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九二共識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台灣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法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法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法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維基百科的法律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任何法律問題應諮詢相關司法管轄區的專業法律人員。

應該列入「九二共識」起始者國民黨蘇起的最新自白[編輯]

最近報載國民黨立委蘇起承認「九二共識」是他在 2000 年捏造的名詞,身為一個客觀的WIKI,這麼重要的自白應該列入。蘇起的自白支持了「1992 年根本沒有達成共識」的說法。也許因為情勢變化導致泛藍與中共在往後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但看歷史不能用「因為後來有共識,所以當初沒有共識也算有共識」這種態度。 [1][失效連結] [2][失效連結]

名詞當然可以在後來創造,但共識早就存在。這就象慰安婦這個詞語,是後來才如此稱呼的,在抗日戰爭時期並沒有這個詞語,但不能因為沒有這個詞語而否認這個事實。再說他2000年時創造這個詞語的這件事情早就在文中描述清楚,請仔細閱讀文章。--涓生 21:59 2006年2月22日 (UTC)

胡扯,所謂的共識經由當時執政的李登輝辜振甫等人證明根本就不存在,就是因為共識根本不存在,所以蘇起才會憑空捏造一個。後來的九二共識也是中國以及泛藍單方面認為存在,本條目的真正意義就在於證明所謂九二共識根本就是一個政治謊言。60.249.2.215 (留言) 2010年10月11日 (一) 03:25 (UTC)[回覆]

"捏造"和"創造"一字之差,語氣確有極大差異.上面列的兩個參考來源都查不到,我是不太相信蘇起會用"捏造"這種字眼形容他自己的行為.蔡英文也說九二共識不存在,所以我們等著看吧,等她當選總統後,說九二共識不存在的人不就很開心了? ... 假定她一直不改口,而且她當選. : ) 另外"自白"這種詞也不太中立 我也不太相信蘇起會用這種字眼形容他自己的行為。JW19335762743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22:53 (UTC)[回覆]

還在那邊硬坳「創造」不是「捏造」的人,顯然不懂台語。台語「創造」用在這個地方是負面意思,具備北京話「捏造」的意思。李登輝是用台語抨擊蘇起,蘇起雖然是外省人,但久任李登輝下屬,不會不懂這簡單的台語是什麼意思。蘇起都已默認李登輝對他的評價,卻還有「不懂台語的人」在那邊替蘇起護航。真是搞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7.105.124.126對話貢獻)於2015年11月8日 (日) 11:26‎加入。

「創造「當然不是捏造,硬是要篡改別人說的話的人才叫搞笑,留評論還不留簽名。 一九九二年雙方達成了共識,只是雙方對細節的認知不一樣,此後雙方也多次提到「一九九二年共識」 、「一個中國「原則、」一中各表「等,蘇起只是用了一個新詞」九二共識「去描述已有的共識。 就好像一台車停在那,甲說這個叫的士,乙說這個叫德士,丙說大家都叫它出租車就好了。你不能因為「出租車」是個新提出的詞就否認這台車的客觀存在。 Hhsj留言2019年8月15日 (四) 17:49 (UTC)[回覆]

留評論還留簽名又如何?能代表你打的廢話比較有公信力?一九九二雙方最後的的結論是「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共識」,所謂「九二共識」只是故意把「結論」用另一個錯誤的名詞「共識」來替換,以達成偷渡某種惡劣的政治目的,根本是無恥又下賤行為,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台灣這邊絕不承認,台灣的「一中各表」,中國也絕不承認,雙方的「結論」就是「雙方都在各說各話」,這叫有「共識」?共個屁,中國人經過文革之後,連中文都不會說了嗎?61.223.170.28留言2020年1月21日 (二) 00:17 (UTC)[回覆]

@61.223.170.28 請文明地討論,勿進行人身攻擊。不留簽名的確沒那麼多公信力,因為你可以說了話不負責任,又不用擔心被封號。 Colathewikian留言2022年2月6日 (日) 01:16 (UTC)[回覆]

