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北京皇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皇城的位置

北京皇城位於北京紫禁城之外、北京內城之內。四周由城牆環繞,並設置城門,被稱為皇城。

北京皇城位於今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其範圍南至東長安街西長安街毛主席紀念堂處;北至地安門西大街地安門東大街;西至府右街靈境胡同西黃城根南街西黃城根北街;東至晨光街東黃城根南街東黃城根北街。面積約6.87平方公里。

歷史

[編輯]
明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

北京皇城前身即隋代高麗行宮臨朔宮宮城和北苑,遼朝設置瑤嶼行宮,金朝為金中都離宮大寧宮,金中都因戰火破敗,在此增築大都皇城。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軍隊攻陷大都,元順帝北逃,大都改名北平。由於未經歷戰火,大都皇城及元朝宮殿被完整保存下來,但於1369年被朱元璋下令拆除。1370年朱元璋封四子朱棣就藩於北平時,曾令其在元皇城內的隆福宮建造王府。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就國。

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籌劃遷都北京,並在燕王府基址上營建西內。1416年(永樂十四年)起,開始摹仿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由於明初北平城曾截去城北約2.8公里的空曠地區,1416年的擴建工作將北京城的南城牆向南移動約0.8公里,因此北京宮殿位置在元故宮的基準上向南移建,同時將其中軸線向東錯開約150米,以將元故宮中軸線置於所謂「白虎位」即西方的「殺位」上。由於南京宮殿和明中都宮殿北面都有鎮山,於是用挖掘宮城護城河的泥土在元故宮延春閣的基址上堆築萬歲山,作為宮城鎮山和北京城的中心基準點,同時亦作為厭鎮元朝王氣之術。

為了容納在宮城之南設置的太廟太社稷,新皇城在元皇城基礎上向北、東、南及西苑四面擴建,將太液池北端和元朝通惠河包入皇城中。皇城南面設置千步廊,兩側布置五府六部的衙署。

城牆及城門

[編輯]
清朝時期北京皇城平面
皇城牆遺址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東城區西城區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7-1
認定時間2003年12月11日

明朝永樂五年至十八年(1407年至1420年),興建北京的宮殿及衙署,同時修築皇城。[1]

  • 外郛:是一座「丁」形的廣場,稱為皇城「外郛」。「丁」形的南端為大明門;東西兩端分別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1]
    • 大明門:清朝初年,改稱「大清門」。中華民國時,改稱「中華門」。此門位於皇城外郛正南端,今毛主席紀念堂處。門內為南北走向的縱長形「千步廊」廣場,廣場東西兩側分別有廊房各110間。廊房向北至如今的西長安街南側之後,分別向左右折,形成朝向北面的廊房東西各34間。[1]明清兩朝,吏部兵部常在東側千步廊選拔官吏,稱「月選」、「官掣」,禮部常在東側千步廊審核鄉試會試考卷,稱「磨勘」;刑部則在西側千步廊審判犯人,稱「朝審」與「秋審」。[2]
    • 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千步廊以北的皇城牆圍成了一個橫形的廣場,位於天安門南側。廣場東西兩端,分別設有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均為磚拱三座門式。[1]

除了外郛之外,皇城的城門有:

  • 承天之門:外郛正北為皇城的正門承天之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皇城牆自該門兩側向東西延伸。[1]
  • 東安門:皇城的東門。[1]
  • 西安門:皇城的西門。[1]
  • 北安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地安門」。為皇城的北門。[1]

除了外郛之外,皇城牆的走向是:[1]

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將原位於御河以西的皇城東牆遷移至御河以東,東安門也隨之被遷到河東,原來的東安門處改設「東安里門」。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754年至1760年),重修皇城,並在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外增築圍牆共三百二十二丈五尺一寸,兩端各設三座門一座,分別稱東長安門西長安門。《大清會典》載:「皇城廣袤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高一丈八尺,下廣六尺,上廣五尺二寸」。[1]

