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重光福德宮

座標23°35′03″N 119°34′21″E / 23.584258°N 119.572623°E / 23.584258; 119.57262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光福德宮
Chongguang Fude Temple
基本資訊
位置 臺灣 880 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無地址,位在重光威靈殿東側)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土地公
例祭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
廟格土地公廟
所有者澎湖馬公重光里威靈殿管理委員會
領導重要人物:葉根壯
建立時間 日治臺灣 昭和10年(1935年)
地圖
地圖
漢語名稱
漢語拼音 Chóng-guāng fú-dé gōng
台語羅馬字 āu-khut-thâm hok-tik kiong

重光福德宮,又作後窟潭福德宮臺灣話āu-khut-thâm hok-tik kiong),俗稱土地公宮臺灣話Thóo-tī-kong King),台灣澎湖縣廟宇,位於馬公市重光里,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1][注 1]

沿革

[編輯]

「重光里」位於馬公港大後方(北側),往昔聚落處環繞三座水潭,古稱「後窟潭」,清領時期屬「東西澳」管轄,二戰後改名「重光」。[2][3]

後窟潭聚落約起於南明永曆年間,最早的呂氏家族為來自福建泉州同安的移民。後窟潭地區最初即奉土地公為公廟,但並非是今重光福德宮前身,該土地公廟在清領時期的乾隆年間主神改祀「池府王爺」,廟宇亦改作後窟潭威靈殿,後窟潭聚落此後便沿以威靈殿為地方公廟。[2][4]

今重光福德宮歷史可追溯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因後窟潭威靈殿重修落成,殿內神明降旨重建福德宮。居民便奉神明指示,於後窟潭威靈殿東側興建一土地廟,即此「重光福德宮」,時稱「土地公宮」。日治時期的土地公神像乃由木頭所雕,後不知所終。民國38年(1949年)重光福德宮因屋頂棟樑深受白蟻傾蝕,值年鄉佬胡東昇發起重修,聘請薛有成和葉根壯(1932年-2014年)分別負責「土水」與「木作」,並於民國39年(1950年)竣工,為一屋頂為傳統閩南紅瓦、外牆砌以硓𥑮石,內部為木質棟樑之建築,而廟內的土地神像乃由謝自東[注 2]以「硓𥑮汕[注 3]」為材料,另行雕塑敬獻。民國64年(1975年),重光福德宮重修,仍委請薛有成負責水土、葉根壯負責木作工程,此次翻修改採中國北方宮殿形式,屋頂另鋪琉璃瓦,主體建築則改為RC鋼筋水泥做建材。[1]

民國98年(2009年)歲次己丑,重光福德宮廟身又經數載寒暑,以致鋼筋裸露、老舊不堪,又起重建之議,再度委請後窟潭弟子葉根壯繪製宮廟新圖(此為葉根壯第三度參與重光福德宮整建工程,亦是最後一次),並於農曆八月十一日酉時出火、拆除舊廟,八月十五日興工,歷時三月,順利於己丑年十二月初二竣工(西曆2010年),同日安門歸火,十二月初五舉辦落成誌慶大典。[注 1]

圖輯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23°35′03″N 119°34′21″E / 23.584258°N 119.572623°E / 23.584258; 119.572623

註釋

[編輯]
  1. ^ 1.0 1.1 〈重光福德宮修建沿革碑記〉,立於2010年。
  2. ^ 知名建築師謝自南的胞弟。(「後窟潭」為澎湖知名孕育傳統建築匠師之鄉)
  3. ^ 一種質地細緻的珊瑚礁石灰岩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福德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中文(臺灣)). 
  2. ^ 2.0 2.1 顏, 尚文. 〈重光里〉.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中文(臺灣)). 
  3. ^ 〈馬公市 重光里〉. 馬公市公所. 2017-06-30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5) (中文(臺灣)). 
  4. ^ 〈威靈殿〉.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0-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