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複審/未獲通過之投票/2009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露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2支持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2月4日 (三) 00:56 (UTC)

塔下人的意見:

  1. 資料來源不足。
  2. 不夠中立,對有可能引起爭議的內容沒有給出來源,以及儘可能列出不同觀點。

我亦認為資訊更新速度欠奉,條目的可讀性因而大減。

PS:事實上,本條目只因票數不足而維持,足證中文維基的漏洞多嚴重。

距上次完結已足一個月,現重新申請提出復審 2009年1月20日 (二) 12:23 (UTC)

支持

  1. (+)支持同上,和琉球國的情況相類似 2009年1月20日 (二) 12:23 (UTC)
  2. (+)支持,看過討論頁,知道這條目成為特色條目的過程。老實說,這些條目在新標準生效時其實就應該撤銷 (以示公平),但涉及的問題可能很繁複,所以到現在才有人發現,而且大家都反應都好像不太熱烈。「漏洞」也許言重,主要問題還是中文社群規模和參與度不夠大吧。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09年2月3日 (二) 04:04 (UTC)

核磁共振成像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2支持,4反對 =>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2月25日 (三) 00:41 (UTC)

與英文維基位元組相差達73000位元組,參考文獻全無任何書碼。AT 2009年2月11日 (三) 12:14 (UTC)

支持

  1. (+)支持,理由同上。AT 2009年2月11日 (三) 12:14 (UTC)
  2. (+)支持,維基上有原則,參考必須可供查證,如果隨便什麼詞條都能評個特色、優良的話,我看維基大可以關門大吉。—わたしはYUIが好きです! 2009年2月17日 (二) 03:16 (UTC)

反對

  1. (-)反對,LUFC的「與英文維基位元組相差達73000位元組」根本不能稱其為理由。這個根本就不是翻譯條目。如果覺得有哪個方面有遺漏,請明確指出。如果有理,則我會改變我的投票。至於ISBN,就目前的標準而言,這個似乎並非強制標準(參考Wikipedia:特色條目標準Wikipedia:列明來源中的「書籍 例子」)。而且,從參考書籍中列明了作者、書名、章節(或標題)、年代、頁碼信息來看,應當屬於Wikipedia:可靠來源--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 (留言) 2009年2月11日 (三) 17:42 (UTC)
  2. (-)反對,同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ArikamaI 這個世界沒有神,因此顛倒了名字 2009年2月12日 (四) 13:36 (UTC)
  3. (-)反對:簡直是無聊,你不如將全維基的優特條目都放到去覆審吧,其理由跟本不成立。—Jazecorps Nekivary 2009年2月14日 (六) 01:10 (UTC)
    1. (:)回應,您不如申請個管理員,將所有詞條都封個特色、優良,這樣連英文維基的人都可以羨慕我們。如果您是為了私利而堅持特色的話我無話可說。—わたしはYUIが好きです! 2009年2月17日 (二) 03:19 (UTC)
  4. (-)反對:小弟認為閣下似乎搞混了,事實上,若不是翻譯而來的條目,皆可不用以與英文維基百科的差別來看。--動物狂 MY TALK 2009年2月15日 (日) 09:18 (UTC)

意見

西爾韋納斯·莫利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1支持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5日 (四) 02:32 (UTC)

翻譯準確,語句通順。參選特色條目評選時的提名原因(1 2)基本上都無法成立。--Nthgd 2009年2月19日 (四) 11:51 (UTC)

