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宗教年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宗教年表是按年代學排列的從史前時代到近現代重要的宗教事件綱要。此文廣泛涉及史前時代,由於大量的人類宗教經歷沒有被歸入信史,信史只有將近5000年(文字出現的時間),缺乏真實的書面記錄,大多數對原始宗教的認知來自於考古學發現和其他間接來源還有推測,許多原始宗教一直受到持續爭論。

史前時期

[編輯]

通常以宗教信仰的出現和出現刻意製作喪葬標記的習俗為標誌。[1]

20萬年前至前500世紀

[編輯]
一些研究者認為這一時期現代人類或尼安德特人存在熊崇拜來世信仰以及其他宗教習俗,但沒有考古證據支持。
前100,000年
中東最早的人類墓葬。
前70,000–前35,000
穴居人在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墓葬。

前400世紀至前80世紀

[編輯]
前40,000
一個年代較早的晚期智人被火葬在蒙哥湖附近.[2][3][4][5][6]
前38,000
世上已知最古老的動物形雕塑也算是已知最古老的雕像之一奧瑞納[7]獅人雕像被製作。雕像被解讀為擬人,給予動物人類的特徵,儘管它可能代表神祇.[8]
前35,000-前26,000
措迪洛山的一個30,000年前的古代信仰場所被發現於波札那西北。[9]全都令人確信證明尼安德特人墓葬行為停止了,大致符合智人引入歐洲和尼安德特人的衰亡期。[10]開始出現個別頭骨或長骨大量沾上紅並單獨的埋葬,這個習俗可能是聖遺物的起源。[10]最古老的發現"沃爾道夫的維納斯雕像"出現在墓中。有些被刻意毀壞或被反覆刺穿,可能表示謀殺兇手被陪葬[10]或其他未知的社會動態。
前25,000–前21,000
清晰的墓葬樣例出現在東歐威爾士伊比利亞。全部這些都混合大量使用的紅赭。此外, 各種各樣的物件包含在墓內(如:長春花殼、負重衣、玩偶、鼓槌、猛獁象牙珠、狐狸牙墜飾、象牙制套裝、鹿角棒、燧石刀片等等)。[10]
前13,000–前8,000
恢復了明顯的墓葬活動,先前的殯葬活動形式既不明顯而且缺少同輩人保留的這類活動的一些葬禮知識,許多男人女人和孩子埋葬在同一預先10,000年完成的用於墓葬的洞穴,全部這些墳墓被描繪在洞穴壁和大型石灰岩塊上,墓葬彼此非常相似還有一些共同的特徵—赭石、貝殼和猛獁象牙飾品—可以追溯數千年。一些墓葬是成雙的,由成年男性和旁側的少年男性組成.。他們出現了現代墳場所採用的形式,老的墓葬一般被重新挖出並搬遷以讓位置給新墓,較老的遺骨通常集中放在一起。巨石可能作為墳墓的標誌。成對的赭色鹿角撐在洞穴內,可類比現代墓前留花的習俗。[10]

前100世紀至前34世紀

[編輯]
前9831
新石器革命開始導致全世界人口激增。第一批城市、民族國家王國和宗教組織出現。早期民族國家通常是神權政治,政治權力依據宗教聲望。始於南印度第一桑伽姆時期。
前9130–前7370
哥貝克力石陣的存在時間,[11]Nevali Çori附近發掘的最古老的人造信仰場所。
前8000
4到5個松木柱豎立在位於巨石陣可能位置的附近。
前7500–前5700
加泰土丘定居點發展成小亞細亞合適的的信仰中心,可能公共聖地的崇拜習俗,其居民遺留許多的粘土雕像和生殖崇拜、女性、狩獵場景的印記。
前5500–前4500
原始印歐人出現,地點可能在東歐大草原(準確原居地仍在爭議)之內。原始印歐人發展出專注於牲祭的宗教,並將影響後來印歐語系文化貫穿 歐洲、小亞細亞印度次大陸的衍生宗教。
前3750
原始閃米特人出現,原居地通常認為在阿拉伯半島。原始閃米特人將會從近東遷移至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埃塞俄比亞地中海東岸。他們的宗教信仰將影響後世的文化和信仰,包括亞伯拉罕諸教.

