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九二共识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法律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法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法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维基百科的法律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任何法律问题应咨询相关司法管辖区的专业法律人员。

应该列入“九二共识”起始者国民党苏起的最新自白[编辑]

最近报载国民党立委苏起承认“九二共识”是他在 2000 年捏造的名词,身为一个客观的WIKI,这么重要的自白应该列入。苏起的自白支持了“1992 年根本没有达成共识”的说法。也许因为情势变化导致泛蓝与中共在往后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但看历史不能用“因为后来有共识,所以当初没有共识也算有共识”这种态度。 [1][失效链接] [2][失效链接]

名词当然可以在后来创造,但共识早就存在。这就象慰安妇这个词语,是后来才如此称呼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并没有这个词语,但不能因为没有这个词语而否认这个事实。再说他2000年时创造这个词语的这件事情早就在文中描述清楚,请仔细阅读文章。--涓生 21:59 2006年2月22日 (UTC)

胡扯,所谓的共识经由当时执政的李登辉辜振甫等人证明根本就不存在,就是因为共识根本不存在,所以苏起才会凭空捏造一个。后来的九二共识也是中国以及泛蓝单方面认为存在,本条目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证明所谓九二共识根本就是一个政治谎言。60.249.2.215 (留言) 2010年10月11日 (一) 03:25 (UTC)[回复]

"捏造"和"创造"一字之差,语气确有极大差异.上面列的两个参考来源都查不到,我是不太相信苏起会用"捏造"这种字眼形容他自己的行为.蔡英文也说九二共识不存在,所以我们等著看吧,等她当选总统后,说九二共识不存在的人不就很开心了? ... 假定她一直不改口,而且她当选. : ) 另外"自白"这种词也不太中立 我也不太相信苏起会用这种字眼形容他自己的行为。JW19335762743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22:53 (UTC)[回复]

还在那边硬坳“创造”不是“捏造”的人,显然不懂台语。台语“创造”用在这个地方是负面意思,具备北京话“捏造”的意思。李登辉是用台语抨击苏起,苏起虽然是外省人,但久任李登辉下属,不会不懂这简单的台语是什么意思。苏起都已默认李登辉对他的评价,却还有“不懂台语的人”在那边替苏起护航。真是搞笑!--—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7.105.124.126对话贡献)于2015年11月8日 (日) 11:26‎加入。

“创造“当然不是捏造,硬是要篡改别人说的话的人才叫搞笑,留评论还不留签名。 一九九二年双方达成了共识,只是双方对细节的认知不一样,此后双方也多次提到“一九九二年共识” 、“一个中国“原则、”一中各表“等,苏起只是用了一个新词”九二共识“去描述已有的共识。 就好像一台车停在那,甲说这个叫的士,乙说这个叫德士,丙说大家都叫它出租车就好了。你不能因为“出租车”是个新提出的词就否认这台车的客观存在。 Hhsj留言2019年8月15日 (四) 17:49 (UTC)[回复]

留评论还留签名又如何?能代表你打的废话比较有公信力?一九九二双方最后的的结论是“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所谓“九二共识”只是故意把“结论”用另一个错误的名词“共识”来替换,以达成偷渡某种恶劣的政治目的,根本是无耻又下贱行为,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台湾这边绝不承认,台湾的“一中各表”,中国也绝不承认,双方的“结论”就是“双方都在各说各话”,这叫有“共识”?共个屁,中国人经过文革之后,连中文都不会说了吗?61.223.170.28留言2020年1月21日 (二) 00:17 (UTC)[回复]

@61.223.170.28 请文明地讨论,勿进行人身攻击。不留签名的确没那么多公信力,因为你可以说了话不负责任,又不用担心被封号。 Colathewikian留言2022年2月6日 (日) 01:16 (UTC)[回复]

关于"九二共识"这个词汇[编辑]

严格讲起来, 如果按照史实来描述的话, 其实是没有所谓"九二共识"之存在的. 如果有的话, 也只有"双方不存在共识"的这个共识而已. 不过, 由于这个词汇最近又一直在相关媒体上看到, 我又觉得现在的"一中各表"那个项目, 有很多不合事实的记载, 所以就花了一点时间, 把一些基本的研究做了一下, 写成这个项目. --wdshu|阿呆 03:15 2004年10月31日 (UTC)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九日晚间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接触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九二共识”的问题上应该求大同,就是说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但对具体含义认知不同。

香港文汇报今天报导,孙亚夫说,1992年两岸代表(大陆海协会及台湾海基会)首次进行会谈,并发表“九二共识”的宣言,宣言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孙亚夫表示,“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其实是很简单,但因时间有些久了,所以现在有些复杂。大陆的概括是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国民党认知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即两岸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内涵。(中央社)博讯2005年5月10日