關於"九二共識"這個詞彙[編輯]

嚴格講起來, 如果按照史實來描述的話, 其實是沒有所謂"九二共識"之存在的. 如果有的話, 也只有"雙方不存在共識"的這個共識而已. 不過, 由於這個詞彙最近又一直在相關媒體上看到, 我又覺得現在的"一中各表"那個項目, 有很多不合事實的記載, 所以就花了一點時間, 把一些基本的研究做了一下, 寫成這個項目. --wdshu|阿呆 03:15 2004年10月31日 (UTC)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孫亞夫九日晚間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指出,中國共產黨和親民黨接觸的基礎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九二共識」的問題上應該求大同,就是說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但對具體含義認知不同。

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孫亞夫說,1992年兩岸代表(大陸海協會及台灣海基會)首次進行會談,並發表「九二共識」的宣言,宣言中心思想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孫亞夫表示,「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其實是很簡單,但因時間有些久了,所以現在有些複雜。大陸的概括是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國民黨認知的「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即兩岸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原則內涵。(中央社)博訊2005年5月10日

希望上面可以解釋您的疑惑. 既然中共官方講出了各自表述, 那其他揣測也就多餘了. 請您了解wikipedia是非主觀的百科, 請不要用主觀立場或是過度主觀的研究論文來當參考資料.
附錄一的內容我認為是多餘的. 中華民國政府也認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中華民國也不需要特別在每份文件上加註"中國大陸對中國的認知則屬一中各表". 張贊合個人對這議題的分析我也認為不需要在這裏寫出. 我們只要陳述事實, 評斷可以留給讀者. --bobbybuilder 11:58 04/Jul/2005 (UTC)

阿呆,應該是說在當時並沒有「九二共識」這個詞語,但確實達成了某種共識。後來被概括為九二共識。-涓生

如阿呆所說,其實這個共識並不存在,是後來才創造的名詞,而且是各說各話,沒有交集,因為中國的九二共識是指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講法卻是避開不談,這一點在談論事務性問題時還是會碰上適用國際法或國內法的問題,實際上沒有幫助,目前台灣政府也不承認有這項共識存在,連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也不認為當年有談出共識來.--momoge 03:51 2005年12月22日 (UTC) 看了樓上的話,感覺這位用戶應該首先了解一下什麼叫九二共識再來發表言論。在談九二共識的時候,中國大陸什麼時候說過「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大陸只取「一個中國」,可以概括為「一中不表」。--涓生 02:55 2006年2月15日 (UTC) 上面的先生,中國大陸在國際上一直宣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以及"台灣獨立",玩這種兩面手法是沒用的,等哪天中國大陸公開承認"一個中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時候,在來討論要不要建立共識吧,不然共識有個屁用。

其實台獨人士應該也不會反對「一個中國」這個詞,他們反對的是「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原則。

你搞錯了,他們也算贊成「一個中國原則」,他們只反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另外當時中國對外的宣示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有些中國人所解釋的「一個中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說法,與中國官方正式的宣示完全相反,兩邊刻意用兩種不同的說法,證明中國人只是想欺瞞台灣人而已。111.252.155.51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21:35 (UTC)[回覆]
這沒錯,台獨人士只反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在兩蔣當政的時候,台獨和共產黨都是兩蔣(和當時的台灣政府)的敵人. JW19335762743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23:20 (UTC)[回覆]
應該這麼說吧,台獨派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曾是這個中國的一部分」。36.235.152.97留言2016年5月20日 (五) 11:13 (UTC)[回覆]

可以參考台灣地區的政論節目夜問打權(統派政論)上所不斷講述的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追求統一」,至於一個「中國」,究竟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在九二共識的定義內。而一中各表則是當時雙方對內說明一個中國究竟是哪個,分別各自表述而已。--KonaYukiCrash留言 2019年1月5日 (六) 08:18 (UTC)[回覆]