古代史

[編輯]

前33世紀至12世紀

[編輯]
前3300–前1300
印度河流域文明主要範圍與地點。 陰影部分不包括近代發掘。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印度次大陸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明(公元前3300–公元前1300; 成熟時期 公元前2600–公元前1900) , 著名的用磚建城、路邊排水系統、多層住宅以及包含與前吠陀宗教有關的史前古器物 。
前3228-前3102
耆那教第22代蒂爾丹嘉拉內密那陀的在世時間,出生於奎師那時期的某地.[12][13][14]
前3210–前3100
紐格萊奇墓建成,250,000噸(226,796.2公頓)的通道式墓穴只有在愛爾蘭冬至時才會射入光線。[15]
前3102
爭鬥時開始,一個印度尼泊爾主要宗教追隨者的新時代。[16][17][18][19][20]
前3100
巨石陣雛形完成,北方的卡薩斯遺址有兩條筆直的堤和溝渠,大約110米(360英尺)寬,由東向西伸延2.8公里,可能與巨木陣一同建成。
前3000
蘇美爾楔形文字出現在烏魯克時期,允許匯編信仰和詳細的宗教史創作.
巨石陣第二形態完成,似乎是第一個不列顛群島封閉式火葬墓。
前2635–前2610
左塞爾法老敕造埃及現存最古老的金字塔
前2600
巨石陣開始呈現最終形態。木柱被替換為青石,開始呈現越來越複雜的設置(包括祭壇、大門、的石站等)並顯示出太陽的至點
前2560
吉薩高原最古老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公認的大致建成時間。
前2494–前2345
現存最古老的宗教文字—金字塔象形文字,於古埃及作成。
前2200
克里特島發展為米諾斯文明,公民信仰各種各樣的女神。
前2150–前2000
蘇美爾現存的最早版本吉爾伽美什史詩被創作。最初標題「He who Saw the Deep」(Sha naqba īmuru)或「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Shūtur eli sharrī)。
前2000–前1850
傳統上認為猶太基督伊斯蘭教先知亞伯拉罕在世的時間。可能出生於迦勒底烏爾或哈蘭,逝世於迦南麥拉比.
前1700–前1100
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經《梨俱吠陀》作成。
前1600
巨石陣的古代發展結束。
前1500
印度吠陀文化開始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瓦解後。

前13世紀至前9世紀

[編輯]
前1351或前1353
古埃及阿肯那頓統治時期。阿肯那頓有時被認為開創了已知最早的一神論宗教.
前1300–前1000
標準阿卡德語吉爾伽美什史詩由Sin-liqe-unninni編輯完成。
前1250
聖經出埃及記》提到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間。
前1200–前600
奧義書(吠陀語)作成,包含最早出現的一些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主要宗教思想。
前1200
希臘黑暗時代開始。
奧爾梅克文明建造中美洲最早的金字塔神廟[21]
前1113–前1047
推斷周易》的作者周文王大致的在世時期。周文王於明堂為太姒解夢,預示姬發將受皇天上帝之命取代殷商[22]。「皇天上帝」綜攝周人信仰的「天」與商人信仰的「帝」。
前1042–前1027年
推斷周禮》作者周公旦開始攝政的時間。
前950
妥拉》,亞伯拉罕諸教的根基、猶太教的核心,被認為是神給予摩西的。
前877–前777
耆那教第23代蒂爾丹嘉拉巴溼伐那陀的在世時間。[25][23][24][25][26][30]

前8世紀至前3世紀

[編輯]
前800
希臘黑暗時代結束。
最早的梵書被著成。
前770
秦襄公建西畤祭祀白帝
前765
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建鄜畤祭祀白帝。
前747
秦文公建陳寶祠。
前739
秦文公建怒特祠。
前676
秦德公建伏祠,開始伏日祭祀。
前672
秦宣公建密畤祭祀青帝
前600–前500
開始編寫最早的儒家經典《尚書》,包含「和」與「天」的概念。
塔納赫中的《摩西五經》可能已被編寫成。[27]
前599–前527
耆那教第24代蒂爾丹嘉拉笩駄摩那的在世時間.[28]
前600–前400
老子可能生活的時期,道德經的作者,被認為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
前563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於尼泊爾
前551
儒家創始人孔子出生。[21]
前440
瑣羅亞斯德教進入信史。
前422
秦靈公建上畤祭祀黃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前399
蘇格拉底被判否定傳統神的罪名處以死刑。
前372
儒家代表人物孟軻出生。
前369
道家代表人物莊周出生。
前367
秦獻公建畦畤祭祀白帝。
前305–前240
陰陽家鄒衍的在世時間。鄒衍提出五德終始說成為後世君主法統、正朔服色的主要參考。
前300
摩哂陀上座部佛教傳入斯里蘭卡
現存最早版本的道德經寫成於竹簡
前250
佛教『第三次結集』阿育王將佛教傳教團派往各個國家。
前219
秦始皇封泰山、禪梁父山,祭祀齊地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陰主、陽主、日主、月主、四時主,並派遣徐福帶數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
前212
方士侯生、盧生為始皇帝尋覓仙藥失敗,以始皇貪權專刑為由相約逃亡。秦始皇下令窮究,爆發坑儒事件,四百多儒生被活埋。
前210
徐福第二次出海。
十月,泗水亭長劉邦「斬蛇起義」,自稱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
前205
漢高帝建北畤祭祀黑帝,自此五色帝皆納入國家宗教的祭祀。