由於現在此條目已被本人根據英文版稍作修改,意思與當選時已大有分別,所以現時及當時的版本中肯定有起碼一個是錯的。故此,若判定當選時的版本正確,須立即撤銷我的修改。

現在列出其中一些我認為原文翻譯錯誤而作出了的修改。

  1. 他成為哈佛大學的大學生,最初攻讀土木工程專業。
    Sylvanus duly enrolled in a civil engineering degree at PMC, graduating in 1904.Nonetheless immediately upon graduating from PMC Sylvanus got his wish, and was able to attend Harvard University in pursuit of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archaeology.
  2. 而他對瑪雅的興趣形成得可能更早一些,在他後來的同事艾爾弗雷德·基德爾(Alfred Kidder)和亨利·里德·哈格德(Henry Rider Haggard)的小說《Heart of the World》中提到,年輕的莫利對中美洲那些「 不為人知的城市」的故事有特別的喜愛。
    Morley's interest in the Maya may have stirred even earlier than this, according to his student contemporary at Harvard and later colleague Alfred V. Kidder. The 1895 novel Heart of the World by H. Rider Haggard, based on tales of the "lost cities" of Central America, was a particular favorite of the young Morley.
  3. 奇琴伊察遺址位於梅里達東部75英里(120公里)處,
    Chichen Itza is about 120km (75 miles) southeast of Mérida,
  4. 圖拉被認為是前哥倫布時期托爾特克的首府,托爾特克則位於今天墨西哥城的北面100公里處。
    Tula, believed to be the capital of the Toltecs and which was located about 100 km north of present-day Mexico City.
  5. 但是我發現只用他的方法無法分析奇琴伊察的日曆,因為那裏的象形文字太少了。
    I find that his method of dealing solely with calendrical matter fails at Chichen Itza, since there are but few hieroglyphs of that nature

還有一些我沒讀懂而無法作出修改。略讀一下就發現這些錯誤,我有理由相信存在而未改正的錯誤會有更多。--Nthgd 2009年2月21日 (六) 04:35 (UTC)

支持

  1. (+)支持--Nthgd 2009年2月19日 (四) 11:51 (UTC)

反對

中立

意見

  • (!)意見請指出你的理據/舉出一些例子— 2009年2月20日 (五) 12:16 (UTC)
  • 我認為Nthgd做出的修改是正確的,而這卻使我更難以投下反對票(感謝Nthgd的貢獻,挽救一個條目比丟給大家去討論要困難得多)。—Webridge傳音入密 2009年2月21日 (六) 05:51 (UTC)
    • 其實把條目提交撤特,是因為我在互助客棧/求助請求關注,但一個星期內毫無回應,所以才交到這裏,請求更大的關注。提出以上5點是希望表達這條目真的需要維護。我明白這是對英文版的翻譯,而英文版自07年10月以來而作了大修改(如原來的east變了southeast,故上面第3點不是翻譯錯誤,而是事實錯誤),但這不代表中文版能故步自封。由於文中涉及考古學和中美洲歷史的名詞,我不敢以個人理解修改,所以請求對此範疇有認識的維基人作全文校對,以確保特色條目的質素。若質素未能改善,就應摘去其特色條目的冠冕。--Nthgd 2009年2月21日 (六) 11:24 (UTC)
  • 感謝Nthgd的耐心細緻,的確如您所說,一開始翻譯的版本[1]與如今有了重大的不同,很多章節都有重大變化,如您說的「east」變成了「southeast」,又如第二條原來的「later colleague」變成了如今的「student contemporary at Harvard and later colleague」等。,雖然曾經於評選特色時匆匆修訂過一次,但是當時身體非常差,仍有眾多遺漏之處。並且我個人認為這個條目的章節安排仍有不合理之處,曾與英文版作者探討之。條目中眾多的專業名詞也是我所頭痛的,希望相關人士共同關注之。謝謝!—木木 (發呆中) 2009年2月22日 (日) 10:20 (UTC)

香港語文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8支持,撤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21日 (六) 12:10 (UTC)

