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北京古觀象台

座標39°54′22″N 116°25′41″E / 39.90611°N 116.42806°E / 39.90611; 116.428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觀象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
座標39°54′22″N 116°25′41″E / 39.90611°N 116.42806°E / 39.90611; 116.42806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2-32
認定時間1982年

古觀象台,舊稱觀星台,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立交橋西南,是明朝清朝中華民國初年的國家天文台。該天文台建於明朝正統四年(1442年),原址為元大都東南角樓舊址,共分為城堡式高台和四合院兩部分。城堡式高台於清代曾兩次向東擴建。台上儀器明清兩代幾經更換,1900年曾一度被全部搶走,1921年全部歸還。1956年後一度作為博物館開放,1959年改為辦公用房,1983年重新作為博物館開放。1982年,北京古觀象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明代

[編輯]
天體儀

北京地區最早的天文台始建於金代天會五年(1127年),當時的天文台被稱為候台,隸屬於太史局,器材基本全部來自北宋在汴京所設置的天文台[a]元代基本承襲了金代的天文觀測制度[2],至元十六年(1279年)曾建有司天台[b]明朝初年司天台被拆,並將司天台的儀器運至南京雞鳴山新建的觀星台上。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欽天監並未搬遷,天文觀象活動仍在雞鳴山進行[4]:11,北京另立「行在欽天監」,辦公地點在元太史院舊址,觀測活動則在其附近的齊化門城牆上用肉眼進行[5]:244。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紫禁城內建起一座宮廷觀象台[3]:310。正統二年(1437年),工匠前往南京用木料仿製儀器,之後運回北京鑄造銅製儀器。正統四年(1439年)製造完成渾儀、簡儀、圭表、渾象等儀器。正統七年(1442年)利用元大都東南角樓及周邊城牆的舊址修建的觀星台正式建造完成[4]:11,先前鑄造的儀器全部安放到台上[3]:310。自正統七年至正統十一年(1446年),觀星台西側建起多座附屬建築,即紫微殿、東西廂房、晷影堂[c]等,整體佈局呈四合院狀[4]:11,作為欽天監外署,處理觀象台各種觀測資料並編撰曆書[7]:142。景泰六年(1455年)曾在社稷壇附近修建一座觀象台,作為觀星台的參照[4]:11。嘉靖二年(1523年),觀星台上樹立起一根風竿,竿上設置28道鐵箍,象徵28各星宿。此外還在台上安放了渾天儀和簡儀[6]:144。此外,嘉靖年間曾對古觀象台大規模維修[8]

清代

[編輯]
渾儀,攝於1871年至1872年間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當年改觀星台為觀象台[4]:12,隸屬於欽天監[3]:310,地理位置不變,制度沿用明制,此後不久終止了南京雞鳴山的觀測活動[9]:289。康熙七年(1668年),雞鳴山的全部設備被運回北京,此後並未投入使用,部分儀器在之後儀器的製造當中被熔[10]。康熙八年(1669年)欽天監副南懷仁上疏改造觀象台的儀器,獲得批准。新儀器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製作完畢[9]:289-290,此次重製的設備分別為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和紀限儀,採用的標準為西式的360°和60進制的歐洲標準。而原採用360.25°劃分圓周的明制設備被替換到了觀象台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法國人紀理安監製,造出了整合地平儀和象限儀功能的「地平經緯儀」,為此台上的儀器擺放有所調整[5]:254-255,觀象台東側北半部向東擴建[10]。乾隆九年(1744年),清高宗在視察觀象台後,認為明制天文儀器只有渾儀最古老且最具本土特色,於是欽天監和德國人戴進賢設計了一座「三辰公晷儀」,經過多次修改後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鑄成「璣衡撫辰儀」。為安放璣衡撫辰儀,觀象台東南側向東擴建5米,形成現有結構[11]:399。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時將明正統年間和成化年間鑄造的兩座天球儀熔毀,改鑄成了兩隻銅獅子[10]。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古觀象台上的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象限儀、地平經緯儀、明制簡儀被法國搶走,存放於法國駐華使館;明制渾儀、清制天體儀、璣衡撫辰儀、地平經儀和紀限儀則被德國掠至波茨坦離宮[4]:12。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法國駐華使館歸還了全部天文儀器[3]:310。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了不影響觀測工作,趕製完成的小地平經緯儀,與折半天體儀[d]被安放於觀象台上繼續使用[4]:12。自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氣象觀測資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氣象觀測記錄[3]:310