希望上面可以解释您的疑惑. 既然中共官方讲出了各自表述, 那其他揣测也就多余了. 请您了解wikipedia是非主观的百科, 请不要用主观立场或是过度主观的研究论文来当参考资料.
附录一的内容我认为是多余的. 中华民国政府也认为台湾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中华民国也不需要特别在每份文件上加注"中国大陆对中国的认知则属一中各表". 张赞合个人对这议题的分析我也认为不需要在这里写出. 我们只要陈述事实, 评断可以留给读者. --bobbybuilder 11:58 04/Jul/2005 (UTC)

阿呆,应该是说在当时并没有“九二共识”这个词语,但确实达成了某种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涓生

如阿呆所说,其实这个共识并不存在,是后来才创造的名词,而且是各说各话,没有交集,因为中国的九二共识是指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讲法却是避开不谈,这一点在谈论事务性问题时还是会碰上适用国际法或国内法的问题,实际上没有帮助,目前台湾政府也不承认有这项共识存在,连前总统李登辉先生也不认为当年有谈出共识来.--momoge 03:51 2005年12月22日 (UTC) 看了楼上的话,感觉这位用户应该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九二共识再来发表言论。在谈九二共识的时候,中国大陆什么时候说过“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大陆只取“一个中国”,可以概括为“一中不表”。--涓生 02:55 2006年2月15日 (UTC) 上面的先生,中国大陆在国际上一直宣称"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以及"台湾独立",玩这种两面手法是没用的,等哪天中国大陆公开承认"一个中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时候,在来讨论要不要建立共识吧,不然共识有个屁用。

其实台独人士应该也不会反对“一个中国”这个词,他们反对的是“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原则。

你搞错了,他们也算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他们只反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另外当时中国对外的宣示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有些中国人所解释的“一个中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说法,与中国官方正式的宣示完全相反,两边刻意用两种不同的说法,证明中国人只是想欺瞒台湾人而已。111.252.155.51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21:35 (UTC)[回复]
这没错,台独人士只反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在两蒋当政的时候,台独和共产党都是两蒋(和当时的台湾政府)的敌人. JW19335762743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23:20 (UTC)[回复]
应该这么说吧,台独派的“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从以前到现在都不曾是这个中国的一部分”。36.235.152.97留言2016年5月20日 (五) 11:13 (UTC)[回复]

可以参考台湾地区的政论节目夜问打权(统派政论)上所不断讲述的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并追求统一”,至于一个“中国”,究竟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在九二共识的定义内。而一中各表则是当时双方对内说明一个中国究竟是哪个,分别各自表述而已。--KonaYukiCrash留言 2019年1月5日 (六) 08:18 (UTC)[回复]

我还一个“中国”就是“中非共和国”,没有共识就是没有共识,承认事实很难吗?36.234.93.210留言2019年6月16日 (日) 04:13 (UTC)[回复]

建议引言来自相关人士或者有分量的学者[编辑]

张赞和何许人也?用google搜索,除了维基和类似条目外,根本就查不到他任何其他情报。我认为即使要引用,也要引用相关人士或者有分量的学者的话语。--涓生

我同意这项原则,因为条目的主题本来就是相当高层的政治题目,或者说条目的主体就是两岸的政府,有关的证据或引言当然也要符合这一事实。要不然我在纽约也出本书,卖个几十本,然后将我个人的观点推入维基百科;然后其他人也可以在台北、香港、北京…出书,然后…。--roc (talk) 22:54 2005年10月24日 (UTC)

添加了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2015年11月6日接受赵少康访谈时提到的最初的“九二共识"内涵,因为是前海基会高层的意见,所以放到了[台湾官方的解释]条目下。感觉似乎不完全恰当(半官方性质),请大家斟酌。另外同一期访谈也有前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对“九二共识”历史的还原,也属相关人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7UBSSxnQX0Xu0531(留言)

此条目的中立性不足。建议加上“中立性争议公告”。[编辑]

本条目关于九二共识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与历史事实是有出入的。带有明显的台湾单方面的立场倾向,并不中立。也没有充分说明两岸双方的观点立场。所以,在条目得到必要的补充之前,本人建议加上“中立性争议公告”。--伟大汉语 06:36 2006年1月31日 (UTC)

经过某位人士的进一步修正,我就加上了。--涓生 01:39 2006年2月2日 (UTC)

