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讨论:庐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已撤销的典范条目庐山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1年6月19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1年7月11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15年5月12日典范条目重审撤销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1年6月30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典范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文化遗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世界遗产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世界遗产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世界遗产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山脉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山脉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山脉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英文版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内容en:Lushan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Isnow 10:16 2005年7月26日 (UTC)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庐山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山川,提名人: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1:44 (UTC)[回复]

    • (+)支持:该条目系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扩充,个人感觉符合优良。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1:44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回复]
    • (-)反对
      1. 大章节的划分有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地质没和自然放在一起,宗教为什么和文化分开,庐山恋单独成一段也很奇怪;
      2. “地质成因”一段有抄袭之嫌?在下随手抽取其中一句,和这里一模一样;
      3. 来源太少,且只在段末加注,似乎不太符合要求;
      4. 把参见列在段末这种用法是在下第一次见到?

    以上。--Kuailongwikibreak 2011年6月19日 (日) 12:53 (UTC)[回复]

      1. (:)回应感觉章节划分的反对理由不成立。
      2. (:)回应自查有漏改写之处,将即刻纠正。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4:00 (UTC)完成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4:28 (UTC)[回复]
      3. (:)回应劳烦给出注释不可放在段末的维基方针。
      4. (:)回应敬请告知违背那条编辑原则?

    以上。感谢您对条目提出意见。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3:31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回复]

    *(:)回应百无一用是书生反对观点缺乏维基百科方针依据,属个人逻辑,提名者不认同。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9:43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回复]

    2011/6/20

    [编辑]
    • 这几天因手头工作与庐山有关,故顺带将庐山条目的内容作了扩充。因在添加条目内容时,地质一章所参考的资料忘记改写,被其他维基人发现涉嫌抄袭。我是很反感抄袭的,平时也会尽力避免,对自己这次上传了有抄袭内容的版本甚感内疚。好彩同行Kuailong发现及时,要不真的很糟糕。今日已对条目作了全文检查,改写了几处与来源雷同或近似雷同的句子。也许自我检查不能发现所有问题,如您方便,请帮忙再核查一下,看看条目中是否还存在与来源雷同的句子。另外,如您认为条目还有其他问题,请一并指出。谢谢!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8:25 (UTC)[回复]
      • 至于庐山,我大致看了一下,虽然不能给您什么协助,但可以给您点意见。我个人不太喜欢把一个条目弄得像“资料汇编”似的,这是目前多数中文条目的通病。特别是引用学术性的资料,作者将相关细节写得特别完整时,编者欲进行删削与整理时就显得无力。维基告诉我们为了避免侵权,尽可能用自己的描述方式写出来,叫做“改写”。但其实当我们引用的字句太长时,多数人不愿花费心思浓缩时,不论怎么改写看起来都像“稍作润饰”而已,根本不是真的“改写”。而我所有看过最漂亮的改写,其实描述方式已接近原创研究,常见于论著与期刊中,但那又是维基不允许的。改写是每个人的基本功,要靠自己花心思去处理,那是对自己的学术精神负责,下次注意点就好。至于是否还有句子雷同,这您不用过度担忧,如果是一两句是无伤大雅的,但整段雷同就一定要处理了。确实有少数人会偏执一两句雷同的句子,之前我遇这种的,您大可不用理会他们。--Mihara5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16:16 (UTC)[回复]