前2世紀至前1世紀

[編輯]
前200
波顛闍利開始編纂《瑜伽經》的時期。
前164
漢文帝於汾陰建地祇祠祭祀后土
前150
現存最古老希伯來聖經手稿(不完整的)寫成日期。
前140
最早的梵語文學語法書被波你尼著成。
漢武帝於長安設立明堂
前134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正朔,易服色,土德尚黃。
前112
漢武帝於甘泉設泰畤祭祀泰一,並以之為至上神,位列五色帝之上。
前110
漢武帝封泰山、禪肅然山,祭祀齊地八神。
前100–500
波顛闍利制定瑜伽基本內容《瑜伽經》。
前51
漢宣帝召開石渠議奏
前33–前7
漢成帝時期,方士甘忠可作《天官曆·包元太平經》。
前32–前14
漢成帝在匡衡張譚的建議下進行宗教改革,最終失敗。
前4–30
基督教重要人物耶穌的大致在世時間。

1世紀至2世紀

[編輯]
1–5
王莽制定「元始儀」,進行宗教改革。將至上神「泰一」與周朝「皇天上帝」合為「皇天上帝泰一」。
9
王莽參拜漢高帝廟,獲得哀章偽造的傳國金策,效仿劉氏先祖唐堯禪讓於王氏先祖虞舜,王莽受禪,國號「新」。以劉向劉歆的五德相生說,易服色,土德尚黃。[29]
25
漢光武帝即位,「皇天上帝泰一」改稱為「皇天上帝」。
31–36
聖若翰洗者逝世。
50–62
基督徒召開耶路撒冷會議
67
漢明帝夜夢金人,派蔡愔等人赴西域求道,獲得佛像經卷,並請來竺法蘭攝摩騰,建造中原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翻譯第一部漢文經書《四十二章經》。
70
羅馬軍圍攻耶路撒冷並摧毀神殿。拉比猶太教成形。
79
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撰《白虎通義》。
125–184
太平經》由方士于吉撰成,宮崇襄楷多次進獻朝廷。
張陵張脩創立五斗米道,著成《老子想爾注》,傳教區域分為二十四治
張角獲得《太平清領書》創立太平道,將數十萬信徒劃分三十六方。
127
經學家鄭玄出生,將皇天上帝與五色帝合稱為「六天帝」,並注釋名諱:耀魄寶、靈威仰、赤熛怒、含樞紐、白招拒、汁光紀。
184
2月,張角發動黃巾起義
7月,張脩發動叛亂,攻佔郡縣。

3世紀至4世紀

[編輯]
220
先知摩尼摩尼教諾斯底主義
222-244
靈寶派主要經書《靈寶經》由葛玄開始傳授。
249
玄學王弼何晏高平陵之變獲罪後亡故。
250
諾斯底主義曼底安派核心內容《Ginza Rba》著成一些最初的部分。
250
古典期瑪雅文明開始建造階梯式金字塔和神廟。
290–307
首部《老子化胡經》大約成書時間,傳說作者是天師道祭酒王浮,佛道之爭開始激化。
291–374
許遜棄官後帶領十二真君,在豫章及附近地區傳道。
313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李錫尼在意大利米蘭頒布的一個寬容基督教的《米蘭敕令》。
325
第一次大公會議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召開,全基督教界集會代表通過會議達成一致的教義,制訂尼西亞信經,修定復活節日期,確認梵蒂岡教會安條克正教會亞歷山卓教會大主教職位,並承認耶路撒冷的榮耀地位。
350
現存年代最早的希臘語聖經抄本『七十士譯本』(西乃抄本)寫成。
364
天師道信徒楊羲撰寫完成《上清經》,創立上清派
380
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尼西亞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
381
第二次大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再次確認並修訂《尼西亞信經》,否定阿里烏教派和馬西頓教派.
381–391
狄奧多西一世排斥羅馬帝國內的異教徒
393
希坡會議,第一次早期基督教主教會議,列出並確認聖經的正典。
399
孫恩盧循利用五斗米道發動叛亂

中世紀

[編輯]