全篇文章有超過70%是原創研究,我雖是香港人,但有大部分的內容我也不認同,認為只是編者自己的想法,例如「對中文能力不佳、甚至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尤指非華人及/或自幼接受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無中文課程教育的人),卻有甚大的包容。」,我不認同,在香港不懂中文如何找工作呢,還有大量自創內容,如有不明,我可補充更多原創研究的內容。事實上有很多如幾年前評選的特色條目,質素都很低。— 2009年3月7日 (六) 12:53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同上— 2009年3月7日 (六) 12:53 (UTC)
  2. (+)支持,有來源請求和未查證內容模板。而且條目內容的比例上比較失當,香港法定語言(最廣為使用)的內容與其他使用語言的內容比例失調,典型POV的毛病。—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8日 (日) 13:26 (UTC)
  3. (+)支持,不論立場如何,第一段已有大量敘述需要參考來源。特色條目的要求應該高一些。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09年3月9日 (一) 10:39 (UTC)
  4. (+)支持,內容豐富,條理分明。 --◆小躍◇▼○~~留言囉~~○▼ 2009年3月9日 (一) 20:48 (UTC)
  5. (+)支持,確有很多原創研究的內容,而且沒有附上參考資料,應予撤銷。—LokiTalk 2009年3月10日 (二) 02:20 (UTC)
  6. (+)支持:少量參考文獻、大量原創內容、不少來源請求。—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10日 (二) 09:27 (UTC)
  7. (+)支持,來源請求多,且有香港本地人提出原創內容的異議。--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9年3月14日 (六) 05:00 (UTC)
  8. (+)支持內容是很豐富,但很多都缺乏可查證資料。--ffaarr (talk) 2009年3月17日 (二) 14:00 (UTC)

反對撤銷

中立

意見

  • (!)意見,能否具體指明大量自創內容(:)回應,「例如「對中文能力不佳、甚至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尤指非華人及/或自幼接受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無中文課程教育的人),卻有甚大的包容。」,我不認同,在香港不懂中文如何找工作呢」,本人確實認識一批在港工作的,完全不懂中文的人。當然他們的工作性質是派遣而不是自己找工作--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 (留言) 2009年3月8日 (日) 14:56 (UTC)
  • (:)回應隨處也能找到疑似自創及非百科行文文句,例如「即使是華人,如果自稱自幼接受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無中文課程的教育,因而中文能力不佳或完全不懂中文,不單普遍會為人接受,甚至可引以為榮。如有人(尤指非華人及/或自幼接受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無中文課程教育的人)因中文能力問題,而在就業、就學、日常生活等有任何困難或不便,往往會被批評為歧視、不公、以語言關卡扼殺人材等;反之如因英文能力問題而有同樣困難或不便,卻會被認為是絕對正常和合理。」而在「語文使用情況」中,內容大部分乃自創,非可供查證。— 2009年3月11日 (三) 13:32 (UTC)

利瑪竇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5票支持,2票反對,另有1票中立,保留特色條目Ben.MQ 2009年4月10日 (五) 06:49 (UTC)

缺少可供查證的引用源,條目內容無大礙,但距離特色仍需改進。—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harlie fong對話貢獻)加入。

支持撤銷

  1. (+)支持缺少可供查證的引用源,條目內容無大礙,但距離特色仍需改進。—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harlie fong對話貢獻)加入。
  2. (+)支持認同,沒有標明來源的參考資料— 2009年3月27日 (五) 09:43 (UTC)
  3. (+)支持:參考文獻較短少,但我認為內容絕對足夠。— Jazecorps Nekivaryやめて2009年3月27日 (五) 15:43 (UTC)
  4. (+)支持,同上。—AT 2009年3月28日 (六) 11:52 (UTC)
    (+)支持,缺乏參考。--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3月28日 (六) 15:53 (UTC)
  5. (+)支持,已跟不上特色條目標準的發展。—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4月2日 (四) 12:09 (UTC)

反對撤銷

  1. 暫時(-)反對,儘管我同意對標註參考來源的高要求,但從程序上,以上各位對參考來源的意見並不符合共識,只適合作為參考意見。特色條目的入選和撤銷屬於重要的維基活動,還是儘量尊重和遵從共識吧!—塔下人 (留言) 2009年4月5日 (日) 21:47 (UTC)
  2. 暫時(-)反對:雖然還可以改善,但撤銷則過分了。——¤  2009年4月10日 (五) 01:26 (UTC)

