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裴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慎(1917年—1989年),字慎之甘肅天水人,中國醫學家、文學家、書畫家。曾任第5、6、7屆甘肅省政協常委,中華中醫學會甘肅分會副會長。

生平[編輯]

裴慎1917年出生於甘肅天水武山洛門鄉裴家莊,自幼熟讀《三字經》、《百家姓》等。1934年畢業於甘肅省立第一中學(現蘭州市第一中學),畢業後成為小學教師。1937年進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學習,值抗戰爆發,裴慎參軍抗日。1939年回鄉創辦蓼川小學,並自己擔任校長。1949年組建洛門診療所和中醫藥研究組。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入獄4年,獄中寫出36萬字的《本草駢比》,此書1982年正式出版,1983年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優秀圖書紀念獎。文革中再入獄6年。1973年任甘肅省勞動改造局蘭州醫院中醫科主任、名譽院長。又著有《裴慎醫案選》、《傷寒方證識》、《本草三言》、《現代醫案選按》、《傷寒論新編》等醫學著作。裴慎晚年拜劉海粟為師,學習國畫。又自作詩詞,後人整理有《裴慎詩文集》。[1]

裴慎之父親裴紹儉爲醫藥專家。裴慎次子裴正學,現任甘肅中醫藥輔導學院院長、《中西醫結合研究》雜志總編輯等職。孫輩裴新鳳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裴新華中央電視台氣象節目主持人。

著作[編輯]

  • 《傷寒方證識》
  • 《傷寒論新編》
  • 《金匱新釋》
  • 《本草駢比》
  • 《本草三言》
  • 《裴慎醫案選》
  • 《現代醫案選》
  • 《風雨集》
  • 《裴慎詩文集》

參考資料[編輯]

  1. ^ 狱中著书裴慎之. 蘭州晚報. 2013-01-07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3).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