5世紀至9世紀

[編輯]
405
耶柔米完成武加大譯本,第一部拉丁文譯本。
410
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創立新天師道。
415
西羅馬帝國開始衰弱,歐洲黑暗時代開始。
424
東方亞述教會正式脫離安條克正教會和西方敘利亞正教會
428–431
聶斯脫里創立景教
431
第三次大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君士坦丁堡聶斯脫里的教義爭論而召開。否定聶斯脫里派,宣告馬利亞聖母(「Birth-giver to God」, 「God-bearer」、「Mother of God」),否定伯拉糾主義,再次重申《尼西亞信經》。
435
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羅到達劉宋
446
3月,魏太武帝下詔誅長安沙門,命拓跋晃廢除全國佛教。
449
第二次以弗所會議教宗狄奧斯庫若宣稱支持歐迪奇並攻擊反對方。本來舉行的是大公會議,但是被普世教會否定並且被教宗利奧一世斥為「強盜會議」。
451
第四次大公會議迦克墩公會議拒絕基督一性論的歐迪奇學說,採用迦克墩信經,恢復第二次以弗所會議的廢黜並罷免狄奧斯庫若,並提升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耶路撒冷牧首主教的職位。
451
東方正統教會否定迦克墩公會議提出的基督論觀點並被逐出教會。
470-478
菩提達摩到達劉宋廣州,成為求那跋陀羅弟子。
480–547
西方修道制度創立者聖本篤制定《聖本篤準則》。
492–536
上清派道士陶弘景率弟子於茅山修道,形成茅山宗
496
魏孝文帝跋陀少林寺
504
梁武帝頒布《舍事道法詔》,宣布舍道歸佛。
527
菩提達摩入少林寺傳授禪宗
553
第五次大公會議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否定聶斯托利派三章案並譴責奧利振.
570–632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在世時間。
574
5月,建德毀佛周武帝下詔禁佛道二教。
587
7月,丁未之亂爆發,崇佛派蘇我氏進攻排佛派物部氏,物部氏因戰敗而衰落。
629
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求法。
632–661
正統哈里發時期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埃及、伊拉克並將伊斯蘭教傳入這些地區。
645
玄奘從西域回到長安。
650
伊斯蘭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統治時期古蘭經被編輯成書的形式。
652
玄奘在大慈恩寺大雁塔貯藏經文佛具,在大薦福寺設譯經院翻譯經文,開創法相唯識宗
661–750
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征服北非西班牙中亞,達到阿拉伯帝國最大範圍的擴張並傳入伊斯蘭教至這些地區。
680–681
第六次大公會議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否定基督一志論和基督單一行為說。
遜尼派什葉派分裂並開始發展。
692
五六會議(亦稱「圓頂大廳會議」), 第五、六次大公會議的修正案, 建立五大牧首區
694
摩尼教拂多誕入中原傳教。
712
古事記,最早的神道經典著成。[21]
716–936
由於穆斯林的占領與迫害,索羅亞斯德群體(帕西人)開始從波斯遷移至印度。
731
唐玄宗設置太公尚父廟,配享十哲,祭祀與孔廟相同。
739
唐玄宗尊孔子為文宣王,孔廟為文宣王廟(文廟)。
754
強盜會議耶列婭會議支持聖像破壞運動
760
唐肅宗尊太公望為武成王,太公尚父廟為武成王廟(武廟)。
787
第七次大公會議即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恢復聖像崇拜並譴責聖像破壞運動
788–820
印度教哲學家不二論宣示者阿迪·商羯羅的在世時期。
792–794
拉薩法諍,禪宗入藏傳教失敗。
840
朗達瑪開始滅佛運動。
842–794
唐武宗會昌毀佛
850
現存最早音標手稿《馬所拉文本》根據現代版著成於公元9世紀後半葉。
955–959
周世宗為整頓寺院不良風氣,廢去3萬多座佛寺,銷毀佛像鑄錢,嚴格限制僧侶出家條件,史稱顯德毀佛
994
饒洞天掘地而得《天心法籙》,拜譚紫霄為師,創立天心派