中立

  1. (=)中立,暫時改為中立。--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4月5日 (日) 09:07 (UTC)

意見

這是多人合作的條目。我參考的文獻已經列在文末。另外,關於利瑪竇在北京時期的生活相對於他其他的經歷過於簡短了,而重要性卻是最大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30日 (一) 07:34 (UTC)
我知道,對別人編寫的條目,補上詳細的參考來源(比如,詳細的引用頁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既然書生是編者之一,何不把自己編寫的那部分標上更詳細的來源呢?—塔下人 (留言) 2009年4月5日 (日) 21:52 (UTC)
  • 四個參考書籍都是專書,並且以「利瑪竇傳」為書名。羅光的《利瑪竇傳》真實存在。[2]何高濟、王遵仲、李申所譯的多達739頁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也真實存在。[3]《利瑪竇神父傳》共分16章,內容充足。[4][5]這些都是可供查證的資料來源。現在只是條目缺乏以內文參照方式來指示資料來源。-小為 (留言) 2009年3月31日 (二) 10:02 (UTC)

Wikipedia:特色條目複審/香港第三次

香港電車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4支持 =>維持特色條目。--Advisory 2009年5月9日 (六) 15:22 (UTC)

  1. 基本香港電車內的設施並沒有提及。
  2. 沒有明顯提及香港電車的特色,可增添世界上其他路面電車與之作比較。
  3. 參考資料隨便,兩本參考書目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出版,歷經十年後,是否還能有着支撐此條目的能力,其中尤以未來發展一段最為存疑。
  4. 電車作為香港其中一種最為緩慢的交通工具,文中似乎沒有展述其沒有被社會所淘汰的原因。
  5. 電車與集體回憶分段有原創研究之嫌。

此條目內容優秀,大部分對香港電車的描述均全面而具體,惟僅因上述原因而被除名,實在可惜,還希望有關編者前往修正。—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25日 (六) 03:11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25日 (六) 03:11 (UTC)
  2. (+)支持:電車是香港的一大特色,也不明白香港電車內有甚麼設施要提及,但同意其餘各點因而投支持票。—Tlrmq (留言) 2009年5月1日 (五) 20:39 (UTC)
  3. (+)支持,內文過於流水帳,缺乏基礎、概論的介紹。--Koika (留言) 2009年5月2日 (六) 00:07 (UTC)
  4. (+)支持,同意Koika—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5月6日 (三) 12:05 (UTC)

反對撤銷

中立

意見

太陽系外行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6支持 =>保留--Advisory 2009年6月14日 (日) 18:27 (UTC)

2007年曾經被書生提出覆審,當時的結果是無一人支持撤銷,但我認為這篇條目依然沒有達到(至少是現在看來的)特色條目標準。首先的問題就是它翻譯自2006年的英文版特色條目,而這幾年來英文版條目隨着更新的發現成果一直有所擴充,而這篇條目沒有將這些更新的內容添加進去,已經跟不上條目主題的發展。另外在格式上繁簡轉換做得不好,存在像GQ Lupi b、AB Pictoris b、SCR 1845 b這樣的未翻譯名稱,以及很多不規範名稱的紅鏈(即這些連結是可以連到條目的,但名稱不規範,如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其實可以連到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以及不必要的紅鏈(主要是人名)。—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5月31日 (日) 18:41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5月31日 (日) 18:41 (UTC)
  2. (+)支持,內容有待更新—冰熱海風 () 2009年6月1日 (一) 09:22 (UTC)
  3. (+)支持:內容需更新。--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6月1日 (一) 10:00 (UTC)
  4. (+)支持,已不符合特色標準,需盡快更新條目。—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6月2日 (二) 11:35 (UTC)
  5. (+)支持outdated—JK強力恭賀曼聯勇奪歐聯亞軍寶座 2009年6月6日 (六) 13:16 (UTC)
  6. (+)支持需要更新—Ben.MQ 2009年6月7日 (日) 07:25 (UTC)

