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核技術
核技術主題
核技術是涉及原子核核反應的技術。 其中值得注意的核技術包括核反應堆,核醫學和核武器。 除此之外,它還用於煙霧探測器和槍支瞄準具等等其他應用。
核能是利用釋放核能產生熱量的核反應,然後最常用於蒸汽輪機以在核電廠中發電。 作為核技術,核能可以從核裂變,放射性衰變,和核聚變反應中獲得。
目前,核電的絕大部分電力來自鈾和鈈的核裂變。 核衰變過程用於小眾應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 聚變能發電仍然是國際研究的焦點。 本文主要討論用於核裂變發電。
2017年,民用核電供電量為2,488太瓦時(TWh),相當於全球總發電量的10%左右。 截至2018年4月,全世界有449個民用核裂變反應堆,總電力為394吉瓦(GW)。 截至2018年,58座核電站反應堆正在建設,154座反應堆計劃建造,總裝機容量分別為63 GW和157 GW。 截至2019年1月,共提議337個反應堆。 大多數正在建造的反應堆是亞洲的第三代反應堆。
特色條目
秦山核電站瀕臨東海杭州灣,並且鄰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在秦山核電站所在的浙江省目前有兩座可為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配套的抽水蓄能電站——天荒坪和桐柏。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安裝6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安裝4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
在起初的規劃中,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僅具有試驗性質,它採用了當時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單台30萬千瓦發電機組,並由中國自主承擔整個電站的設計、建造、設備提供和運營管理工作。一期工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主導推進,於1983年6月1日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零時15分首次實現併網發電,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投產的唯一一套核電機組。機組在測試運行了兩年之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
秦山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國自主承擔設計、建造和運營任務,採用壓水型反應堆技術,安裝4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1、2號機組分別於2002、2004年初併網發電,3、4號機組分別於2010、2011年底併網。
秦山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加拿大坎杜堆重水堆的重水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410萬千瓦,已成為中國一處大型的核電基地。
秦山一期核電站擴建工程方家山核電站,距離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反應堆約600米。該擴建項目使用二代CPR-1000改進型壓水型反應堆核電技術(M310改進型),規劃容量為2×1080 MW。1號機組預計2014年開始運營,2號機組預計2015年開始運營。項目竣工後,秦山核電站將形成一台30萬千瓦機組和兩台100萬千瓦機組的「1+2 」 群堆運行格局,其營運管理也將實現從原型堆到商業堆的重大跨越。
特色圖片
急性輻射綜合症是指造成身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組織在一次性暴露於高劑量的電離輻射,特別是強烈放射性的可能有致命症狀。
發病和症狀類型取決於患者的輻射暴露情況。劑量較小的輻射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比如噁心,嘔吐,血指數下降的相關症狀如感染和出血。大劑量的照射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症狀和快速死亡。治療急性輻射綜合症的一般方法為輸血和抗生素
引發慢性輻射綜合症的低劑量輻射,雖不能導致急性綜合症,但經年累月的照射下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輻射暴露同時也會提升某些其他疾病的罹患幾率,比如癌症。這些疾病有時也被作為輻射病來提及,但它們從不被包含在急性輻射綜合症中。
你知道嗎
話題
Wikimedia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