10世紀至15世紀

[編輯]
1054
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
1095–1099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收復穆斯林占領的累范特聖地並攻陷耶魯撒冷。
1107–1110
挪威國王西居爾一世率領挪威十字軍西班牙穆斯林戰鬥於巴勒斯坦巴利阿里
1116
宋徽宗將玉皇上帝與昊天上帝合為昊天玉皇上帝后土尊為后土皇地祇。
1117
宋徽宗自稱是昊天上帝元子,神霄玉清王長生大帝君,改玉清和陽宮為玉清神霄宮。自封「教主道君皇帝」。
1119
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開始撰寫神霄雷法書。
宋徽宗改僧為道:佛改稱大覺金仙,余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寺改稱宮,院改稱觀。住持改稱知宮、觀事。所有僧錄司可改作德士司,左右街道院可改作道德院。德士司隸屬道德院,統由蔡攸管理。天下州府僧正司並為德士司。
1120
方臘發動起義,自號聖公。改元永樂,以其月為正月。明教鄭魔王響應起義。
1131
玉隆萬壽宮道士周真公、何守澄創立淨明道
天台宗弟子茅子元改造淨土宗「蓮社」創立白蓮宗
1131–1181
甯全真傳授《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創立東華派
1138
蕭抱珍創立太一教
1142
劉德仁創立大道教
1147–1149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為保衛埃德薩伯國被穆斯林攻陷後的其他十字軍國家
1167
王重陽創立內丹北宗全真道
1169
王重陽辭世,北七真各形成七個全真支派: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崳山派華山派清靜派
1189–1192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歐洲領袖們試圖奪回被薩拉丁占領的聖地
1202
禪宗臨濟宗黃龍派僧人榮西創建京都建仁寺禪宗開始傳入日本。
1199–1204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1204
拜占庭帝國首都東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洗劫
1206
德里蘇丹國被建立。
1209–1229
阿爾比十字軍進攻歐西坦尼亞
1217
白玉蟾開始傳授丹法,形成內丹南宗金丹派
教會嘗試讓十字軍第五次東征
1222
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處機多次會見成吉思汗耶律楚材編成《玄風慶會錄》。
1222−1282
日本佛教僧侶日蓮的在世時間。著成《如來滅後五五百歳始觀心本尊抄》,開創日蓮宗總本山大石寺
1227
5月,成吉思汗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
8月,丘處機、成吉思汗相繼辭世。
1228–1229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1229
修道士赫爾曼魔鬼聖經完成於赫魯迪姆附近的本篤會修道院Podlažice。
1244
耶路撒冷再次被洗劫,煽動十字軍第七次東征
曹洞宗僧人道元建造永平寺,禪宗曹洞宗傳入日本。
1247
猶龍派創始人張三丰出生。
1258
全真道與佛教僧侶辯論落敗,元憲宗下令焚毀《老子化胡經》,歸還侵占的寺院200餘處,道士落髮。
1270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雷默庵以《混元六天如意道法》開創混元派
1271–1272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失敗。
1281
全真道再度與佛教僧侶辯論落敗,元世祖下令,焚毀除《道德經》外的其他道經。
1283–1310
劉玉淨明道進行改革。
1296
天師道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被元成宗封為「太素凝神廣道真人」,統領江南道教,其母被封為「玄真妙應仙姑」。
1304
元成宗加授張與材「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篆。符籙諸支派統合為「正一道」。
1320
若望二十二世為後來獵巫打下基礎,巫術迫害的形式化。
1378–1417
天主教西方教會大分裂
1469–1539
錫克教創始人拿那克在世時間。
1484
依諾增爵八世發布教宗詔書「summis desiderantes affectibus」,標誌着古典歐洲獵巫開始。
1486-1534
柴坦尼亞·瑪哈帕布普及《哈瑞奎師那咒經》並著成梵語《聖諭八訓規》。他的追隨者高迪亞毗濕奴派信徒尊他為精神改革者、印度教宗教復興者和奎師那的化身。
1500
隨着跨大西洋強制移民的開始非洲宗教系統進入美洲。
1509
羅清創立無為教
1517
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馬丁·路德,發布《九十五條論綱》。
通過傳教機構和宗教裁判所,天主教在西班牙帝國被傳播和支持。
1551
林兆恩開始傳授儒釋道三教合一學說,逐漸形成三一教
1562
瓦西大屠殺觸發了一系列法國宗教戰爭

近代至現代

[編輯]

16世紀至18世紀

[編輯]
1699
錫克教上師戈賓德·辛格創立卡爾薩教團。
1708
最後一位錫克教上師戈賓德·辛格逝世,逝世前制定了錫克教聖經《古魯·格蘭特·薩希卜》將此書作為最終永存的上師
1770
保爾·霍爾巴赫出版《自然的體系》發表[30]西方第一個積極清晰的無神論敘述。
1789–1799
法國大革命廢除基督教信仰。[31][32]國家沒收教會財產,禁止宗教誓言。隨着《教士的公民組織法》的發布,清除天主教會的教堂並將其附屬為政府下屬部門, 替換傳統公曆並廢除教會年曆
1791
美國政府將宗教自由被寫入權利法案,並加入美國憲法。形成早期有影響力的世俗政府