反對撤銷

中立

  1. (=)中立:對於小行星的命名規範,小弟認為應該用原名即可,如GQ Lupi b、AB Pictoris b、SCR 1845 b等,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絕對會遇到繁簡轉換的問題。以目前屢次發生簡繁編輯戰的狀況來看,還是用原名比較好。另外更新內容的部分小弟會盡力而為,只是對天文領域實在是很陌生,只能透過網絡翻譯引擎逐一擴充,還是希望有人可以幫忙撰寫。—David Jackson(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02:46 (UTC)

意見

投票將於 2009年6月14日 (日) 18:41 (UTC) 結束

漢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4支持,4撤銷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15日 (一) 00:31 (UTC)

條目的大多數段落無腳註(大部分腳註並非表示引用,而是解釋型的);裏面有字句用到模糊的表示;參考書全為通史性著作(且有許多是普及讀物),沒有任何專門史,可靠性成疑問;對漢朝社會結構沒有任何敘述,宗教一段草草了事;帝王年表占很大比重,條目實際內容非常單薄—冰熱海風 () 2009年6月1日 (一) 09:19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冰熱海風 () 2009年6月1日 (一) 09:19 (UTC)
  2. (+)支持,宗教分段令在下十分驚恐。—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6月2日 (二) 11:33 (UTC)
  3. (+)支持,關於漢朝學術自由的部份是否真實我並不清楚,不過參考資料出現若干「戲說」、「話說」書,且未見學術論文。另朝代類條目多不適合以通史書作為來源,而應儘量以專業斷代史書為主,光這點就足以撤特了(連優也不行)。--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23:05 (UTC)
  4. (+)支持,社會與軍事缺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4日 (四) 08:29 (UTC)

反對撤銷

  1. (-)反對因為內容充足--東城衛x飛輪海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13:15 (UTC)
  2. (-)反對:已經非常不錯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3日 (三) 01:58 (UTC)
  3. (-)反對,仍符合特色資格—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極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24小時通訊裝置2009年6月3日 (三) 17:58 (UTC)
  4. (-)反對,內容是充足的。宗教部分鄙人會往裏面增加一些,兩漢之間佛教進入中國,雖然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件,但資料的確並不多,一直到三國時期,佛教的發展仍然處於以翻譯梵文巴利文佛經為主。歷史所局限,希望大家不要求全責備。—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6月5日 (五) 01:12 (UTC)

中立

意見

  1. 相對來說,這篇條目有23個ref,比很多條目還要好,但老實說這是不符合特色條目要求的。可是,這條目已相對來說較好,建議先擻一些更嚴重的條目,如--202.40.137.202 (留言) 2009年6月2日 (二) 09:55 (UTC)
我提出撤銷漢朝的主因並非缺乏腳註,實際上內文還有許多其他問題。比方「科學文化」一段,說漢朝學術自由,其實主要為柳翼謀的看法,可是文章寫得好似是公認的定論,根本不中立。還有什麼首先發現血液循環等說法,十分可疑。—冰熱海風 () 2009年6月2日 (二) 11:32 (UTC)

(!)意見漢朝的軍事內容已經是幾乎不能完全追朔的了,加上內容已很充實,中國多年的歷史不是1.2日的事情,如果能夠擴充內容,我何樂而不為呢?--東城衛x飛輪海 (留言) 2009年6月8日 (一) 11:26 (UTC)

投票將於 2009年6月15日 (一) 09:19 (UTC) 結束

水族箱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6支持,1反對 =>維持--Advisory 2009年6月21日 (日) 08:53 (UTC)