    2011/6/21

    [编辑]
    • 您今日信息所提“庐山”行文像“资料汇编”,这个我还真没留意,您能否抽空从条目中试举几例,以便我作相应的修正。因现行工作与庐山相关,这个条目我会尽力做好,目前已挂“评优”,但观之投票人气,感觉品质尚需提升,可能会落选,不过多看点同行对条目的评论(特别是反对意见)也很好,于品质提升有益。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3:58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7:54 (UTC)[回复]
      • 那是多数中文维基编者的通病,您可以不必太介意。“资料汇编”是比较夸张的比喻,意思是将相关资料丢进来,加以分类,不加以删削。是协助研究者的手边材料,其用意是力求资料完整齐全。但长江旱灾这条目则情况不同,过去并未有系统的整合著作出现,所以您弄得像新闻包的做法,我非常认同,冷门或太新的议题本该在初期细节上力求完善,可以帮助后人建立起完整的知识。至于已经是陈年的研究议题,则应该点出重点就好,让真正有心的读者涉法取得出处并详阅。以城市条目为例,您可以见维基百科讨论:台湾主题公告栏的“高雄市、台南市两个条目会不会太过冗长了些?”与“要条目成为特色条目或优良条目与条目的元组/位元组长短无关”。英语维基编者是真的在编“百科全书”条目,特别是大条目。中文维基一遇到大条目,就像在编“类书条目,很少对内容进行修改与浓缩的。而且不重要的虚写、重复词汇一再出处(优点是字句优雅,看起来有深度)。如:
    1. 庐山#地质成因:“号称世界地质公园”可省略,后面已有提到。“庐山有多座山峰”也可省略,“广布…峰峦”已提过了。“在周围地势下之时”有漏字。“1930年代以前”可以跟前面句子断开。
    2. 庐山#地理:“四周悬崖峭壁,气势巍峨雄奇”,后面一句是虚写,对传达知识没有帮助。六六成双的句子,这种行文放在旅游杂志、游记作品就好。还有“龙首崖崖上劲松挺拔,崖下万丈深渊”也是虚写,也可省略。文内这现象还很多,我只是举一个例子。--Mihara57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 分析得很好,我特别认同您对条目“虚写”问题的看法。百科条目确实没必要虚写,华丽辞藻反而会使条目太过花哨,读之无味,不中用。条目行文言之有物是要遵循的原则,尽量杜绝多余的虚写,我会以此来规范后续的编辑工作,对“庐山”重新审视,尽可能剔除不适合百科要求的内容及不恰当的句子表述。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7:54 (UTC)[回复]

    2011年7月

    [编辑]
    • 因出差在外,近期没有时间做维基,今日得空上网,发现“庐山”已挂上了特色标记,甚感欣慰。我反复审视了一下条目,发觉仍有提升之处,但限于“当局者迷”,说不出所以然,您能否再抽空看一下,给我一些提升建议,以便回去后再做完善。谢谢!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3日 (三) 08:55 (UTC)[回复]
      • 当务之急,请先适度加入一些纸本的参考资料,以强化资料的可信度。图书方面,比如庐山跟地理相关,那么《江西省志》、《九江市志》就是最基本的来源。张根寿《庐山地理调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应该能派上用场。吴宗慈是早期研究庐山的专家,《江西通志》(稿本)、《庐山志》、《续庐山志》可浏览一下,至少引用《庐山志》,看书中是否有一两句中肯的导言。期刊与学位论文方面也有不少研究,看您那边有没有地方能查“中国期刊数据库”跟“万方数据”,如果没办法这部分可省略。不清楚您那边的学术资源取得方不方便,大专院校图书馆是免不了要跑一趟的,您先试试看吧,记得先上网查一下是否有馆藏。--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3日 (三) 11:14 (UTC)[回复]
        • 所言即是。等我忙完手上的工作,去“深圳大学图书馆”和“深圳书城”走一趟,尽量找一些关联的期刊书籍来支持“庐山”文中的叙述依据,并适当替换现有文中具有时效性的“新闻类参考资料”,以维持参考资料的稳定性。也许我2012年农历年会去武汉公干,到时顺便绕道庐山,实地搜集、查阅文件及实物资料,拍多点照片,尽量将条目的叙述语言做得更准确些、内容做得更丰富些。谢谢您的建议。
        • 另外,我也看过“评特”中的三条意见,感觉User:长夜无风的观点和您类似,看来期刊、书籍对条目质量至关重要。“名人部分的那个列举是个败笔---百无一用是书生“另外为什么引用的内容里要加上“◇”符号?--达师这两条意见并未深入解释,我私下认为名人举例并非“败笔”,那个“◇”号也没什么错。但这两位毕竟是维基的重量级编辑,水平很高,我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能否帮忙分析一下他们两位的意见。(本想直接给他们留言,但我之前因其他编辑问题曾给百无一用是书生写过几次留言,均无回复;而达师的那个意见,我真的不知如何去解释。)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1:07 (UTC)[回复]
          • 有的人不喜欢“列举”(或称条列、列点)的呈现方式。我个人是不太介意,但如果您想试图改善它,可以参考en:Shimer College#Alumni将它改写成“散文”,另外弄一个庐山名人列表做连结。--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2:22 (UTC)[回复]
          • 因为“◇”这种符号在一般学术文章里不会看到,学术界里对格式的要求相当严谨,会希望大家用一般的方式去表达就好。这种表现方式,比较适合用在市面上的大众书籍。另外,“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评价词”不能有任何改写,框内必须忠实保留原本的文字。除非您能找英语来源,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才能用您希望的表达方式翻译成中文。--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2:22 (UTC)[回复]
            • 解释得很好,谢!看来那个“名人”章节还是弄一下为好,尽量使条目格式能为更多的维基人所接受。我认为百科条目与学术论文在格式上还是有区别的,百科重在条理性,“◇”号其实有醒目的分段作用,就像我们留言中的那个“*”号,并无不妥,但没有似乎也无伤大雅。既然资深编辑达师认为不妥,去掉也无妨,毕竟格式获得更广泛的维基人认同会更好些。那个“名人”我会在周六、日修缮一下。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4:24 (UTC)[回复]