19世紀至20世紀

[編輯]
1801
法國大革命後的形勢,法國和教皇庇護七世簽訂《教務專約》。之後天主教恢復部分權利並重新被認可為「大多數法國人的宗教」,不再給予革命之前享有的自主權,不是官方國教,教會放棄索賠1790年後被查封的的財產,聖職者領取國家薪金必須宣誓效忠國家並維護宗教自由
1819–1850
巴比教創始人巴孛的在世時間(1819年10月20日-1850年7月9日)。
1817–1892
巴哈伊信仰創始人巴哈歐拉的在世時間。
1822
威廉·米勒宣告耶穌再臨的時間。
1823
摩爾門教先知約約瑟·斯密稱見到天使摩羅乃,並獲得了《摩爾門經》。
1830
約瑟·斯密開創後期聖徒運動
1835–1908
伊斯蘭阿赫邁底亞運動創始人米爾扎·古拉姆·艾哈邁德的在世時間。
1836–1886
著名聖人&孟加拉神秘主義拉瑪克里斯納的在世時間。
1841
拉姆辛格成為錫克教難陀利派最重要的導師。
1843
6月,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
1844
約瑟夫·史密斯在6月27日被謀殺,導致後期聖徒運動繼任危機英語Succession_crisis_(Latter_Day_Saints)
1851
1月11日,拜上帝會建立太平天國政權。
1860
崔濟愚創立東學
1868
明治天皇發布神佛分離令,導致廢佛毀釋運動爆發。
1875
海倫娜·布拉瓦茨基亨利·斯太爾·奧爾科特威廉·關·賈奇等人於紐約創立神智學協會
1877–1886
王覺一及其弟子創立一貫道
1879
基督科學教會同意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憲章。
1881
查爾斯·塔茲·羅素建立錫安的守望台書社。
1889
伊斯蘭阿赫邁底亞教派被確立。
1893
斯瓦米·維韋卡南達第一次在芝加哥世界宗教議會演講,將瑜伽吠檀多古代哲學帶入西方世界。
1898
大本教被創立。
1899
阿拉迪亞》,最早描述歐洲獵巫巫術宗教的書之一,由查爾斯·戈弗雷·利蘭出版。[33]
1904
泰勒瑪密教被創立。
1905
東學更名為天道教
法國議會通過《政教分離法》正式確立世俗主義,國家停止向教會供給資金。[34]
巨石陣作為新德魯伊信仰和其他異教的一個朝聖地德魯伊教團古老儀式在這裡組織第一次有記錄的復興儀式。
1908
阿赫邁底亞確認先知之後的哈里發彌撒,第二次神之力量的展現。
1917
俄羅斯十月革命,導致所有教會財產被兼併和後來的宗教迫害。
墨西哥憲法描述墨西哥為世俗國家
1920
悟真會帕拉宏撒·尤迦南達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創立。
1926
高台教獲得法屬交趾支那殖民政府的認可。
墨西哥世俗政府和基督教反政府武裝之間發生基督戰爭,結束於1929年。
1930
拉斯塔法里運動開始,海爾·塞拉西一世加冕為埃塞俄比亞皇帝。
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伊斯蘭民族組織被創立。
1931
約瑟夫·富蘭克林·盧瑟福的影響下,耶和華見證人聖經學生運動英語Bible_Student_movement中誕生。
1932
一個新興印度宗教運動「梵天庫馬里斯」或「梵天的女兒們」開始。起源於1930年創辦的「唵·曼達里」組織。創始人是勒克拉·克里帕拉尼(1884–1969).
1939
黃富楚創立和好教
1939–1945
納粹大屠殺期間數百萬猶太人被納粹政府遷移和殺害。
1945
10月,駐日盟軍總司令頒布《神道指令》,要求日本進行政教分離,從此廢止國家神道。
1947
英屬印度被宗教界線分割為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和占大部分的印度世俗國家
1948
猶太人回歸古聖經故鄉,建立以色列國
1953
山達基L·羅恩·賀伯特創立。
1954
傑拉爾德·加德納開始納宣揚威卡教[35]
1956
新乘英語Navayana(新佛教)由阿姆倍伽爾創立,最初吸引了約38萬印度教信徒。
1959
達賴喇嘛逃離西藏騷亂,在印度建立藏人行政中央
1961
一位論派普世主義合併為一神普救派[36]
1962
環球教會,第一個美國新興異教教會,創立者團體包括奧伯倫·澤爾-瑞文哈特牽牛花·澤爾-瑞文哈特理查德·蘭斯·克里斯蒂
1962–1965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被舉辦。[37][38][39][40]
1965
施瑞拉·帕布帕德建立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並介紹薄伽梵歌和吠陀聖經譯本並於全世界大量出版。
1966
安東·斯坦頓·拉維創立撒旦教,建立撒旦教會[41]
1972–1984
巨石陣自由節被舉辦。[42]
1972–2004
日耳曼新異教(異教信仰異教主義英語Heathenism阿薩神族信仰奧丁教舊習俗信仰瓦爾信仰日耳曼部落信仰英語Ásatrú_in_the_United_States#Theodism)開始經歷第二次復興。[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
1973
克勞德·沃里隆於12月13日宣稱見過造物者耶洛因,成為外星接觸者。兩年後建立雷爾運動並改名為雷爾
1979
伊朗伊斯蘭革命促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建立。
1981
史翠蓋提亞持續復興,《The Book of the Holy Strega》和《The Book of Ways》已出版卷I和卷II。
1984
藍星行動發生在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導致其後的反錫克教暴動
1985
豆田之戰英語Battle of the Beanfield後終止巨石陣自由節[42][65][66]
1989
東歐劇變,許多蘇維埃式國家被推翻[67],許多東歐國家允許恢復宗教活動。
1990s
歐洲(凱爾特希臘羅馬斯拉夫波羅的海芬蘭等)異教復興運動。
1993
歐洲理事會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一致要求未來任何歐盟的成員國都必須宗教自由
1998
台灣佛教信徒劉錦隆成立如來宗[68]
阿拉迪亞傳統威卡教被創立。[69]