请问,谁是“某位人士”?不管怎样。我需要说明一下。本人的修改不是信口雌黄、胡编乱造的。比如,关于海基会和海协会双方互致信函的修改是依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表述,之所以与原作者有出入至多也是引述的媒体不同而已。(现在又被删除、恢复了。)本人认为,这个条目(九二共识)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原作者的一种政治立场倾向,潜移默化地诱导读者,或者说并不中立客观!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修改的目的和初衷。人无完人,我不敢说我修改的就都天衣无缝,我甚至可能修改“过头”,导致立场反而向我这里倾斜了 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们要继续完善次条目。但是,请注意,如果有人把我修改之后的结果称之为“非中立”而把我修改前的状况称为中立,那么这种说法我不认同。--伟大汉语 13:44 2006年2月3日 (UTC)
在下无意卷入此地纷争,只是想提醒阁下联合早报又有何中立性可言?早报的亲共立场在海外路人皆知,也是唯一一份亲共到可以进入大陆的报纸。与其看早报那些“出口转内销”来蒙蔽大陆同胞的评论,不如直接用新华社的评论来的痛快。--Dladek 22:29 2006年3月6日 (UTC)
请问《联合早报》不中立,那么台湾的报纸就一定中立吗?这篇条目的原作者编写时,很多内容是根据《中国时报》等台湾报纸编写的。谁能说《中国时报》等一定中立、《联合早报》就一定不中立?--伟大汉语 09:12 2006年4月3日 (UTC)
中国时报现在叫做人民日报台湾分社,至于旺报则根本是壹日刊,也就是壹周刊的日刊版,天天报导毫无根据的幻想。61.224.147.185留言2016年10月20日 (四) 18:06 (UTC)[回复]
你误会了,我是指带有台独倾向的那位。这怪我的描述不清楚。--涓生 18:04 2006年2月3日 (UTC)
(是,我一直坚信我们的“阶级立场”是一致的 。我的那一番话更是说给其他人的,只是借您的机会。)涓生,那个连战的图片我刚才看了一下,确实不好。那什么图片是可以上传的?新闻图片不可以吗?只要声明新闻机构的名字就可以不经该新闻机构同意而自由使用——这是新闻界的规定。到这里就不行了?--伟大汉语 01:07 2006年2月4日 (UTC)

我想所有中国的相关条目都可以挂上中立性有问题,因为中国人的意见必定会跟他人他国不同,完全用一国自私的利己主义来解释。114.26.254.240留言2014年8月11日 (一) 14:14 (UTC)[回复]

楼上连签名都不回是有多怂,怂到为了台独一己之私还不遮掩一下--universe.kjm 22:56 2015年3月13日 (UTC)

楼上大概搞不清楚什么叫"签名"吧,竟然回应这种笑话。蠢到为了统支一己之私还不遮掩一下。IP数字就是签名,懂吗?蠢蛋。61.224.147.7留言2015年12月1日 (二) 21:08 (UTC)[回复]

胡锦涛认为有九二共识?[编辑]

天雷滚滚。而且根据条目里的描述还是“马英九说:胡锦涛认为有九二共识”。我想堂堂老胡对国策的认知不需要由台湾的领导人来解读和猜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台湾岛内“九二共识”的说法,一直以来都是不肯定也不否定。在历次两岸对话中,大陆都是使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说法,而基本没有提过九二共识。这个“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是个原则而不是共识,这个名称非常重要,是国策根本原则问题。

不过由于对台统战需要,大陆也是不会否定“九二共识”的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陆政府认可台湾所说的“九二共识”,根据条目里国台办的发言,认为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态度,这已经和目前KMT对于“九二共识”的表述有很大出入。

所以不应该把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人员和机构列入“认为有九二共识”一栏。—唐吉诃德的剑(风车之战)十步杀一人 低头思故乡 2011年5月19日 (四) 08:16 (UTC)[回复]

部分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九二共识”的存在,原先一直是抱持着否定的态度,1992年两岸第一次会谈之后,中共有感于如此公开的国际会谈,让台湾方面可以正大光明将中华民国之名宣扬,而中共碍于自己非主办方,无法阻止台湾方面此等视同推行一边一国的行为,于是单方面取消预定与台湾方面进行的后续两岸会谈,双方以默契达成此次谈唯一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之结果,台湾方面当时主张与九二共识相似度极高的一中各表,中共方面则完全否定此等主张,在国际上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一个中国三段论。
2000年政党交替前夕,苏起进一步含括一中各表,以个人政治意图创造出九二共识这种不曾存在的概念,而陈水扁上台之后,台湾方面认为一个中国三段论严重打压台湾的外交空间,因此反过来不再主张一中各表,当然连带更不可能承认后来才被创造出来的九二共识,此等作法反而引起中共方面紧张,于是中共也反过来逐渐减少一个中国三段论的宣扬,退而求其次改为主动承认不存在的九二共识,想以此限制台湾的未来,然而随着时代更替与种种事件,台湾内部的偏统派势力已经低落到无法推展九二共识的概念,台湾人反感中共的比例更是逐年增加,就目前看来,除了造成不必要的争议之外,没有任何效果。61.224.147.7留言2015年12月1日 (二) 21:36 (UTC)[回复]

