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维基百科历史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维基百科专题 (获评初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维基百科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因改善条目维基百科而在本条目作出重大修订之有关通知[编辑]

为改善条目维基百科过于冗长的情况,本人已将该条目之“历史”部分转移至本条目,并取替本条目原有之“编年史”部分,使条目更加丰富和饱满,并解决本条目原有之一切问题。— Sanmosa 2018年1月5日 (五) 11:40 (UTC)[回复]

将 "重要事件::编辑战 " 一节原内容移动至此[编辑]

编辑战[编辑]

2009至2010年,有亲中国和亲日本的维基编辑者就“钓鱼岛”和“钓岛争端”两个英文页面互相修改,衍生一场“编辑战争”。政治研究者亨 Pete Hunt 在其名为《外交政策》的文章中指出,该场“编辑战争”首先涉及最基本的岛屿命名问题。据悉中国称钓鱼岛为“钓鱼岛”,台湾称之为“钓鱼台”,而日本则称之为“尖阁诸岛”。维基百科将日本的命名作为第一指涉名称,并只在内文提及该岛亦有其他命名。现时在维基百科在“Diaoyu Islands”或“Diaoyutai”的英文页面中进行搜索,用家都会被自动导向至以“尖阁诸岛”命名的页面。在事情发展之际,一名编辑者在2009年重新命名该页面为“钓鱼台”,又移除文中开首的日方命名。但是另一个编辑者其后随即将页面改回原状,因而激发讨论页面中连场的网络骂战。整埸骂战足足持续了整个2010年,最终修改为钓鱼岛。[1]

个人认为不适合将这部分内容放进本条目内,原因如下:

  • 编辑战数不胜数,而此事并非是对维基百科整体而言的大事;
  • 可能会误导读者,英文维基百科该页面现在用的是日本的名字……

因而暂时移动到讨论页内。若在下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UnownHearn留言2018年5月12日 (六) 15:1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维基百科历史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19日 (四) 15:57 (UTC)[回复]

吁请诸位维基人补充本条目内容[编辑]

本条目内容仍偏少,呼吁诸位维基人补充更多内容Ljk041123留言2020年2月3日 (一) 12:47 (UTC)[回复]

  1. ^ 钓岛争议燃维基百科中日大战 《明报》 201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