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呜呜祖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是否用(巫巫塞拉)或(呜呜赛拉)作为Vuvuzela的条目正式名称更为合适?[编辑]

目前Vuvuzela中文条目中的各种中文翻译名称的和国际发音有些差距,如,巫巫兹拉,嗡嗡祖拉、呜呜声喇、呼呼塞拉、呜呜祖拉、瓦瓦祖拉(大家只要用youtube查一下Vuvuzela的视频就可以知道,国际上是如何读这个词的)。其中最接近国际发音的是巫巫兹拉、呼呼塞拉,但都还有点差距。本人觉得这两种翻译发音的结合好像更加好,是否用巫巫塞拉呜呜赛拉作为条目的正式名称?尽管这样做,有所谓WP:OR之嫌,但是这类外来词的取名,本来这就没有标准(更正,已经有人用巫巫塞拉呜呜赛拉)。所以,本人觉得用最接近国际发音的名称作为条目正式名称最为合适。—SH9002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02:16 (UTC)[回复]

Vuvu在当地语言中是拟声词,嗡嗡更像苍蝇叫,此外请阁下在没有正式改变条目名称时,全文尽量统一用一个,条目叫什么问题都不大,大不了弄个重定向,有时间先翻译完善条目才是硬道理。英文原条目更新很快,有时间请写作翻译,叫什么都是小事。重定向是最好方法。现在用嗡嗡祖拉的也有很多。翻译不仅需要贴近读音,更需要贴近原意。Shawnleejayz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08:47 (UTC)[回复]
贴近原意?呵呵,请您查一下,多数国家的条目都不自己发明什么原意。就用保持原词的拼法Vuvuzela,其好处是一说出来,不用翻译都能明白。就算要按你的贴近原意的标准,你倒是把zela的意思也翻出来啊。无论你们用的‘兹拉’、‘祖拉’也都是用拟音,根本没有翻译出zela所谓的原意。结果就是半调子,搞得非人非鬼,用2套标准混合出一个词语,即不符合所谓的贴近原意,也离原词的通行发音有更大的距离。而且,本文中已经承认并列出了华人社区对vuvuzela不同的叫法,不纯在所谓的统一。既然,你也有所谓的“叫什么都是小事”,请你自己有时间去作翻译,而不要强行变动别人的翻译方式。。—SH9002 (留言) 2010年6月18日 (五) 12:46 (UTC)[回复]
阁下所谓多数条目无法贴近适意,如果有贴近的方式为甚么不采取?我认为,篇目头可以列明各种说法,但是全文应全部使用一种固定称呼。贴近原意并且音调也是贴近的当然比只贴近音调更利于理解。我同意User:shawnleejayz的意见。Loovetao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1:40 (UTC)[回复]
起码,呜呜在字面上就比Shawnleejayz说的“苍蝇叫的嗡嗡”更符合这种乐器的本质吧?Vuvuzela雷鸣般的喧闹声,哪里是苍蝇叫啊?完全相差十万八千里。而且,赛拉也比祖拉更贴近原词的发音吧?我看到还有叫它巫巫宰拉的,就是宰拉也要比祖拉更接近原词发音。此外,从[1][2]这两个记录的时间来看(分别是 2010年6月20日 (日) 11:40和 2010年6月20日 (日) 11:42),您Loovetao不就是Shawnleejayz傀儡吗?有这种必要来博意见票数吗? —SH9002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3:59 (UTC)[回复]
现在条目里列举的译名太多了吧?维基不是译名研讨社,那个译法使用的更多就应该采纳,不要去考虑是否贴近原音。--快龙后会有期 2010年6月20日 (日) 15:36 (UTC)[回复]
拜托, 就是这种"那个译法使用的更多就应该采纳"的论调 害中文维基现在一大堆条目名称大陆化好不好SA (留言) 2010年6月25日 (五) 12:32 (UTC)[回复]

在有共识之前,用回原文——也就是最没有争议的名称——Vuvuzela,最好不过。--61.18.170.88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5:43 (UTC)[回复]

考虑到Google新闻搜索的结果,用“呜呜祖拉”似乎更佳,其余几种名称最多的也只有300多项结果,但“呜呜祖拉”有800多项。--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6月22日 (二) 05:56 (UTC)[回复]
首先,不只我一个人认为声音如苍蝇叫,有设计师亦认为如苍蝇叫[3]。此外我对User:SH9002傀儡的指控本人不赞同,如果你认为是傀儡可以要求管理员查寻IP。我同意将条目名称调整成“呜呜祖拉””(Google搜索结果最多的名称),或者用回原文Shawnleejayz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9:00 (UTC)[回复]

请各位移步Wikipedia:投票/Vuvuzela中文译名进行投票 Shawnleejayz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9:20 (UTC)[回复]

没注册不能投票是応该的,嘛叫“IP用户及傀儡不可投票”啊?我还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啊!210.182.113.7 (留言) 2010年6月25日 (五) 00:52 (UTC)[回复]
没必要一遇到争议就投票,如果各位都能同意或至少不反对其中的一个意见,那么就可以算是讨论得出共识,直接修改即可。IP用户和新用户不能投票是防止傀儡扰乱投票的惯例乃至方针(见WP:投票),但这两者仍然可以发表意见。另外,按照WP:命名常规#使用中文中给出的惯例,直接使用英文名称并不恰当。最后,还是征询一下意见:改成“呜呜祖拉”怎么样?理由见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0年6月25日 (五) 14:26 (UTC)[回复]
“呜呜祖拉”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谷歌搜索可以作证。不过嗡嗡祖拉一词使用率也很高,没必要再改了。至于翻译名称的问题,维基百科应该采用常用者的而不是在那里重新译名,这应该毋庸置疑。至于港台新马如果有相应翻译,加上地区用词即可。—全麦面包请张嘴2010年6月28日 (一) 14:03 (UTC)[回复]
本人是此问题的引发者,就所投票方案保持(=)中立不予参加投票。--SH9002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5:05 (UTC)[回复]

建议[编辑]

这个页面应该可以套用足球的公共转换组模板,因为内容有出现几个足球员的名字,而且这是跟足球和世界杯密切相关的一个器具,没理由不用足球的繁简转换。但是我对足球的转换组模板不熟,关于足球的转换组太多了,不知道{{noteTA}}底下该放哪一个,希望对这方面较熟悉的维基人能够协助,谢谢。
TW-mmm333k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18:52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呜呜祖拉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5日 (四) 08:3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呜呜祖拉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2日 (四) 03:5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