貌似九二共识和中国大陆在国际上在国际上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一个中国三段论并不冲突

因为九二共识是

(海协会版)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具体表达方式就是此前双方提出的那两种,而不是随意乱表)
(海基会版)「一個中國」原則,由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  

根据海协会版,大陆对国际可以使用“一个中国三段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和九二共识无关, 而对台湾仍可使用九二共识双方同意的表述方法。 根据海基会版,“一个中国”原则,各自口头表达,当然也不冲突。

Hhsj留言2019年8月15日 (四) 17:36 (UTC)[回复]
你们中国人在文革之后的中文理解能力实在感人肺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种描述与“各自表述”严重冲突,因为“各自表述”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互相不否定对方的前提下,双方各自只专注于宣传自己的观点”,所以一个中国三段论跟各自表述是绝对不相容的,而且阁下的说法变成只有台湾需要单方面遵守九二共识,中国方面却可以不遵守九二共识继续宣传自己的一中三段论,我倒想问阁下,莫非把别人都当成白痴看不出其中的差别?另外阁下所提的叫做九二结论,不是九二共识,也就是“双方没有共识”这个结论,简单的说,统一的可能性早已断绝,中国人早点放弃比较轻松。61.223.170.28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10:32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九二共识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21:4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九二共识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18:0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九二共识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7日 (二) 06:53 (UTC)[回复]

编辑请求[编辑]

{{Editprotected}}


海协会于民国81年11月3日来电表示接受,又于11月16日正式来函表示:“现将我会拟做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并说:“11月3日贵会来函正式通知我会,表示已征得台湾有关方面的同意,‘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 本文原编明知海协会有11月16日正式回函,却于说明双方在11月的关键往来过程时不说,只在陈荣捷驳马英九的一中各表说时使用该函。显然有意误导,立场偏颇。

另外,人民日报于同年11月21日“两岸公证书使用商谈有重要进展”一文中说:“海协会自今年3月份以来一再声明,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在事务性商谈中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方式可以充分讨论协商。在10月28日至30的工作性商谈中,海基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1月3日,海协会表示接受台湾海基会的这一建议。”亦应提及。

--223.136.24.29留言2019年1月8日 (二) 09:52 (UTC)[回复]

如上,请列明修改内容。--Jimmy Xu 2019年1月9日 (三) 11:39 (UTC)[回复]

感觉条目当前很混乱,需要结构调整[编辑]

现在各个段落里面内容相互交叉重叠的太多了,乱成一团,感觉需要结构调整? 将首段和简介作一定调整,将首段里面的部分内容移到简介里面或者首段和简介合并可否? Hhsj留言2019年8月16日 (五) 08:16 (UTC)[回复]

移除《为历史留下公正的注脚》这来源及其引用[编辑]

{{引用|...有些臺灣媒體將這件事不正確地概括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臺灣當局...謊稱兩會達成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甚至說成是“一個中國涵義、各自表述”...把一個中國表述為歷史的中國...這已不是臺方所說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問題了...臺灣當局祭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臺“陸委會”發表的“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書面說明”,在堅持不收回“兩國論”的前提下,進一步把兩會共識歪曲為海協同意“雙方自此就一個中國可以各說各話”。<ref name="lx">{{Cite web |url=http://www.gwytb.gov.cn/zt/92/201101/t20110110_1686391.htm |title=劉墨、肖之光,為歷史留下公正的注腳——1992年11月兩會共識始末,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999-09-08 |accessdate=2011-12-08 |archive-date=2015-09-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24428/http://www.gwytb.gov.cn/zt/92/201101/t20110110_1686391.htm |dead-url=yes }}</ref>}}

这来源及引用被接在“7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公开声明,明确否定“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防止台湾方面借“各自表述”将两国论等内容纳入其中”这句,但是:

以上几点可判断,这篇文仅是国台办认为是相关文章而收录在官网,无法作为国台办公开声明的可靠来源,这段引文也明显是“笔者”自己在说的东西,故移除。--LHD留言)--LHD留言2022年6月26日 (日) 16:21 (UTC)[回复]

删除模板[编辑]

双方没有正式签署文件,所以没有签署地点与签署函电,模板内容误导,删除此模板。--Alfredo ougaowen留言2023年11月24日 (五) 15:55 (UTC)[回复]

条目过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拆为新条目[编辑]

原条目内容过长,依照维基指引,拆出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与发展历史,移动到新条目。--Alfredo ougaowen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15:1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