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女王 (日本)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日本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Note icon
本条目因标记小作品模板,已由机器人自动评级。请确认评级正确无误后移除|auto=参数。

“女王”是嫡系3代内还是3代外?[编辑]

蒙人兄在最近的修改[1]中,将文句改为“在明治以前,天皇直系6代以内的女姓才被视为皇族,可受封为“女王”,但明治以降无此限制。”(我的原句是:在明治以前,天皇直系6代以内的女姓被视为皇族,可受封为“女王”,但明治以降已收紧规定为天皇直系3代以内。)其实日语我也不娴熟,这句日语原文“律令制のもとでは直系で六親等までが皇族であったが、明治以降そのような制限は設けられていない”我也不能肯定是我的说法还是蒙兄的说法。不过我翻查过一些中文资料却似乎支持我的原句说法。

引文一: “皇族是指天皇的兄弟姐妹及其他近亲。"典范"规定,皇族的范围包括: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亲王、亲王妃、内亲王、王妃及女王。嫡出的皇子及嫡男系嫡出的皇孙,男子称亲王,女子称内亲王;三世以下的嫡男系嫡出的子孙,男子称王,女子称女王。”(来源:新华网

引文二: “因为根据皇室典范第十七条关于“摄政”的顺位中,最后一个顺位便是“内亲王及女王”(“内亲王”就是中文所说的“公主”, “女王”是三世以下嫡男系嫡出的女性子孙)”(来源:[2]

希望在此和蒙兄讨论出个结果来。因为似乎这里的结果也影响到日本皇室这条目的内容。--Charlotte1125 05:58 2006年9月7日 (UTC)

  • 两个引文都对:三世以内(含)为亲王、内亲王,三世以外(或以下)(不含)为王、女王。你的原文说“天皇直系3代以内”为女王是不对的。日语原文应该是我说的意思:从前王不限,女王限6代(歧视?),后来女王也不限了。--蒙人 ->敖包相会 06:08 2006年9月7日 (UTC)
    • 再三思考,我原译的意思是不对的。不过根据上述的那两段引文,我领会的意思是:“三世以下嫡男系嫡出的女性子孙可以称‘女王’(而不单是在女性子孙本身的世代推算)。”(以承子女王为例,她的谱系是:大正天皇(首代)>三笠宫崇仁亲王(次代)>高圆宫宪宪仁亲王 (三代)>承子女王)我想这一点目前的条目内容还不是交代得很清楚。不知你意见如何?--Charlotte1125 06:49 2006年9月7日 (UTC)
      • 日本皇室所有的称号都是按“男系嫡出”算的,因为女子一旦嫁出皇室自动丧失皇族身份。承子女王是大正天皇的第四代直系孙女。我觉得现在的内容挺清楚的,但如果你想进一步说明也好。--蒙人 ->敖包相会 16:55 2006年9月7日 (UTC)

“女王”的包含范围[编辑]

最近编辑条目时的发现:有一段时期,天皇的亲生女儿,只要其母不是中宫而是女御、典侍身份,只会封为女王,而不封内亲王。暂时发现的例子有后奈良天皇正亲町天皇后水尾天皇的所有庶出皇女。但因为暂时找不到相关文献进一步说明此现象,所以先在此写下,烦请大家注意一下。--Charlotte1125 19:32 2006年11月24日 (UTC)

那段时期大概是从镰仓时代开始,往后直到江户时代中晚期左右,因为武家掌权,京都公家及皇族都陷入经济困难,很多天皇连即位仪式都办不出来(后来连立-{后仪式都没有办法,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后醍醐天皇以后直到仁孝天皇为止的所有天皇,不是不立-{后,就是只立为中宫,因为严格上来说中宫并不是皇后,只是在地位上近乎于皇后),没有办法让所有皇女都封为内亲王(为了节省开支),因而只要不是皇后中宫女御所出的皇女,不是直接出家(出家后获封女王的几率又更大),就是封为低一等的女王,要不然就是一辈子都没有女王或内亲王身份。—淡月抄 (留言) 2008年2月11日 (一) 08:4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