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完美犯罪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支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6月13日 (一) 13:11 (UTC)(-)反對,同Wallace。--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6月18日 (六) 14:51 (UTC)[回覆]

三億元事件都算完美犯罪?[編輯]

如果三億元事件都算完美犯罪的話,那麼條目中「完美犯罪」的定義是否就是「沒有破的案件,即懸案」?

一個案件有沒有破,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刑偵人員的失誤、無能、不作為甚至腐敗,還有其他客觀條件如技術的限制等都會大大影響結果。

我認為「完美犯罪」至少應該是在當時的科學技術下,無任何破案可能才叫完美犯罪。三億元事件從整個犯案過程上看根本不完美,事實上如果不是警方在案發的當天出現多次明顯的失誤,這個案件從各種意義上看都不難破。之所以破不了我認為是偶然。—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6月19日 (日) 18:59 (UTC)[回覆]

原則上來說儘量是指非刑偵人員的失誤、無能、不作為甚至腐敗造成的懸案呢。-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1:38 (UTC)[回覆]
既然你知道如此,那你起碼也應該解釋一下為什麼還把三億元事件列為完美犯罪吧。條目的舉例全是日本的案件,這也就算了,如果都是完美犯罪的話還好,問題是我覺得裏面好幾個案件根本不算完美犯罪。這些案件給我的感覺是「日本非常受矚目的傳奇性懸案」,但不一定完美。國鐵三大案,至少下山事件就不能算完美犯罪,因為下山是自殺的還是被謀殺的,至今仍然有爭議,如果事實是自殺,那麼連犯罪都算不上(當然如果是謀殺就的確是完美了);三鷹事件松川事件都是人為破壞鐵路系統導致意外,而後來因為警方的破案心切(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冤案,再後來被證實原嫌疑人無罪,至今未找到真兇……國鐵三大案發生是日本戰後混亂期,有日共、工會、政府、美軍甚至無政府主義者等多方勢力牽涉在內,一般都是認為就是因為這樣才會使破案進程受阻,三鷹和松川事件是否完美也有待商榷。
我認為,現實中的「完美犯罪」最典型的是在路邊發現一個流浪漢被捅一刀而死,無目擊者,而這個流浪漢無工作無親屬朋友,警方也查不到其社會關係,其他的流浪漢對他也不大了解。除此之外,現實中是很難做到「完美」的,之所以破不了案大多都是警方辦事不力所致。又或者你殺了人,把屍體完全消滅不留任何痕跡,導致案件根本不存在,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也不會知道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6月20日 (一) 07:05 (UTC)[回覆]
我了解了,有此等爭議的話不妨移除。反正這些案件目前也沒有中文對應條目。
其實,設立這個段落的定義只是「大眾認為是完美犯罪而關注的案件」,現實中受到各種條件制約本來就不能一定符合這個完美犯罪的定義。……這個怎麼說呢,雖然這個毀屍滅跡的例子不錯,但即使是小說也一般不會這麼寫,要寫的話也是最後要找到、或者告訴你沒有證據,但確實有這麼個事的。所以重點還是要放在偵查了、但沒抓到犯人的案件,但這個或多或少都會有人嫌警方辦事不力吧。畢竟現實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找人紕漏比自己做事要容易不知多少倍呢。
話說回來,您這麼了解的話,與其寫這麼多我還比較歡迎您補充其他的案件來緩解一下地域中心的傾向呢。您覺得呢?-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8:42 (UTC)[回覆]
說不上有多了解,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推理愛好者。三億元事件和國鐵三大案都是很出名的案件,所以比較了解;條目列出的幾個條目,我也是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案件。
我也知道我們普通人隨意評論警方是否盡力的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但我只是在強調「懸案不等於完美犯罪」這一點。有時候,可能警方真的已經非常盡力了,還是不能破案,也不代表這起案件「完美」,因為始終人的能力有限,這些警察解決不了,可能FBI精英能解決;FBI精英解決不了,可能Dr.LEE能解決……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如果一起案件是Dr.LEE第一時間介入,都解決不了,應該就真的是完美了。
雖然對於犯人來說,最終有沒有被抓,有沒有被定罪,就是判斷隱藏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標準。但這標準未免也太低,以中國大陸來說,據說所有刑事犯罪的破案率只有三成多(命案的高些),難道六成多的案件都完美了?
對於其他國家的例子,我知道的也並不多。1934年英國的「布賴頓卡車謀殺案」(en:Brighton trunk murders)大概是較早的一起被稱為完美的案件。中國大陸的一起案件,我印象也很深:甘肅白銀連環姦殺案([1]),作案時間長達14年,案件之間相隔時間長,專挑紅衣女性,還留下精液和DNA,但是警方依然束手無策,可見兇手的自信和狂妄。—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6月20日 (一) 12:27 (UTC)[回覆]
我覺得您已經很了解啦,謝謝補充~。不過我想,就中國的社會導向來說,不會用出「完美犯罪」這樣的略微有點煽動的字眼吧。所以先放着那個啦。-Galaxy17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1:29 (UTC)[回覆]
個人認為完美必須包括過程與結果。上面提到的流浪漢捅死人未能被發現其過程的後期相對完美,其犯罪無策劃,完全是隨性即時的行為,包含了不少運氣成分。而且從結果上來說獲利很少甚至沒有,對罪犯本身的心理造成不少壓力,不應該稱為完美犯罪,甚至不如很多受賄行為。-封面 (留言) 2011年7月8日 (二) 11:1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