我還一個「中國」就是「中非共和國」,沒有共識就是沒有共識,承認事實很難嗎?36.234.93.210留言2019年6月16日 (日) 04:13 (UTC)[回覆]

建議引言來自相關人士或者有分量的學者[編輯]

張贊和何許人也?用google搜索,除了維基和類似條目外,根本就查不到他任何其他情報。我認爲即使要引用,也要引用相關人士或者有分量的學者的話語。--涓生

我同意這項原則,因為條目的主題本來就是相當高層的政治題目,或者說條目的主體就是兩岸的政府,有關的證據或引言當然也要符合這一事實。要不然我在紐約也出本書,賣個幾十本,然後將我個人的觀點推入維基百科;然後其他人也可以在台北、香港、北京…出書,然後…。--roc (talk) 22:54 2005年10月24日 (UTC)

添加了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2015年11月6日接受趙少康訪談時提到的最初的「九二共識"內涵,因為是前海基會高層的意見,所以放到了[臺灣官方的解釋]條目下。感覺似乎不完全恰當(半官方性質),請大家斟酌。另外同一期訪談也有前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對「九二共識」歷史的還原,也屬相關人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7UBSSxnQX0Xu0531(留言)

此條目的中立性不足。建議加上「中立性爭議公告」。[編輯]

本條目關於九二共識的過程和結果的表述與歷史事實是有出入的。帶有明顯的台灣單方面的立場傾向,並不中立。也沒有充分說明兩岸雙方的觀點立場。所以,在條目得到必要的補充之前,本人建議加上「中立性爭議公告」。--偉大漢語 06:36 2006年1月31日 (UTC)

經過某位人士的進一步修正,我就加上了。--涓生 01:39 2006年2月2日 (UTC)

請問,誰是「某位人士」?不管怎樣。我需要說明一下。本人的修改不是信口雌黃、胡編亂造的。比如,關於海基會和海協會雙方互致信函的修改是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表述,之所以與原作者有出入至多也是引述的媒體不同而已。(現在又被刪除、恢復了。)本人認為,這個條目(九二共識)的字裏行間透露出原作者的一種政治立場傾向,潛移默化地誘導讀者,或者說並不中立客觀!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修改的目的和初衷。人無完人,我不敢說我修改的就都天衣無縫,我甚至可能修改「過頭」,導致立場反而向我這裏傾斜了 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我們要繼續完善次條目。但是,請注意,如果有人把我修改之後的結果稱之為「非中立」而把我修改前的狀況稱為中立,那麼這種說法我不認同。--偉大漢語 13:44 2006年2月3日 (UTC)
在下無意捲入此地紛爭,只是想提醒閣下聯合早報又有何中立性可言?早報的親共立場在海外路人皆知,也是唯一一份親共到可以進入大陸的報紙。與其看早報那些「出口轉內銷」來蒙蔽大陸同胞的評論,不如直接用新華社的評論來的痛快。--Dladek 22:29 2006年3月6日 (UTC)
請問《聯合早報》不中立,那麼台灣的報紙就一定中立嗎?這篇條目的原作者編寫時,很多內容是根據《中國時報》等台灣報紙編寫的。誰能說《中國時報》等一定中立、《聯合早報》就一定不中立?--偉大漢語 09:12 2006年4月3日 (UTC)
中國時報現在叫做人民日報台灣分社,至於旺報則根本是壹日刊,也就是壹週刊的日刊版,天天報導毫無根據的幻想。61.224.147.185留言2016年10月20日 (四) 18:06 (UTC)[回覆]
你誤會了,我是指帶有台獨傾向的那位。這怪我的描述不清楚。--涓生 18:04 2006年2月3日 (UTC)
(是,我一直堅信我們的「階級立場」是一致的 。我的那一番話更是說給其他人的,只是借您的機會。)涓生,那個連戰的圖片我剛才看了一下,確實不好。那什麼圖片是可以上傳的?新聞圖片不可以嗎?只要聲明新聞機構的名字就可以不經該新聞機構同意而自由使用——這是新聞界的規定。到這裏就不行了?--偉大漢語 01:07 2006年2月4日 (UTC)