    建议不要添加File:Kuling(cc).jpg

    [编辑]
    File:Kuling(cc).jpg

    这张图片是歪的,看上去很怪,而且放得这么大。我尝试用PS旋转并裁剪,但是得出的画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所以在条目中删除这张图片,谁可以的话就去那里拍一张正一点的照片。--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6月25日 (六) 16:41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名人与庐山

    [编辑]

    建议将此节中的{{main}}撤掉,这个红链条目没甚么收录标准,被创建的可能性太小。--浅蓝雪 2013年12月28日 (六) 21:25 (UTC)[回复]

    特色条目重审

    [编辑]

    庐山

    [编辑]

    庐山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7留言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 至 2015年5月14日 (四) 16:09 (UTC)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1、侵犯版权:“庐山云雾是庐山一大奇特景观,闻名中外。庐山处于一个盆地,四面山岭耸立,南依鄱阳湖,北傍浩瀚的长江。大江大湖蒸腾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雾涌向庐山,因为这襟江带湖的关系,庐山的湿气很盛,因此山中云气出没无常,诸峰忽隐忽现。瞬息间云海密布,弥漫山谷,咫尺之间不能辨物。庐山云雾,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较少。夏季云雾多在山顶,冬季云雾多在山腰,这是因为冬季水气凝结的位置低于夏季,所以冬季云层的位置也就低于夏季。春夏之交,由于水气多,季风变换,群峰经常云遮雾罩,烟霞弥漫,天气忽晴忽雨,变幻莫测,云雾也诡谲奇特,变化多端。整个庐山隐现在虚无缥缈之间,年均雾日为190多天。真使人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完全是从南京康辉旅游网照抄,内容见:庐山云海,请管理员隐藏从这里开始至今的50多个侵权版本。2、原创研究: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价格听证会都是“逢听必涨”[原创研究?];3、不可靠来源:如驴评网中的网友点评作为事实依据:庐山门票昂贵;西祠胡同中的用户发帖作为来源:中国旅游业暴利黑幕,此来源已经失效,而且找不到备份;甚至还有搜狗问问,而且还引用了9次,第33号脚注8次,第52号1次,两者是重复的……4、名人与庐山章节缺乏入选标准,而且有说法缺乏查证基础;5、有他人之前挂上后很长时间没有处理的来源请求;另外有心改善的同工还请注意:大量来源已经失效。--7留言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回复]
    • (=)中立:所提问题均为均为来源问题,看来阁下对来源还真是很重视。--Whaterss留言2015年5月1日 (五) 00:28 (UTC)[回复]

    0支持,1反对=>撤销--5.151.2.18留言2015年5月14日 (四) 20:5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庐山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1日 (五) 06:0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