21世紀

[編輯]
2000
巴勒斯坦當局在以色列巴勒斯坦領土發動阿克薩群眾起義[70][71]雖然主要是政治性質,但起義以聖戰的名義針對於宗教並利用伊斯蘭極端主義實施恐怖行動,用自殺性爆炸襲擊猶太人和以色列平民。[72][73]
2001
基地組織的21名穆斯林恐怖分子以聖戰的名義於9月11日殺死2977人以反對美國。奧薩馬·本·拉登聲稱對此負責並讚揚了攻擊。[74][75][76][77][78][79]
2006
遜尼派什葉派穆斯林之間醞釀已久的宗派鬥爭爆發,彼此作為恐怖行動的目標並炸彈襲擊清真寺和聖地。[80]
2008
僅存的印度教王國尼泊爾,通過制憲會議於5月28日成立共和制後宣布成為世俗國家
2009
法國山達基教會被罰款600,000歐元,其六名領袖因詐騙新成員的儲蓄被罰款並宣判監禁。[81][82][83]由於在同一時間法律發生改變,國家未能解散教會。[83][84]
2011
敘利亞內戰因國內政治問題而爆發,國家很快被教派界線分裂為遜尼派阿拉維派什葉派[85]伊斯蘭宗教領袖互相譴責對方為異教徒需要被消滅,雙方犯下種族滅絕的戰爭犯罪。[86]敘利亞內戰很快成為地區教派動亂的戰場。加入這場戰爭的國家遠至北美和歐洲,近至伊朗和阿拉伯國家。[87]
2013
呂西安·格里夫斯創立撒旦聖殿
2014
聲稱名為伊斯蘭國的伊斯蘭哈里發國被建立,並要通過宗教戰爭分裂敘利亞伊拉克,尋求全球遜尼派穆斯林激進分子的支持。[88][89]這是一個試圖在現代重建嚴格遵循伊斯蘭教法的伊斯蘭自治國。[90][91]借着敘利亞內戰的爆發,伊斯蘭極端分子以本土阿拉伯基督徒團體為目標,實行種族滅絕。眾多古老的基督和雅茲迪團體被清除和驅逐,還受到穆斯林戰鬥團體的死亡威脅。[92]ISIS恐怖分子勢力從敘利亞滲入伊拉克並接管大部分北部地區之後,許多古老的基督和雅茲迪在包圍下被摧毀。[93][92][94][95]