我想所有中國的相關條目都可以掛上中立性有問題,因為中國人的意見必定會跟他人他國不同,完全用一國自私的利己主義來解釋。114.26.254.240留言2014年8月11日 (一) 14:14 (UTC)[回覆]

樓上連簽名都不回是有多慫,慫到為了台獨一己之私還不遮掩一下--universe.kjm 22:56 2015年3月13日 (UTC)

樓上大概搞不清楚什麼叫"簽名"吧,竟然回應這種笑話。蠢到為了統支一己之私還不遮掩一下。IP數字就是簽名,懂嗎?蠢蛋。61.224.147.7留言2015年12月1日 (二) 21:08 (UTC)[回覆]

胡錦濤認為有九二共識?[編輯]

天雷滾滾。而且根據條目裏的描述還是「馬英九說:胡錦濤認為有九二共識」。我想堂堂老胡對國策的認知不需要由台灣的領導人來解讀和猜測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於台灣島內「九二共識」的說法,一直以來都是不肯定也不否定。在歷次兩岸對話中,大陸都是使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說法,而基本沒有提過九二共識。這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一個中國」是個原則而不是共識,這個名稱非常重要,是國策根本原則問題。

不過由於對台統戰需要,大陸也是不會否定「九二共識」的存在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大陸政府認可台灣所說的「九二共識」,根據條目裏國台辦的發言,認為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這已經和目前KMT對於「九二共識」的表述有很大出入。

所以不應該把中國人民共和國的政府人員和機構列入「認為有九二共識」一欄。—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5月19日 (四) 08:16 (UTC)[回覆]

部分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九二共識」的存在,原先一直是抱持着否定的態度,1992年兩岸第一次會談之後,中共有感於如此公開的國際會談,讓台灣方面可以正大光明將中華民國之名宣揚,而中共礙於自己非主辦方,無法阻止台灣方面此等視同推行一邊一國的行為,於是單方面取消預定與台灣方面進行的後續兩岸會談,雙方以默契達成此次談唯一的共識就是沒有共識之結果,台灣方面當時主張與九二共識相似度極高的一中各表,中共方面則完全否定此等主張,在國際上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一個中國三段論。
2000年政黨交替前夕,蘇起進一步含括一中各表,以個人政治意圖創造出九二共識這種不曾存在的概念,而陳水扁上台之後,台灣方面認為一個中國三段論嚴重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因此反過來不再主張一中各表,當然連帶更不可能承認後來才被創造出來的九二共識,此等作法反而引起中共方面緊張,於是中共也反過來逐漸減少一個中國三段論的宣揚,退而求其次改為主動承認不存在的九二共識,想以此限制台灣的未來,然而隨着時代更替與種種事件,台灣內部的偏統派勢力已經低落到無法推展九二共識的概念,台灣人反感中共的比例更是逐年增加,就目前看來,除了造成不必要的爭議之外,沒有任何效果。61.224.147.7留言2015年12月1日 (二) 21:36 (UTC)[回覆]

貌似九二共識和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在國際上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一個中國三段論並不衝突

因為九二共識是

(海协会版)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具体表达方式就是此前双方提出的那两种,而不是随意乱表)
(海基会版)「一個中國」原則,由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  

根據海協會版,大陸對國際可以使用「一個中國三段論」來表達自己的態度,這和九二共識無關, 而對台灣仍可使用九二共識雙方同意的表述方法。 根據海基會版,「一個中國」原則,各自口頭表達,當然也不衝突。

