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細胞遷移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細胞遷移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7年5月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7年5月16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0年6月2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13年11月28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6年12月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分子細胞生物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條目評選[編輯]

    新條目推薦[編輯]

    相關資料[編輯]

    我還不太懂細胞遷移的運作。先提供一些有關的文章,等看過以後再慢慢補充資料。

    • JNK phosphorylates paxillin and regulates cell migration. Nature. 424:219 (2003).[1]

    MLL TALK 17:19 2007年4月8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以下內容從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搬至

    參與細胞遷移的分子一節喧賓奪主,需要重寫[編輯]

    Linuxwindows 2007年5月4日 (五) 15:55 (UTC)[回覆]

    化學趨化性一節說的既羅唆又不清楚,需要重寫[編輯]

    Linuxwindows 2007年5月4日 (五) 15:57 (UTC)[回覆]

    路標信號一節說的太細節,需要重寫[編輯]

    這是百科條目,不是某篇論文的綜述,要講普遍性。—Linuxwindows 2007年5月4日 (五) 16:11 (UTC)[回覆]

    • 雖說Linuxwindows將原條目處理得「切口整齊」,「手法嫻熟」,「應該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士所為」,但是總讓我覺得是「大狀牙嚓蘇吃雞——被去了骨」。我認為,這是百科全書條目,是篇論文的綜合,要講普遍性。所以我才沒有在細胞骨架上面下「更多」的筆墨。所謂「喧賓奪主」,我認為那個「賓」正是「主」的一部分。我寫這篇條目的理念是,即使讀者離線閱讀,也能對該話題有一個總體認識,而不需要連接上網去點超鏈接查google。

    條目作為一篇文章,要完整。說到人,就要講頭跟手,不能處處寫一句「請參見主條目頭」,「請參見主條目手」就了事。如果我是讀者,即使明知這是充滿超鏈接的年代,也會說這篇文章是「不完備」的。

    而且那些直接從條目裡面分拆出去的「條目」,沒有任何新的東西,照搬原文,沒頭沒尾,看上去生硬不可口,更不用提跨語言連接,條目分類的缺失了。

    我很希望得到Linuxwindows的意見,關於文章的構造,哪方面應該更深入一點,那個詞要再解釋一下,好讓我着手修改。

    dgg32 2007年5月7日 (一) 14:47 (UTC)dgg32[回覆]

    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細胞遷移[編輯]

    dgg32 presents 細胞遷移,本人參加用戶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的作品。獻給為維基生物學作出很多貢獻的Bstlee,並表達所有維基人對其之謝意。

    條目介紹:

    這個題目是本人上學期所作的一個30分鐘德文演講的題目。條目的骨架內容即來自於我的powerpoint講稿,而且還修正了裡面兩處錯誤(跟德國同學說聲對不起啦)。目前文章裡面有很多生理過程的內容都是現在才加上去的。恐怕按這樣的內容來講,演示要長達1小時。文章的內容出自3本教科書(英,德,中都有),一本專題書籍,數份paper寫成。包括了很多重要的生理現象,還讓我有時有「太泛」甚至是「越俎代庖」的感覺。但是為了給讀者一個廣闊的視覺和與目前該領域知識接軌,我認為多寫一些還是好的。還有,我的宗旨是,就是讀者把該文章保存下來離線閱讀,不需要額外連接也能看懂全文。

    該條目是一篇專題回顧(review),我的目的是將它寫成一篇類似於學術報告式的文章。所以對裡面的內容,名詞都進行過小心的求證。有些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文章裡面有些英文縮寫沒有中文。其實我是專門找過這些名詞的譯名的。可惜中文領域沒能做到時時與英文世界同步(而這也是我寫該文章的初衷),即使是在NCBI上面找到了HSPC這個名字,也因為與我書本上所寫的有着大小寫的差別而未敢將之譯成中文,恐怕有誤。所以對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英文縮寫我還是抱着,即使不譯,也不要錯譯的態度去處理的。而注釋方面,我也一改貝多芬條目裡面那種句句都注釋的方法,而是將那些旨在段落出現的資料給出具體的來源,而沒有注釋的段落,則是來自參考書籍。因為這些參考書籍在整篇文章中穿插交叉出現,若一一注釋,則顯得很亂。請放心,文中的內容都是有根有據的。

