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維基百科歷史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維基百科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維基百科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維基百科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因改善條目維基百科而在本條目作出重大修訂之有關通知[編輯]

為改善條目維基百科過於冗長的情況,本人已將該條目之「歷史」部分轉移至本條目,並取替本條目原有之「編年史」部分,使條目更加豐富和飽滿,並解決本條目原有之一切問題。— Sanmosa 2018年1月5日 (五) 11:40 (UTC)[回覆]

將 "重要事件::編輯戰 " 一節原內容移動至此[編輯]

編輯戰[編輯]

2009至2010年,有親中國和親日本的維基編輯者就「釣魚島」和「釣島爭端」兩個英文頁面互相修改,衍生一場「編輯戰爭」。政治研究者亨 Pete Hunt 在其名為《外交政策》的文章中指出,該場「編輯戰爭」首先涉及最基本的島嶼命名問題。據悉中國稱釣魚島為「釣魚島」,台灣稱之為「釣魚台」,而日本則稱之為「尖閣諸島」。維基百科將日本的命名作為第一指涉名稱,並只在內文提及該島亦有其他命名。現時在維基百科在「Diaoyu Islands」或「Diaoyutai」的英文頁面中進行搜索,用家都會被自動導向至以「尖閣諸島」命名的頁面。在事情發展之際,一名編輯者在2009年重新命名該頁面為「釣魚台」,又移除文中開首的日方命名。但是另一個編輯者其後隨即將頁面改回原狀,因而激發討論頁面中連場的網絡罵戰。整埸罵戰足足持續了整個2010年,最終修改為釣魚島。[1]

個人認為不適合將這部分內容放進本條目內,原因如下:

  • 編輯戰數不勝數,而此事並非是對維基百科整體而言的大事;
  • 可能會誤導讀者,英文維基百科該頁面現在用的是日本的名字……

因而暫時移動到討論頁內。若在下有不當之處,請諒解 --UnownHearn留言2018年5月12日 (六) 15:1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維基百科歷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19日 (四) 15:57 (UTC)[回覆]

籲請諸位維基人補充本條目內容[編輯]

本條目內容仍偏少,呼籲諸位維基人補充更多內容Ljk041123留言2020年2月3日 (一) 12:47 (UTC)[回覆]

  1. ^ 釣島爭議燃維基百科中日大戰 《明報》 201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