Hhsj留言2019年8月15日 (四) 17:36 (UTC)[回覆]
你們中國人在文革之後的中文理解能力實在感人肺腑,「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種描述與「各自表述」嚴重衝突,因為「各自表述」的真正意義在於「在互相不否定對方的前提下,雙方各自只專注於宣傳自己的觀點」,所以一個中國三段論跟各自表述是絕對不相容的,而且閣下的說法變成只有台灣需要單方面遵守九二共識,中國方面卻可以不遵守九二共識繼續宣傳自己的一中三段論,我倒想問閣下,莫非把別人都當成白痴看不出其中的差別?另外閣下所提的叫做九二結論,不是九二共識,也就是「雙方沒有共識」這個結論,簡單的說,統一的可能性早已斷絕,中國人早點放棄比較輕鬆。61.223.170.28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10:3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九二共識中的4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21:4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九二共識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18:0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九二共識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7日 (二) 06:53 (UTC)[回覆]

編輯請求[編輯]

{{Editprotected}}


海協會於民國81年11月3日來電表示接受,又於11月16日正式來函表示:「現將我會擬做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並說:「11月3日貴會來函正式通知我會,表示已徵得台灣有關方面的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我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 本文原編明知海協會有11月16日正式回函,卻於說明雙方在11月的關鍵往來過程時不說,只在陳榮捷駁馬英九的一中各表說時使用該函。顯然有意誤導,立場偏頗。

另外,人民日報於同年11月21日「兩岸公證書使用商談有重要進展」一文中說:「海協會自今年3月份以來一再聲明,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事務,應本着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在事務性商談中表述一個中國原則方式可以充分討論協商。在10月28日至30的工作性商談中,海基會代表建議在相互諒解的前提下,採用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並提出了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1月3日,海協會表示接受台灣海基會的這一建議。」亦應提及。

--223.136.24.29留言2019年1月8日 (二) 09:52 (UTC)[回覆]

如上,請列明修改內容。--Jimmy Xu 2019年1月9日 (三) 11:39 (UTC)[回覆]

感覺條目當前很混亂,需要結構調整[編輯]

現在各個段落裏面內容相互交叉重疊的太多了,亂成一團,感覺需要結構調整? 將首段和簡介作一定調整,將首段裏面的部分內容移到簡介裏面或者首段和簡介合併可否? Hhsj留言2019年8月16日 (五) 08:16 (UTC)[回覆]

移除《為歷史留下公正的注腳》這來源及其引用[編輯]

{{引用|...有些臺灣媒體將這件事不正確地概括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臺灣當局...謊稱兩會達成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甚至說成是“一個中國涵義、各自表述”...把一個中國表述為歷史的中國...這已不是臺方所說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問題了...臺灣當局祭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臺“陸委會”發表的“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書面說明”,在堅持不收回“兩國論”的前提下,進一步把兩會共識歪曲為海協同意“雙方自此就一個中國可以各說各話”。<ref name="lx">{{Cite web |url=http://www.gwytb.gov.cn/zt/92/201101/t20110110_1686391.htm |title=劉墨、肖之光,為歷史留下公正的注腳——1992年11月兩會共識始末,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999-09-08 |accessdate=2011-12-08 |archive-date=2015-09-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24428/http://www.gwytb.gov.cn/zt/92/201101/t20110110_1686391.htm |dead-url=yes }}</ref>}}

這來源及引用被接在「7月11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公開聲明,明確否定「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防止臺灣方面借「各自表述」將兩國論等內容納入其中」這句,但是:

以上幾點可判斷,這篇文僅是國臺辦認為是相關文章而收錄在官網,無法作為國臺辦公開聲明的可靠來源,這段引文也明顯是「筆者」自己在說的東西,故移除。--LHD留言)--LHD留言2022年6月26日 (日) 16:21 (UTC)[回覆]

刪除模板[編輯]

雙方沒有正式簽署文件,所以沒有簽署地點與簽署函電,模板內容誤導,刪除此模板。--Alfredo ougaowen留言2023年11月24日 (五) 15:55 (UTC)[回覆]

條目過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部份拆為新條目[編輯]

原條目內容過長,依照維基指引,拆出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與發展歷史,移動到新條目。--Alfredo ougaowen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15:1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