    一方面怕「太泛」,另一方面又恐怕會被人說「不全面」。可能有高手會說,咦,怎麼你只說A,不說B。我只能很抱歉地說,我的視野有限,同時也很期待大家為該條目作出補充,使之更完善。如果有讀者對該條目的內容想做更深入的了解,請購買Wedlich, D(2005): Cell Migration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KGaA, Weinheim ISBN 3-527-30587-4這本書,可惜有點貴得嚇人:EUR 145,00

    歡迎大家對題目繼續提出修改意見。

    dgg32 2007年5月2日 (三) 10:17 (UTC)dgg32[回覆]

    支持[編輯]

    反對[編輯]

    • (-)反對:插圖中的文字有的是簡體,有的是繁體,有的甚至直接用全英文。另winertai的反對意見亦很重要,完美的條目應當是易於理解的百科而非晦澀的論文或學術報告,百科是寫給大部分人看的,論文作為文獻供專業人士參考即可。努力可嘉,待改進。—Markus 2007年5月14日 (一) 20:59 (UTC)[回覆]
      • 請看「過程簡述」一段。當然我不期待小學生能看懂這個條目啦...--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5月15日 (二) 11:50 (UTC)[回覆]
      • 圖片文字,確實沒什麼簡繁轉換的辦法,但我也沒想到這會成為反對理由。我想,作者因為技術上的限制而無法實現某事,那麼,目前來說,此事就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反對者能期待作者對此作出什麼改進呢?本文不是論文,是寫給大部分人看的。如果有讀者看不懂其中段落,可以聯絡我,或者直接在這裡寫出來,單說「難懂」,「深奧」,作者是沒辦法改進的。dgg32 2007年5月15日 (二) 12:00 (UTC)dgg32[回覆]
      • 沒有全英文的圖了。dgg32 2007年5月15日 (二) 12:17 (UTC)dgg32[回覆]
      • 如果是因為對於某些名詞太過陌生,可以一一列舉,因為要讓人了解那些名詞的意義,除了作名詞解釋之外,是沒有替代的寫法的。(也就是說作者並沒有刻意把東西寫的晦澀,而是本來就只能這樣寫,若要讓看不懂的人看懂,只好作進一步的名詞解釋)—bstleetalk 2007年5月15日 (二) 19:02 (UTC)[回覆]
    • (-)反對,雖是難得好條目,但是以特色條目標準來看:
      學術綜博:完整度雖高,但缺乏淺顯的學理說明,請至少在一定章節上,佐以「中小學」教科書水準的說明。
      遣詞適宜:似乎未達「用詞易於理解...使不清楚的讀者也能夠理解該主題的內容...較為艱深的專門內容應建立相關條目方便讀者理解。」標準。
      內容充實:導論內容不夠精鍊,尤其是圖片下方說明,似乎過於冗長。
      完成度高:圖片未臻理想,整篇文章不易讀
      適度添加圖像或表格:圖片規格過大或過小、配置位置均未臻妥善、插圖序數(插圖1...)似不符維基規格、重要說明圖片含簡體字,似有不妥
      無錯別字,內文仍有少數錯字,如裡,且標點符號亦有少數未合時宜。
      連接:相關重要條目連結仍有一定數量為紅字。
      另外,內文排版不盡理想、圖片搭配之文字說明太過冗長。除此,個人一向認為,「普羅」也是特色條目必備條件之一,此條目似乎可更上一層樓。--winertai 2007年5月10日 (四) 10:32 (UTC)[回覆]
      • 難得有Winertai提出一些非常理性的意見。我很接受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和第四點,但關於第五點,雖然通讀過,可惜未知道有哪些錯別字,可否指出(既然能指出,離修改就是一步之遙,不妨修改之,但請告知我)。關於普羅,我再想想辦法。
        我很喜歡Scientific American里這段文字:「Physicists like that: a fundamental theory should be tough. The concept should be elegant enough to write on a Tshirt yet subtle enough that no one could claim to understand its implications fully.」
        不同意的是winertai關於圖片文字的意見。任何一篇正式的論文或書籍,甚至是簡單的實驗報告,圖片要標示順序,縮寫要全部表明,而且文字描述能達到如此程度,即使與原文脫離,讀者依然能知曉圖意,而且其位置也有講究,文字要做到圖下表上。
        還有本人對紅字的態度:只負責寫好這篇條目,不負責消滅紅字。
