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類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類書是一種工具書類型,是對中國古代一類百科全書性質的書籍之統稱。又稱「部書」。發源於古代中國,後流傳至古代日本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類書相當於今日的百科全書;[1]:13-14而中國學者則說法不一。清末民初的聞一多認為類書並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不過是類似《兔園冊子》之流的淺陋書籍。[2]也有人認為類書可劃分為多個門類,[3]並不是所有門類都可以算作是百科全書。[1]:13-14現代學者杜澤遜認為類書與百科全書有明顯的區別,百科全書對各種知識內容進行綜合歸納後撰寫而成,屬於著述;類書則僅是將各類圖書中的詞句片段的原文,不加修改地分類匯集在一起,屬於編輯。[4]

歷史

[編輯]

中國

[編輯]

類書的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戰國時期,秦國相國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1]:5不具有原創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長,避各家所短為主旨。[5]

三國魏文帝時編纂《皇覽》40餘部,專供皇帝閱覽。其後歷代相繼沿襲仿效,依據皇家藏書纂修巨型類書。宋代王應麟稱「皇覽」為類書的始祖。[6]

南北朝時期類書非常繁榮。有劉杳的《壽光書苑》200卷,劉峻的《類苑》120卷,徐勉的《華林遍略》620卷,祖珽的《修文殿御覽》360卷等。[1]:16

現存最早而較完整的類書之一,是隋唐虞世南所編的《北堂書鈔》,原為173卷。唐代類書相當發達,現存世有四種:《北堂書鈔》、唐高祖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100卷)、徐堅初學記》和《白氏六帖》。

宋朝李昉等奉宋太宗之命而主編的《太平廣記》500卷和《太平御覽》1000卷,王欽若等編的《冊府元龜》1000卷。1267年南宋王應麟編《玉海》,共240卷。

明成祖永樂年間,解縉姚廣孝編《永樂大典》22877卷,卷冊最具規模,惜毀於戰火,缺佚甚多,今約僅及原書三十分之一。明代類書的數量有明顯增加。明代嘉靖年間更出現類書體文言小說集編刊的繁盛期。這類書籍可以王圻稗史彙編》、葉向高說類》、董斯張廣博物志》等為代表。透過類書體例編纂文言小說集,方便讀者檢索,促進明代小說的傳播。明代萬曆年間盛行通俗日用類書,主要提供下層民眾日常實用、道德教育,及文化娛樂之需要。如《事林廣記》、《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及《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就屬於綜合性日用類書。有用於人際交往的信件書寫的日用類書,如《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新編事文類要啟札青錢》、《鼎鍥燕台校正天下通行書柬活套》等。萬曆年間余文台刊行《萬用正宗不求人》日用類書有「書啟門類」一門,收錄《干書謁貴》、《干人薦舉》、《干求囑託》等用於攀附權貴的書札套路。馮夢龍編輯《燕居筆記》一書,收錄有《大友與小官問安書》、《小官奉契友書》、《結契書》、《小官答書》等同性戀情書大全黃虞稷在《千頃堂書目》著錄明代類書有128種。《明史·藝文志》則是依據《千頃堂書目》刪削而成。[7]《中國古籍總目》著錄明代類書有439種。

清代陳夢雷蔣廷錫編《古今圖書集成》1萬卷,分6編、32典、6109部,成為目前中國存在之最大類書。清朝嘉慶年間,監考官姚元之發現考生經常夾帶一些《類典》、《文海題備》、《四書人物類典串珠》等應考的類書進場作弊[8],於是在1815年向嘉慶帝奏請查禁此類類書。嘉慶帝亦認為抄錄類書不是真才實學,諭令查禁類書。自此,類書的發展走入了末路。[1]:54-55

日本

[編輯]

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從平安時代開始也出現了類書。第一本是源順在934年編寫的《和名類聚抄》。1446年出版了《壒囊鈔》,匯集了日本和中國的佛教與世俗事物知識。江戶時代寺島良安模仿中國的《三才圖會》所撰的《和漢三才圖會[1]:29-30

19世紀編成的類書《古今要覽稿》已經具有近代百科性質,1914年完成的《古事類苑》則更加接近於百科全書。此後,日本完全轉入現代百科全書的編撰和出版[1]:29-30

體裁

[編輯]

「類書」體裁頗特殊,晉朝將之歸入史部,《隋書·經籍志》將之歸入子部,唐宋時又在子部中新立「類事」,將類書歸入此類[1]:15-16。《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類書類小序〉提到:「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乃無類可歸」,《四庫全書》沿襲《隋書·經籍志》的慣例,將類書歸入子部。

評價

[編輯]

中國古代學者有整理經籍,編撰類書,進行治學的傳統。類書便於查閱,又保存了許多已經亡佚的古書的內容,對於知識的傳播和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但是科舉制度實施以後,類書成為了讀書人的一種捷徑,漸漸被學者所輕蔑[1]:55朱熹認為類書只是採錄文章的片斷,使人不讀全書。他在《與呂東萊書》說:「近見建陽印一小冊,名《精騎》,云亦出賢者之手,不知是否。此書流傳,恐誤後生輩,讀書愈不成片段也。雖是學文,恐亦當就全篇中考其節目關鍵。又諸家之格輒不同,左右採獲,文勢反戾,亦恐不能完粹耳。」[9][10][11][12][13][14]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03. ISBN 7501326231. 
  2. ^ 聞一多:《唐詩雜論》中的《類書與詩》
  3. ^ 鄧嗣禹,《燕京大學圖書館目錄初稿》
  4. ^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
  5. ^ 《漢書·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6. ^ 宋代王應麟《玉海》:「類事之書,始於皇覽」
  7. ^ 李慶:《論〈明史藝文志〉與〈千頃堂書目〉之關係》,《中華文史論叢》第 59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67-296 頁。
  8. ^ 楊尚文. 連筠簃叢書(第三卷).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9. ^ 陳皓昀. 朱升《小四書》研究 (PDF). 2017年1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27). 
  10. ^ 劉祥光. 印刷與考試 : 宋代考試用參考書初探 (PDF): 61–62頁. 2000年5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27). 
  11. ^ 梁庚堯. 宋代科舉社會.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8頁. 2015-12-15. 
  12. ^ 类书的源流和作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13. ^ 許媛婷. 南宋的出版市場與流通空間探究 — 以科考用書及醫書為主要討論 (PDF): 11頁. [2020-05-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5-27). 
  14. ^ 林樣.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類書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