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國際糙度指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粗糙度指數隨時間的變化

國際糙度指標(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縮寫IRI),是依據「從縱剖面測量計算道路國際粗糙度指數的標準操作規程」(ASTM E 1926-98)建立的標準,常用於測量道路平坦度的指標。當IRI為0表示該剖面非常平坦。一般認為數值超過8m/Km就屬於行駛困難、或需減速的壞路。[1]

歷史

[編輯]

國際糙度指標是由世界銀行於1982年,組織了由巴西英國美國法國等國的國際研究小組,於巴西進行了大規模的路面平坦度試驗。在此研究下提出路面平坦度試驗的標準,而形成了這項國際標準。

國際糙度指標為儀器具體量測結果,有別於RN、PSR等常見須仰賴用路者評分的主觀性指標。更較一般須仰賴人工目視調查所建立的指標 (如PCI、PCQI、PSDI) 便利。並因此排除了人為因素對指標的影響。

定義

[編輯]

對於道路平坦度可粗分為六級,不同用途、等級的道路也有不同的IRI標準。在台灣新北市養工處道路驗收的標準IRI值須低於3.5才合格。

道路等級 IRI (m/Km)
機場跑道、高速公路 0.25~1.75
新路面 1.25~3.5
老舊路面 2.25~5.75
時常養護的無鋪面道路 3.25~10
已有損壞道路 4.00~11.00
不完整的無鋪面道路 >7.7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iryonesi, S. M. (2019).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Analytics to Asset Management: Deterio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Ontario Roa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