        導論部分,我覺得已經講到了全文最重要的幾點:首先是細胞遷移的本質,然後是其物質基礎和調控,還有其生理過程。沒有艱澀的詞語啊。如果說細胞骨架不好理解,中文維基是有專門的條目的呀。
        dgg32 2007年5月10日 (四) 11:19 (UTC)dgg32[回覆]
    • 我也曾因「難於理解」而把貝塞爾函數提交重審,但有些題目根本就無法以顯淺的文字描述,因為「太深」而否定條目似乎不合理。另外我不明白為什麼重要說明圖片含簡體字也有不妥。至於里字的問題,明顯是繁簡轉換的問題,不是錯別字。Wikipedia:什麼是特色條目只要求「鏈接適當,沒有多餘的鏈接」,有紅字不是反對理由。—Quarty 2007年5月10日 (四) 11:35 (UTC)[回覆]
      • 的確,許多專業性的知識至少需要高中教育程度才可以理解的。有時用「中小學」教科書水準來說明是不太可能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11日 (五) 01:23 (UTC)[回覆]
        • 書生兄不是最喜遵循規則的嗎?我那標準,實只是延伸自特色條目評審標準的用詞易於理解...使不清楚的讀者也能夠理解該主題的內容...較為艱深的專門內容應建立相關條目方便讀者理解。再扯遠一點,與其寫條只有兩個半人看懂的相對論條目[2],還不如用加速的火車、下降的電梯、火箭、移動的分針和秒針你同你最親密的人坐在火爐邊,一個鐘頭過去了,你覺得好象只過了5分等說法,來努力嘗試讓那第半個人完全看懂。--winertai 2007年5月11日 (五) 10:58 (UTC)[回覆]
        • (:)回應,謹嘗試回應Q先生的問題1.如果簡繁轉換不算錯字的話,那麼于右任就等於於右任了2.太深或建立相關條目幫助理解的回應,請參酌上方說明3.另外,圖片嵌中文字,我認為不是很恰當。暫撇其他語言維基使用圖片的不便,或可能的地域中心問題,就單單以中文轉換而言,我很納悶的是圖片中的文字該用簡體,繁體,台灣正體,星馬繁體還是香港繁體?當然,如果有人能發展到連圖片文字都可簡繁互換,我這回應就不算數。最後,我稍稍抱怨一下,可能是我天生忌妒吧?冷眼的我總覺得,中文維基朋友比其他網路社群過於重視菁英主義。常常有些規矩原則,碰到「高水平」人事物時候,常常就另立標準。這樣下去﹔曲高雖好﹔和寡卻不妙。Q先生若覺得我這話酸,你可以省視你以往那些頗認真且一針見地的充實反對意見與現今寬容的態度兩者之比較。--winertai 2007年5月11日 (五) 11:05 (UTC)[回覆]
          • 如果我不將圖片內的文字轉成中文(的一種?),這裡很多的人就會投反對票的了。所以只能屈就一下winertai你了。至於裡面是簡是繁,我覺得實在不值得花太多心思去討論。還有「地域中心問題」針對的是內容(細胞遷移,地球人身體裡面都有,動物也有。我不曾寫過「中國人體內的細胞遷移」等字啊),不是字的版本吧。dgg32 2007年5月11日 (五) 11:27 (UTC)dgg32[回覆]
          • 我也不好「曲高」。想的反而只是,希望把外文那些艱澀的文獻,自己消化好了,再用中文,不用生僻字,平心靜氣地寫出來,要讓懂中文的人,即使是外國人也能看懂,不出語法錯,極力消除歧義。我極厭惡那些故作高深的行文。現在先請winertai看一次全文,哪裡有不明白的,寫在這裡或是發信息與我,讓我解釋好。這樣總比一句「缺乏淺顯的學理說明」來的實際意義要大很多。而且文章內我也有用到人的步行,駕駛路標,適配器等類比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容易理解。東西寫出來,沒有觀眾也是很鬱悶的。
          • 同時苦笑說一句,我覺得特色評選是「畫鬼最易」。寫一個癌症,很容易就會引出一堆反對意見,寫個光呼吸,也就是被詬病一下「不好懂」,就過了。dgg32 2007年5月11日 (五) 11:39 (UTC)dgg32[回覆]
            • (:)回應含簡體或繁體中文的說明圖片是否地域中心請參考[3]
          • 我還是奉行Scientific American那句:搞物理的就喜歡夠拽的理論:它的主要原理,你就是將它印到Tshirt上面還怕沒夠顯出它的帥,同時細節又要夠深奧,搞得沒人可以拍着胸口說自己已全通。dgg32 2007年5月11日 (五) 11:43 (UTC)dgg32[回覆]
            • 我絕對讚許你的自傲自高,不過,特色條目或維基百科可不是用來拍胸脯的龐雜論文﹔而是要市井小民來捧場的大眾讀物。畫鬼也好畫妖也罷,用詞易於理解...使不清楚的讀者也能夠理解該主題的內容...較為艱深的專門內容應建立相關條目方便讀者理解明擺著就是特色條目的評審標準﹔我只是就事論事,除非有人將這鐵則改了換了。--winertai 2007年5月11日 (五) 11:52 (UTC)[回覆]