參閱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orton, Glenn.
  2. ^ Bowler JM, Jones R, Allen H, Thorne AG. (1970).
  3. ^ Barbetti M, Allen H. (1972).
  4. ^ Bowler, J.M. 1971.
  5. ^ Bowler JM, Johnston H, Olley JM, Prescott JR, Roberts RG, Shawcross W, Spooner NA. (2003).
  6. ^ Olleya JM, Roberts RG, Yoshida H and Bowler JM (2006).
  7. ^ "Images for Chapter 20 Homini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cdavis.edu. 
  8. ^ Martin Bailey Ice Age Lion Man is world’s earliest figurative sculpture The Art Newspaper, Jan 31, 2013, accessed Feb 01, 2013.[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Python Cave" Reveals Oldest Human Ritual, Scientists Sugg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When Burial Begins. [2015-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2). 
  11. ^ "The World's First Temple", Archaeology magazine, Nov/Dec 2008 p 23.
  12. ^ Neminath was the cousin of Krishna - the son of Samudra Vijaya, brother of Krishna's father Vasudeva.
  13. ^ Jinasena, Acharya; Jain (Sahityacharya), Dr. Pannalal (2008) [783 AD].
  14. ^ "Jainism Resource Center - Artic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rvard.edu. 
  15. ^ "PlanetQuest: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 Newgran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6. ^ J. Gordon Melton (2011).
  17. ^ J. Gordon Melton, Martin Baumann (2010).
  18. ^ Edwin Bryan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rly Indian Religions and Laurie Patton (2004).
  19. ^ Anne Murphy (2012).
  20. ^ Lance E. Nelson (1998).
  21. ^ 21.0 21.1 21.2 Smith, Laura (2007).
  22. ^ 《逸周書·卷二·程寤解》
  23. ^ "Parshvanath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4. ^ Bowker, John (2000).
  25. ^ Charpentier, Jarl (1922).
  26. ^ Ghatage, A.M. (1951).
  27. ^ Old Testament Canon, Texts, and Version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2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28. ^ "Mahavira."
  29. ^ 《漢書·王莽傳》
  30. ^ by Jonathan Miller in Atheism: A Rough History of Disbelief
  31. ^ Tallet, Frank Religion,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France Since 17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1, 1991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32. ^ Tallet, Frank Religion,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France Since 17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 1991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33. ^ Clifton, Chas (1998).
  34. ^ "100th Anniversary of Secularism in Fr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5. ^ Gardner, Gerald B (1999) [1954].
  36. ^ About Oberon Zell. [200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4). 
  37. ^ Faculty of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ed (1967).
  38. ^ Alberigo, Giuseppe; Sherry, Matthew (2006).
  39. ^ Hahnenberg, Edward (2007).
  40. ^ Alberigo, Giuseppe; Sherry, Matthew (2006).
  41. ^ The Church of Satan: A Hi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Notorious Religion by Blanche Barton (Hell's Kitchen Productions, 1990, ISBN 0-9623286-2-6)
  42. ^ 42.0 42.1 McKay, George (1996) Senseless Acts of Beauty: Cultures of Resistance since the Sixties, ch.1 'The free festivals and fairs of Albion', ch. 2 two 'O life unlike to ours!
  43. ^ Sveinbjörn Beinteinsson (1992:132).
  44. ^ Pétur Pétursson (1985:21–22).
  45. ^ Sigurður A. Magnússon (1990:198)
  46. ^ Icelandic, "Hugmyndin að Ásatrúarfélaginu byggðist á trú á dulin öfl í landinu, í tengslum við mannfólkið sem skynjaði ekki þessa hluti til fulls nema einstöku menn. Það tengdist síðan þjóðlegum metnaði og löngun til að Íslendingar ættu sína trú, og ræktu hana ekki síður en innflutt trúarbrögð."
  47. ^ Sigurður A. Magnússon (1990:198-9).
  48. ^ Pétur Pétursson (1985:3–4).
  49. ^ "Fyrirspurnartími".
  50. ^ Ólafur Jóhannesson.
  51. ^ Icelandic, "fór fram með tilþrifum og atorku", "Reiddust goðin?"
  52. ^ ÞS. "Blótuðu Þór í úrhellisrigningu."
  53. ^ Pétur Pétursson (1985:passim).
  54. ^ Sigurður A. Magnússon (1990:193).
  55. ^ Þorri Jóhannsson.
  56. ^ Sveinbjörn Beinteinsson 1992.
  57. ^ Strmiska (2005:168).
  58. ^ Sveinbjörn Beinteinsson (1992:133-34, 141).
  59. ^ "Increase in pagan priests in Ice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0. ^ "Ásatrúarfélagið: Fjölgun goða með vígsluréttind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Ásatrúarfélagið.
  61. ^ McNallen, Stephen A. (2004).
  62. ^ Kaplan, Jeffrey. 1996.
  63. ^ "Morgunblaði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marit.is. 
  64. ^ "Forn Siðr - Forn Sið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ornsidr.dk. 
  65. ^ Ed. Andy Worthington, 2005, The Battle of the Beanfield, Enabler Publications, ISBN 0-9523316-6-7
  66. ^ Hippies clash with police at Stonehen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85), BBC News archive Accessed 22 January 2008.
  67. ^ E. Szafarz, "The Legal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Cooperation in Europe" i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Structure of Europ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68. ^ 邱曉佩; 劉亮亨. 妙禪師父何人?早年替身演員 結3次婚. 中時電子報. 2014-03-07 [2015-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69. ^ "Arician tra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0. ^ Khaled Abu Toameh (19 September 2002).
  71. ^ "In a Ruined Coun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2. ^ "The second Intifad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ljazeera.com. 
  73. ^ "Victims of Palestinian Violence and Terrorism since September 20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4. ^ "Bin Laden claims responsibility for 9/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5. ^ "War Casualties Pass 9/11 Death To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6. ^ "Toxic dust adds to WTC death to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snbc.com.
  77. ^ "911 Report chapter 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8. ^ "Bin Laden on tape: Attacks 'benefited Islam great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9. ^ Burke, Jason (2004).
  80. ^ "Iraq War Timeline, 20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foplease.com. 
  81. ^ Susan Sachs (October 27, 2009).
  82. ^ "Scientologists convicted of frau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3. ^ 83.0 83.1 Steven Erlanger (October 27, 2009).
  84. ^ Devorah Lauter (October 27, 2009).
  85. ^ "The Religious Component of the Syrian Conflict: More than Percep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orgetown.edu. 
  86. ^ The Real News Network.
  87. ^ "20,000 foreign fighters flock to Syria, Iraq to join terroris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bsnews.com. 10 February 2015. 
  88. ^ How ISIS Governs Its Calipha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ubscription required)
  89. ^ "One Year of the Islamic State Caliphate, Mapp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0. ^ From Paper State to Caliphate: The Ideology of the Islamic State (PDF). [2015-1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4). 
  91. ^ The Return of Khilafa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biq magazine
  92. ^ 92.0 92.1 "The Real War on Christian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3. ^ "Persecution In Syr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4. ^ "Ancient Christian Communities In Middle East Could Be Eradicated, Says Auth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5. ^ Raya Jalabi.

參考書目

[編輯]
  • Deo, Shantaram Bhalchandra (1956), History of Jaina monachism from inscriptions and literature, Pune: Deccan College Post-graduat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