內皇城

[編輯]
1900年或01年,法軍用熱氣球拍攝的紫禁城。

明朝皇城北安門以內的大街兩側,有兩道「黃瓦牆」,從北抵達南端後,各自向東西延伸,是當時區隔庫署的牆,俗稱「內皇城」。該牆東、西有門,稱「黃瓦門」,後來訛傳為「黃華門」、「黃化門」。[1]元大都宮城外有「大內夾垣」,當時宮城外沒有護城河。「大內夾垣」的門稱「上門」。明朝永樂年間,按照明里制,在元朝皇宮與大內夾垣之間,規劃興建了皇宮護城河,即今筒子河。由於有了護城河,永樂帝下令拆除了皇宮外側的「大內夾垣」,但保留了「大內夾垣」的北上門、東上門、西上門以及闕左門、闕右門。明朝,以上各門以及內皇城的主要分布如下:[3][4]

此外,明朝時,在內外皇城的相對城門之間,分別增築一座城門:[3]

平面布局

[編輯]

明朝的皇城內是禁地。紫禁城西側是西苑(北海中海、南海),東側是東苑(又名「小南城」),此外都是專門為皇家服務的內府衙門及倉庫、作坊、馬廄。清朝將內府機構縮減,皇城開放,居民及商店入住,至清朝末年,皇城內外已沒有分別。[1]

皇城內除宮城太廟太社稷、西苑之外,還有皇太孫宮(明英宗之後改為南內)、西內、大量內廷供奉機構(統稱「二十四衙門」)以及倉庫。明英宗天順年間,開鑿了太液池南海明武宗在西苑內修建了豹房嘉靖朝還在皇城內興建了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玉熙宮道教建築。

清朝遷都北京後,撤裁了明朝的二十四衙門,西部除保留太液池、西什庫大光明殿之外,均改為王府和八旗民居用地。東部區域除保留由南內重華宮改造而成的普度寺以及皇史宬緞庫外,餘地也劃撥給八旗居民。

清朝滅亡後,皇城由中華民國接管。中南海改為總統府(袁世凱稱帝期間曾改名新華宮)。太廟原屬清皇室,曾短時期改為和平公園,後歸故宮博物院管理。社稷壇改為中央公園(後改名中山公園),景山北海亦改為公園。西什庫、緞庫、普度寺等建築則逐漸淪為民居。

破壞與保護

[編輯]

民國元年(1911年)打通東長安街西長安街,拆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兩側的圍牆。1913年,皇城南牆拆出了「南長街」和「南池子」兩個街口。後來又拆出了南河沿街口。1912年北京兵變時,東安門被焚毀,只保留了三座門式的東安里門。到1927年,除皇城南牆及千步廊東西牆外,皇城牆全部拆完。

1950年,西安門遭遇火災被焚毀。1955年,拆除地安門。1959年,拆除中華門及千步廊東西牆。[1]

1949年之後,皇城區域內遭到大規模改造。中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西三座門、西安門地安門大高玄殿習禮亭、大高玄殿牌樓、金鰲玉蝀坊金鰲玉蝀橋、滿洲堂子等建築均被拆除,中南海內多處古建築被拆除,景山壽皇殿改為北京市少年宮,北海西牆外建起國防部總參謀部大樓,大高玄殿被軍事單位占用,處於失修狀態。

200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皇城東牆的原址處修建了皇城根遺址公園,建設中發掘出土了明代東安門和門內石橋局部遺址,並對其進行保護及公開展示,還在公園北部的皇城東牆原址上復建了一小段皇城牆,以標示其原來的位置及形制。[1]

2000年之後,北京市陸續修復了皇史宬普度寺,修建了皇城根遺址公園菖蒲河公園,並擬議將景山公園壽皇殿內的北京市少年宮遷至別處。2004年,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確定了以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87年修正)的舊皇城及北城區(含故宮)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為基礎的故宮保護緩衝區。2005年,皇城和北海擬作為北京故宮的擴展項目申報世界遺產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皇城墙,东华流韵,于2013-04-23查阅.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2. ^ 宫廷广场与千步廊,国际在线,于2013-04-23查阅.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單士元,故宮史話,中華書局,1962年
  4. ^ 北上门南向之谜,搜狐,2008年01月20日. [2013年4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5. ^ 北京老民居里还藏着两段古城墙,搜狐,2005年11月22日. [2013年4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6. ^ 北京地安门内大街将重现皇城墙景观,新华网,2006年07月07日. [2013年4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30日).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