    意見[編輯]

    反對意見,寫得太細節、太不清楚了。—Linuxwindows 2007年5月4日 (五) 16:28 (UTC)[回覆]

    • 這位用戶請稍安勿躁,請先跟我說說你修改的理由。「太」細節可能正是我的初衷,太不清楚的地方請照會我,讓我修改。目前條目被砍得橫七豎八,我只能申請回退保護。dgg32 2007年5月4日 (五) 16:41 (UTC)dgg32[回覆]

    我看到你又把那些內容回退了,我再討論頁的意見你也沒有回應,隨你吧,我無所謂,你要是覺得你那麼寫很好,就那麼寫好了,要是有人認為我的修改是在破壞,那你們就回退好了。這個條目我不管了,希望你能按照你的標準把它寫好。—Linuxwindows 2007年5月6日 (日) 14:13 (UTC)[回覆]

    條目覆審[編輯]

    細胞遷移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資料來源只有28個,條目過於冗長,雖有附圖但不多,建議取消特色資格改為優良。-HW (討論 - 貢獻) 2010年5月19日 (三) 10:09 (UTC)[回覆]

    支持撤銷[編輯]

    1. (+)支持,提名者投票—HW (討論 - 貢獻) 2010年5月19日 (三) 10:09 (UTC)[回覆]
    2. (+)支持,同提名者。--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1:29 (UTC)[回覆]
    3. (+)支持,內容冗長,有些地方沒有分作標題,的確不符合標準。--[[User:j878787愛德華]]※找奧林帕斯天神2010年5月19日 (三) 11:42 (UTC)[回覆]
    4. (+)支持,初看尚可,但裡面一些過細的分段是不該的,腳註的密度不夠。如果真的所有特色條目都不合格,那麼依照方針,將其全部破壞也是應該。不破不立。-Biŋhai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3:24 (UTC)[回覆]
    5. (+)支持,大部分段落缺乏註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5月19日 (三) 13:28 (UTC)[回覆]
    6. (+)支持,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8:00 (UTC)[回覆]
    7. (+)支持同上--JK~強勢回歸!!! 2010年5月19日 (三) 15:52 (UTC)[回覆]
    8. (+)支持:我真的認為好可惜,但是它來源實在太少了。—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5月20日 (四) 10:18 (UTC)[回覆]
    9. (+)支持,部分參考來源未直接指向來源內容,可參考條目林彪加油改進,加油努力!!-- [ ] 2010年5月25日 (二) 06:18 (UTC)[回覆]

    反對撤銷[編輯]

    1. (-)反對,我已經越來越懷疑有維基人企圖破壞所有特色條目—ArikamaI 奮戰特色複審謝絕廢話2010年5月19日 (三) 13:10 (UTC)[回覆]
      另外:
      資料來源只有28個,但其資料來源相比起其外文而言已經很多,難道特色條目標準有說明資料來源(或注釋)要最少50個
      條目過於冗長,但條目不「」又如何發揮其特色?
      請其他維基人投票撒特前請加以思考謹慎。—ArikamaI 奮戰特色複審謝絕廢話2010年5月24日 (一) 09:55 (UTC)[回覆]
