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代《径山志》之编撰历史、分门架构、内容特色、版本版权之概述。

编撰历史[编辑]

径山寺相关的专志最早有北宋李照的《径山集》,李照在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担任杭州地方官,八年(1016年)夏造访径山,属意之余发现寺史口耳相传、暗有不合,于是征集《旧录》和寺中碑刻,考订杭州郡志疏漏,完成一部比较严谨连贯的《径山集》,如今只存序言传世。李照在《径山集》之外还有《径山山门事状》,散见于宋诗注释中。出版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的《祖庭事苑》又引用过一本《径山三祖实录》,已佚,无考。明洪熙出任径山寺住持的月江宗净所修编之《径山集》,编撰时间大约在宣德十年(1435年)至正统七年(1442年)宗净圆寂这7年间,出版之后有刻本和抄本,但到了万历年间刻本无存,只能到市面上搜集旧书重刻,但旧书内容也有很多经过后人的增补,错字错漏现象严重,万历刻本又碍于祖宗法度不加删改。万历年间,余杭知县戴日强和径山寺方丈法铠都编纂过《径山志》,二人交往密切,法铠当时在径山主持《嘉兴藏》的刊刻工作,直到圆寂也没有完成《径山志》,戴日强则将《径山志》收入到《余杭县志》作为单独一卷传世。明天启年间李桦然任杭州知府,令余杭博士宋奎光新修《径山志》,成书之后将此志纳入《嘉兴藏》中,此志在历代志书中内容最为丰富,但仍有因袭旧志、考订不周之处。宋奎光编《径山志》在清代至民国分别为《宋诗纪事》、《元诗选》、雍正《浙江通志》、民国《杭州府志》引用,今存中央图书馆藏残本、《嘉兴藏》藏本、庆应义塾大学藏抄本三种版本。[1]

内容分门[编辑]

共分十八门有:列祖、法侣、制敕、序文、塔铭、碑记、游记、书启、偈咏、名什、外护、殿宇、静室、名胜、下院、古迹、寺产、纪事。

径山背景[编辑]

  • 径山,位于浙江天目山之东北峰,因有小径通于天目山,故称为径山
  • 天宝元年(742),国一禅师隐居于此,并行开山。经历代高僧经营,佛教史迹林立,其中较著者有接待寺、大安禅寺、万寿禅寺、径山寺、安乐寺、法华寺、万寿正续寺、广化禅寺、顺庆禅寺、妙济禅寺等十馀座。

此志特点[编辑]

  • 异于一般名山志书,首志列祖,因径山以祖席独著故也。列祖资料取自《佛祖统载》、《传灯录》、《禅宗正脉》、《五灯会元》、《高僧传》等,益以松源所藏抄本。
  • 紫柏达观禅师创刻《方册藏》,后板移径山,故刻藏序文辑录甚多。
  • 条理井然,搜罗完备,盖集天启以前径山佛教史迹之大成。

版本[编辑]

  • 《径山志》,宋奎光撰,共14卷,天启四年原刊本。
  • 兹据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天启四年(1624)原刊本景印。

出版[编辑]

《中国佛寺史志汇刊》,(1994),第一辑,第31册,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印行。

参见[编辑]

径山 径山万寿禅寺

引用资料[编辑]

宋奎光撰,《径山志》,书扉页。

外部链接[编辑]

  • 名山古刹《中国佛寺志》数位典藏: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14220801/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fosizhi/ui.html?book=g032。 2011.3.27

  • 佛学网.佛学词汇:

http://glossary.buddhistdoor.com/en/word/60035/%E5%BE%91%E5%B1%B1%E5%BF%97。[永久失效链接] 2011.3.27

  1. ^ 定源. 径山寺历代志书说略. 佛学研究. 2009, (2) [202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