2006年評選的特色條目,此條目主要參考了英文版進行翻譯,而現在英文版已降為B級,而且本條目跟德語版的特色條目相比差距較遠,故提出重審。—KeepOpera (留言) 2009年6月7日 (日) 08:59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KeepOpera (留言) 2009年6月7日 (日) 08:59 (UTC)
  2. 內容詳盡,可惜0參考註釋,如加以修改可試優良。—JK強力恭賀曼聯勇奪歐聯亞軍寶座 2009年6月9日 (二) 09:22 (UTC)
  3. (+)支持,這幾個參考恐難支撐如此長篇幅的條目。--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6月19日 (五) 12:29 (UTC)
  4. (+)支持,實際上條目不少地方空空蕩蕩,有許多點列,根本算不上詳盡—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19日 (五) 14:24 (UTC)
  5. (+)支持,除了沒有使用嵌入式參考資料格式的網頁連結和參考書目,基本上沒參考資料,不符合可供查證規定—Altt311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17:13 (UTC)
  6. (+)支持,參考資料並不明確。—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6月20日 (六) 04:18 (UTC)
  1. (+)支持,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0年4月9日 (四) 12:00 (UTC)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

反對撤銷

  1. (-)反對,如JK所指,內容詳盡。—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極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有限度運作通訊裝置2009年6月18日 (四) 23:16 (UTC)

中立

意見

投票將於 2009年6月21日 (日) 08:59 (UTC) 結束

Wikipedia:特色條目複審/關原之戰 (第二次)

唐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3支持,2反對 =>維持--Advisory 2009年7月9日 (四) 02:01 (UTC)

參考資料質量低,沒多少專業價值;腳註不足支持全文—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5日 (四) 13:06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5日 (四) 13:06 (UTC)
  2. (+)支持,同意RekishiEJ的意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6月30日 (二) 14:34 (UTC)
  3. (+)支持參考資料質低是不爭的事實………—J.K.M.J.R.I.P. 2009年6月30日 (二) 15:57 (UTC)

反對撤銷

  1. (-)反對對於少量問題的條目我們是要改進,不是動不動便取消。窗簾布(議會廳) 2009年6月26日 (五) 01:48 (UTC)
  2. (-)反對,同窗簾布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極端,是不可能照亮ArikamaI的有限度運作通訊裝置2009年6月26日 (五) 22:24 (UTC)

中立

  1. (=)中立哪些地方需要再加註?是要詳細說明還是提出處?另外,偏向專業的書籍大多指哪些呢?--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9年6月25日 (四) 15:22 (UTC)
    • 段段需要加注,以說明出處,具體哪裏就要問當初寫那些內容的人了。所謂專業,起碼是斷代史,最好是專門關於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專門史,比如《道教與唐代社會》、《唐代科舉制度研究》這類。絕對不可以是《細說》、《話說》這類。本文嚴重違反了可供查證—這一維基百科的支柱,並非小補充即可,而是必須大換血。—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 yán) 2009年6月26日 (五) 04:21 (UTC)
      • 順便提醒一下,寫中國朝代條目不是參考正史,再隨便找幾本當代史書就行。使用當代史書應留意其於史學界評價,並應蒐羅廣泛。如唐朝中參考資料,在引用當代唐史書籍時,即不應侷限於中國斷代史系列,而應追加陳寅恪岑仲勉李樹桐等人著作,必要時甚至應參考論文(不過這對多數維基人有點強人所難,畢竟要他們看完所有重要的專業唐史書籍已經很困難,更何況時詳讀所有相關論文了。果然還是應該號召更多專業史家參與相關編撰工作(最好一次找數千位以上學者編撰,免得基於他們的「常識」所寫出來的內容被刁難……)。--RekishiEJ (留言) 2009年6月27日 (六) 21:04 (UTC)

意見

投票將於 2009年7月9日 (四) 13:06 (UTC) 結束

Wikipedia:特色條目複審/利瑪竇2

葛量洪

1支持,1反對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11日 (三) 07:55 (UTC)

該條目大部分內容由《葛量洪自傳》支撐,自傳類書籍在以傳主為主題的條目中顯然是不可靠來源,故提出覆審。—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yán) 2009年10月25日 (日) 12:42 (UTC)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票—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yán) 2009年10月25日 (日) 12:42 (UTC)

反對撤銷

  1. (-)反對Same as Clithering—J.K.~暫離開 2009年11月6日 (五) 16:10 (UTC)