中華民國

[編輯]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於古觀象台成立中央觀象台[9]:337。1913年,台內了設立氣象科[12]:1,自此觀象台承接了氣象觀測、天氣預報[11]:467和地磁測定工作[5]:255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1年,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將先前掠走的天文儀器歸還至北京[3]:310。1929年,中央觀象台更名為國立天文陳列館,停止天文觀測活動[3]:310,同時以原有氣象科為基礎成立北平測候所,保留氣象工作站職能。1930年,北平測候所改建為北平氣象台[12]:1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明制渾儀、明制簡儀、明制漏壺、明制圭表、明制壺漏、小地平經緯儀和折半天體儀被全部轉移至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以防被日軍搶走[e][13],觀象台僅剩清制儀器[6]:144。1937年北平為日軍所佔,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將北平氣象台更名為華北氣象台。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將華北氣象台復名北平氣象台,不久後又更名回華北氣象台,繼續從事地面、高空氣象觀測,並進行短時天氣預報[12]:1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北氣象台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氣象局接管[12]:1。1956年,北京天文館接收了古觀象台,並將其被闢為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當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7]:269。1959年後,古觀象台先後為北京市物資局供應站、北京市科協幼兒園和中央科技館等單位用作辦公駐地,陳列設施只向科學工作者開放[5]:255。1967年,修建中的北京地鐵建國門段要通過古觀象台地下,經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後改道[8]。1978年,古觀象台重新交還北京天文館[5]:255。1979年8月17日,古觀象台東北角被大雨衝垮,經維修之後觀象台內部被掏空,改建為兩層展廳[3]:310,紫微殿等附屬建築也全部被闢為展覽用房。同年,古觀象台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紫微殿落架大修[7]:142,211,269,同年古觀象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1983年,古觀象台展廳正式對外開放[3]:310。20世紀90年代時,技術人員在觀象台上的儀器中發現了170餘處殘損[8]。1994年,北京市政府根據技術人員反饋,決定維修古觀象台的清代儀器,修複方案於1995年2月制定完成。北京市文物局於3月24日批覆同意修複方案。7月27日正式開工,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14日驗收通過[5]:256-257。2003年,紫微殿再次重修,耗時共計5個月[15]。2005年12月8日,古觀象台因南院的多間違規民居等因素而被北京市文物局勒令一年內限期整改[16]

佈局

[編輯]
古觀象台平面佈局簡圖

古觀象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立交橋西南,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5]:256,可分為觀象台和四合院兩個部分。其中觀象台為灰磚城堡式高台,東西長24米,南北寬20米,高14米,台頂南、西、北三面安放有大型銅製儀器,自東南向西北依次為赤道經緯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地平經儀黃道經緯儀天體儀象限儀璣衡撫辰儀,均為清制。四合院位於觀象台西側,內有紫微殿、滴漏堂和晷影堂[3]:310。紫微殿為正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大脊頂,屋頂覆有灰筒瓦,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配殿[7]:142。紫微殿左側安放有明制渾儀,右側安放有明制簡儀[4]:12。紫微殿東側小房間為滴漏堂[6]:144。晷影堂位於紫微殿東南,面闊三間[7]:142

圖集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其具體位置尚未發現,考證位置存有爭議[1]
  2. ^ 該司天台位於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內,位於今古觀象台西側[3]:310
  3. ^ 僅晷影堂於正統十一年(1446年)建成,其餘建築的建成時間更早[6]:144
  4. ^ 改儀器和原天體儀相比,尺寸折半[4]:12
  5. ^ 部分儀器至今仍保留在紫金山天文台舊址南京博物院[13]

參考

[編輯]
  1. ^ 姚傳森,陳曉. 金代司天台位置考.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3: 31–33. 
  2. ^ 常華. 北京古观象台溯源. 科技潮. 2002, 9: 36–37.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東城區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編). 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2-10-01: 538. ISBN 7-200-01869-4.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編). 北京志·城乡规划卷·测绘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09-01: 394. ISBN 7-200-04400-8.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文物卷·博物馆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5-01: 463. ISBN 7-200-06342-8. 
  6. ^ 6.0 6.1 6.2 6.3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 
  7. ^ 7.0 7.1 7.2 7.3 7.4 張明義 等 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李燕秋 卷主編 (編). 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9-01: 1014. ISBN 7-200-04939-5. 
  8. ^ 8.0 8.1 8.2 崔石竹. 北京古观象台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 天文愛好者. 1998, 3: 8–11. 
  9. ^ 9.0 9.1 9.2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志·综合卷·总述·大事记·历史概要.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3-03-01: 868. ISBN 9787200096330. 
  10. ^ 10.0 10.1 10.2 伊世同. 北京古观象台的考察与研究. 科技潮. 1983, 8: 44–51. 
  11. ^ 11.0 11.1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馬林(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科学卷·科学技术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5-05-01: 967. ISBN 7-200-05865-3. 
  12. ^ 12.0 12.1 12.2 12.3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編). 北京志·地质矿产·水利·气象卷 气象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09-01: 375. ISBN 7-200-03770-2. 
  13. ^ 13.0 13.1 崔石竹. 北京古观象台. 科技潮. 1998, 4: 28–30. 
  14.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 201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9) (中文(中國大陸)). 
  15. ^ 古观象台紫微殿恢复原貌. 北京日報. 2003-09-22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2) (中文(中國大陸)). 
  16. ^ 古观象台违建一年内拆光 文物局令9家单位限期整改. 北京娛樂信報. 2005-12-09 [2020-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2)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