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裴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慎(1917年—1989年),字慎之甘肃天水人,中国医学家、文学家、书画家。曾任第5、6、7届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华中医学会甘肃分会副会长。

生平[编辑]

裴慎1917年出生于甘肃天水武山洛门乡裴家庄,自幼熟读《三字经》、《百家姓》等。1934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现兰州市第一中学),毕业后成为小学教师。1937年进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习,值抗战爆发,裴慎参军抗日。1939年回乡创办蓼川小学,并自己担任校长。1949年组建洛门诊疗所和中医药研究组。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入狱4年,狱中写出36万字的《本草骈比》,此书1982年正式出版,1983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优秀图书纪念奖。文革中再入狱6年。1973年任甘肃省劳动改造局兰州医院中医科主任、名誉院长。又著有《裴慎医案选》、《伤寒方证识》、《本草三言》、《现代医案选按》、《伤寒论新编》等医学著作。裴慎晚年拜刘海粟为师,学习国画。又自作诗词,后人整理有《裴慎诗文集》。[1]

裴慎之父亲裴绍俭为医药专家。裴慎次子裴正学,现任甘肃中医药辅导学院院长、《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等职。孙辈裴新凤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裴新华中央电视台气象节目主持人。

著作[编辑]

  • 《伤寒方证识》
  • 《伤寒论新编》
  • 《金匮新释》
  • 《本草骈比》
  • 《本草三言》
  • 《裴慎医案选》
  • 《现代医案选》
  • 《风雨集》
  • 《裴慎诗文集》

参考资料[编辑]

  1. ^ 狱中著书裴慎之. 兰州晚报. 2013-01-07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