上中上层的各个生态位。最大的鸵鸟体高可达2.6米,而最小的吸蜜蜂鸟体长仅4厘米。多数的鸟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在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鹰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不能飞的鸟包括古颚总目下的鸵鸟鸸鹋几维鸟等多数种类,企鹅目的全部鸟类,某些生活在没有地面捕猎者的孤立海岛上的鸟类如鹦鹉目鸮鹦鹉,也在演化过程失去了飞行能力。许多不能飞行的鸟类因人类到来后的过度狩猎捕捉或农业生产破坏其栖息地而灭绝,如渡渡鸟大海雀恐鸟等;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前后的史前时期,也有大量鸟形恐龙和鸟类在演化过程灭亡,只留下化石痕迹,如冠恐鸟形目

过去广义的鸟纲曾笼统地包括始祖鸟孔子鸟黄昏鸟等已灭绝的史前类群,但现在比较常用鸟翼类Avialae)来包括这些不再属于鸟纲的史前近亲;现代定义的鸟纲包括了现生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后代。鸟类不仅仅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更可说是存活至今的恐龙,因此鸟类也是研究已灭亡恐龙的最主要的活体材料。鸟纲用科学上最严谨的说法,就是“鸟翼类的冠群”。目前所有鸟类物种,都是在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这一段时间内,由恐龙总目中的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鸟型恐龙逐渐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