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鲁桓公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鲁桓公生日推论方法[编辑]

以下只就《左传》内容提供一个推论的方法:


《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 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以下略据杨伯峻的说法:

依杜《注》:“言归鲁而生男,不以桓生之年薨。” 孔《疏》详伸杜《注》,其理由有三:

一,元年《传》云:“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大子即桓公,言其少,则非初生之称。 二,本年冬十月改葬惠公,隐公弗临,则桓公为丧主。若其年不足二岁,则不堪为丧主。 三,羽父杀隐公,与桓公同谋。若桓年仅十二,未堪定杀君之谋。

再,考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宋世家〉,宋武公生仲子在其十八年,亦死于是年。此时尚未入春秋,是周平之二十三年,公元前七四八年;鲁隐公元年为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七二二年。此时仲子虚岁已二十七岁,其出嫁固早于此时,生子亦当早于此时。

小子再考之《左传‧桓公七年》: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公问名于申𦈡。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 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 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 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 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

由前人的注解,可知桓公所谓“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同物”指的是“同日”。 也就是生日是同一天──九月丁卯日。 因此只需以长历考之,周平王二十三年至四十九年间,九月有丁卯日者,似乎即可考得桓公生日。 不知是否,尚请方家雅正。 —非也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15:2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