    2. (-)反對由於之前有太多條目複審,而造成「很難做到公平客觀」,僅此反對。—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5月19日 (三) 16:18 (UTC)[回覆]
      那麼條目有否「特色」的地方?-HW (討論 - 貢獻) 2010年5月20日 (四) 12:48 (UTC)[回覆]
      現時開得太多帳單,不少維基人對撤特進入精神冗奮狀態。因此我認為部份條目不宜在現階段覆審,就是這樣。特別是這種風氣是不能助長。—Flame 歡迎泡茶 2010年5月20日 (四) 16:01 (UTC)[回覆]
    3. (-)反對,我覺得這個28個來源可以支持條目。—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8:36 (UTC)[回覆]
    4. (-)反對,雖然注釋較少,但看過一遍後,內文其實是不錯的!-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6:03 (UTC)[回覆]
    5. (-)反對:還是一個很好的條目,有特色條目的水平。—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8:44 (UTC)[回覆]
    6. (-)反對,仔細看了一遍內容,此條目合乎特色標準—教父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4:29 (UTC)[回覆]
    7. (-)反對,條目比英文維基百科長共不是冗長,合乎特色標準。雞蛋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7:11 (UTC)[回覆]
    8. (-)反對:以這個條目而言,參考來源數量和篇幅長度都不是一個很能夠說服人投下支持撤特的理由。嚴謹的來說,傳統百科全書設計的原意是面向中學畢業程度的讀者,雖然這麼說很苛刻,但我實在不相信小學生有足夠的先備知識理解這個題目,進而提請撤銷FA。--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0:08 (UTC)[回覆]
    9. (-)反對只有28個 囧rz……CHEM.is.TRY 2010年5月24日 (一) 12:49 (UTC)[回覆]
    10. (-)反對,介個挺好的。-治癒 (留言) 2010年5月29日 (六) 13:30 (UTC)[回覆]

    中立[編輯]

    1. (=)中立,這個題目挺小的,不需要太多來源。不過有點流水帳是真的。Luuva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2:53 (UTC)[回覆]

    意見[編輯]

    1. 我覺得這個條目的問題是內容有些羅嗦,一些內容與主題關係有些遠。--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1日 (五) 09:00 (UTC)[回覆]

    (!)意見「一些內容與主題關係有些遠」例如?dgg32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22:05 (UTC)dgg32[回覆]


    投票將於 2010年6月2日 (三) 10:09 (UTC) 結束

    結果[編輯]

    9票支持,10票反對,未通過—Mys 721tx(留言)-U18協會 2010年6月3日 (四) 00:5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細胞遷移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5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