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完美犯罪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支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6月13日 (一) 13:11 (UTC)(-)反对,同Wallace。--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6月18日 (六) 14:51 (UTC)[回复]

三亿元事件都算完美犯罪?[编辑]

如果三亿元事件都算完美犯罪的话,那么条目中“完美犯罪”的定义是否就是“没有破的案件,即悬案”?

一个案件有没有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刑侦人员的失误、无能、不作为甚至腐败,还有其他客观条件如技术的限制等都会大大影响结果。

我认为“完美犯罪”至少应该是在当时的科学技术下,无任何破案可能才叫完美犯罪。三亿元事件从整个犯案过程上看根本不完美,事实上如果不是警方在案发的当天出现多次明显的失误,这个案件从各种意义上看都不难破。之所以破不了我认为是偶然。—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6月19日 (日) 18:59 (UTC)[回复]

原则上来说尽量是指非刑侦人员的失误、无能、不作为甚至腐败造成的悬案呢。-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1:38 (UTC)[回复]
既然你知道如此,那你起码也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还把三亿元事件列为完美犯罪吧。条目的举例全是日本的案件,这也就算了,如果都是完美犯罪的话还好,问题是我觉得里面好几个案件根本不算完美犯罪。这些案件给我的感觉是“日本非常受瞩目的传奇性悬案”,但不一定完美。国铁三大案,至少下山事件就不能算完美犯罪,因为下山是自杀的还是被谋杀的,至今仍然有争议,如果事实是自杀,那么连犯罪都算不上(当然如果是谋杀就的确是完美了);三鹰事件松川事件都是人为破坏铁路系统导致意外,而后来因为警方的破案心切(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冤案,再后来被证实原嫌疑人无罪,至今未找到真凶……国铁三大案发生是日本战后混乱期,有日共、工会、政府、美军甚至无政府主义者等多方势力牵涉在内,一般都是认为就是因为这样才会使破案进程受阻,三鹰和松川事件是否完美也有待商榷。
我认为,现实中的“完美犯罪”最典型的是在路边发现一个流浪汉被捅一刀而死,无目击者,而这个流浪汉无工作无亲属朋友,警方也查不到其社会关系,其他的流浪汉对他也不大了解。除此之外,现实中是很难做到“完美”的,之所以破不了案大多都是警方办事不力所致。又或者你杀了人,把尸体完全消灭不留任何痕迹,导致案件根本不存在,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也不会知道了。—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6月20日 (一) 07:05 (UTC)[回复]
我了解了,有此等争议的话不妨移除。反正这些案件目前也没有中文对应条目。
其实,设立这个段落的定义只是“大众认为是完美犯罪而关注的案件”,现实中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本来就不能一定符合这个完美犯罪的定义。……这个怎么说呢,虽然这个毁尸灭迹的例子不错,但即使是小说也一般不会这么写,要写的话也是最后要找到、或者告诉你没有证据,但确实有这么个事的。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侦查了、但没抓到犯人的案件,但这个或多或少都会有人嫌警方办事不力吧。毕竟现实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找人纰漏比自己做事要容易不知多少倍呢。
话说回来,您这么了解的话,与其写这么多我还比较欢迎您补充其他的案件来缓解一下地域中心的倾向呢。您觉得呢?-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8:42 (UTC)[回复]
说不上有多了解,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推理爱好者。三亿元事件和国铁三大案都是很出名的案件,所以比较了解;条目列出的几个条目,我也是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案件。
我也知道我们普通人随意评论警方是否尽力的确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只是在强调“悬案不等于完美犯罪”这一点。有时候,可能警方真的已经非常尽力了,还是不能破案,也不代表这起案件“完美”,因为始终人的能力有限,这些警察解决不了,可能FBI精英能解决;FBI精英解决不了,可能Dr.LEE能解决……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如果一起案件是Dr.LEE第一时间介入,都解决不了,应该就真的是完美了。
虽然对于犯人来说,最终有没有被抓,有没有被定罪,就是判断隐藏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但这标准未免也太低,以中国大陆来说,据说所有刑事犯罪的破案率只有三成多(命案的高些),难道六成多的案件都完美了?
对于其他国家的例子,我知道的也并不多。1934年英国的“布赖顿卡车谋杀案”(en:Brighton trunk murders)大概是较早的一起被称为完美的案件。中国大陆的一起案件,我印象也很深:甘肃白银连环奸杀案([1]),作案时间长达14年,案件之间相隔时间长,专挑红衣女性,还留下精液和DNA,但是警方依然束手无策,可见凶手的自信和狂妄。—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6月20日 (一) 12:27 (UTC)[回复]
我觉得您已经很了解啦,谢谢补充~。不过我想,就中国的社会导向来说,不会用出“完美犯罪”这样的略微有点煽动的字眼吧。所以先放着那个啦。-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1:29 (UTC)[回复]
个人认为完美必须包括过程与结果。上面提到的流浪汉捅死人未能被发现其过程的后期相对完美,其犯罪无策划,完全是随性即时的行为,包含了不少运气成分。而且从结果上来说获利很少甚至没有,对罪犯本身的心理造成不少压力,不应该称为完美犯罪,甚至不如很多受贿行为。-封面 (留言) 2011年7月8日 (二) 11: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