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余爵

大明兵部員外郎
籍貫 河南禹州
字號 字天有
出生 生年不詳
逝世 崇禎十四年十二月(1642年)
出身
  • 天啓四年甲子科河南鄉試舉人
  • 崇禎元年戊辰科同進士出身

余爵(?—1642年),字天有,河南禹州梁北鎮余樓村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天啟四年(1624年)鄉試中舉,崇禎元年(1628年)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進士。崇禎四年(1631年),授撫寧縣知縣。[1]政績卓著,清查通縣絕地一百一十餘頃,變價六千五百餘兩,深得山海巡撫楊嗣昌賞識。[2]以母喪歸里。服喪期滿,補山東章丘知縣。崇禎十年(1637年),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調任員外郎,不久因病罷歸。

楊嗣昌出督師,以余爵為參謀軍事。[3]嗣昌入川,余爵與張克儉同守襄陽。後來襄陽城陷[4],余爵脫走,追隨督師丁啟睿,破敵於鄧州。崇禎十四年十二月(1642年初),李自成陷許州,開封危急。余爵監左良玉軍,戰敗被俘殺。其侄敦華同死。[5]贈太僕少卿。[6]

家族[編輯]

祖籍江西省高安縣,萬曆中遷許昌

參考資料[編輯]

  1. ^ 康熙二十一年《撫寧縣誌》:余爵,字天有,河南禹州人,由進士崇禎四年任。釐奸剔弊,吏胥畏服,歷兵部職方司。
  2. ^ 清汪楫編《崇禎長編》:崇禎五年九月丙申朔。壬戌,山永巡撫楊嗣昌疏薦撫寧知縣余爵,能以潔己愛民之心,謀通變宜民之術,清查通縣絕地一百一十餘頃,變價六千五百餘兩,請特加錄敘,以示鼓勵。其變價銀行,臣等措置以充市本庶,循良競勸,軍國有裨。章下所司,看議。
  3. ^ 李遜之《崇禎朝野紀》:十一年戊寅七月,樞輔楊嗣昌上四事機宜疏,請於卿寺科道等官,不拘常格推補。臣部侍郎其久推不至者,俟其到日,於衙門填補。蓋指惠世揚、吳甡也。末雲職方一司,紊冗之極,時設協理員外,分任其勞,而余爵久推不至,請以武選主事孫嘉績升補,而車駕主事漆嘉祉等到任無期,請飭吏部遴選別部有才望者速行調補。
  4. ^ 《明史·張克儉傳》:十二年擢湖廣僉事,監鄖、襄諸軍。楊嗣昌鎮襄陽,深倚仗之。張獻忠、羅汝才之敗也,小秦王、渾世王、過天星等皆降,嗣昌處之房、竹山中,命克儉安輯。十四年二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未聞命,獻忠令人假督府軍符誑入襄陽城。克儉不能辨,夜分,賊從中起,焚襄王府。克儉倉皇奔救,為賊所執,大罵死。推官鄺曰廣、攝縣事李大覺、游擊黎民安死焉。
  5. ^ 計六奇《明季北略》:監軍兵部主事余爵,字天有,穎川人,崇禎辛未進士,率兵援沛,力戰被執,罵賊不屈,與侄敦華同死。
  6. ^ 《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忠義五》:明年,賊犯開封,監軍主事余爵、監軍僉事任棟先後戰死。棟,永壽人,由貢生為萊州通判。崇禎四年,李九成等叛,棟佐知府朱萬年共守。萬年與巡撫謝璉為賊所誘執,棟與同知寇化、掖縣知縣洪恩炤助大帥楊御蕃力拒。圍解,論功進秩,屢遷保定監軍僉事。十四年從總督楊文岳南征,鳴皋鎮之捷,與有功。尋與總兵虎大威破賊平峪,再破之鄧州。明年正月,從解開封圍。尋戰郾城,大捷。後從援開封,會左良玉大潰於朱仙鎮,賊來追,棟力戰,歿於陣。余爵,禹州人。崇禎元年進士。歷知撫寧、章丘。遷職方主事,罷歸。楊嗣昌出督師,請爵以故官參謀軍事。嗣昌入蜀,命與張克儉同守襄陽。城陷,爵脫走,從督師丁啟睿於河南,破賊鄧州。十五年,開封圍急,監左良玉軍往援,戰敗被執,罵賊死。姪敦華亦遇害。棟贈太僕卿,爵太僕少卿。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九十三》,出自《明史
官銜
前任:
李方溏
明朝章丘縣知縣
1636年-1637年
繼任:
萬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