中立

意見

  • 按照冰熱海風的「從嚴」要求,《石達開自述》、《李秀成自述》甚至是政府自己編寫自己歷史的《清高宗實錄》、《香港年報》之類都是「不可靠來源」了。--Mewaqua 2009年10月25日 (日) 14:45 (UTC)
    • 《石達開自述》、《李秀成自述》在「石達開」、「李秀成」條目中自然是不可靠的(但在其他條目中可作為第一手資料適當引用),但確實可以引用它們來表達那些人自己的觀點。《清高宗實錄》並非清高宗編寫。《香港年報》更非自傳。可是本條目引用其自傳,並非證實葛量洪自己的觀點,而是寫出了一些看似中立的內容,這些內容構成條目的主體,這顯然不妥。—Bīng Rè Hǎi Fēng (liúyán) 2009年10月26日 (一) 02:20 (UTC)
  • (!)意見,由於本人為條目主要貢獻者,因此本人不便投(-)反對,但仍將本人意見羅列如下:
    • 這個投票本身只着重批判一手史料之不足,而忽略一手史料本身的重要性。自傳作為一手史料,本身可能包含作者的主觀性,但同時間,我們亦應留意,自傳其實也是更緊貼於歷史本身,訴說傳主的歷史,資料的歷史價值及深廣度都遠比二手史料高,這類歷史未經他人加工,內容更貼近原貌,其內容具不可替代性。英文維基的Primary source亦有言,「Histor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s based on primary sources, as evaluated by the community of scholars, who report their findings in books, articles and papers. Arthur Marwick says "Primary sources are absolutely fundamental to history." Ideally, a historian will use all available primary sources created by the people involved, at the time being studied.」,反映一手史料相當有價值。
    • 就閣下所言,一手史料作者可能有欠中立,但這樣亦不能保證二手史料就一定中立。事實上,不論一手抑或二手史料,同樣都有同等機會造成欠中立的問題,如上所言,《清高宗實錄》並非清高宗自撰,但也明顯不是中立之作,史家向來有「曲筆迴護」、「隱惡溢善」之修史史法,《清高宗實錄》也就是史家為皇朝服務的一大例子。所以,單單說自傳會引起欠中立的問題,實在有欠公允。
    • 本人以為,只要篩選得當,引用一手史料不會造成條目欠中立的問題,而觀乎條目當下,亦未有任何段落被指內容欠中立。(英國殖民地公務員向來以用辭嚴謹著稱)
    • 不同於邱吉爾、毛澤東、蔣介石等人,後世鮮有學者出版專書研究港督葛量洪爵士的生平,除了他的自傳外,我在篇寫條目時未能找到任何以他為主題的傳記作品,所以當初在編寫條目時有一定困難。有鑑於可使用的生平資料有限,才造成參考資料比較集中的現象。不過,現時條目內除使用他的自傳外,亦有引入Prof. Steve Tsang在OXDNB所撰的生平簡錄、Russell Spurr所撰的生平簡錄、以及Who's Who的生平資料,當然亦有參考其他資料,詳情可閱覽條目的參考資料一段,多謝垂注。—ClitheringMMIX 2009年11月2日 (一) 12:17 (UTC)

伊巴密濃達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6支持 =>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16日 (一) 02:43 (UTC)

雖是英文維基翻譯條目,但參考資料竟嚴重不足(英文版92個,中文版16個),加上欠缺維基化,儘管內容詳盡。現提出撤特。請各位先略看條目,再投票。

支持撤銷

  1. (+)支持,提名者投票—J.K.~暫離開 2009年10月31日 (六) 16:31 (UTC)
  2. (+)支持,同意撤銷理由。-快龍到此一游 2009年11月3日 (二) 12:34 (UTC)
  3. (+)支持,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ArikamaI 逃殺使者:維基百科染血謝絕廢話2009年11月4日 (三) 05:05 (UTC)
  4. (+)支持,不符合標準。--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1月9日 (一) 18:29 (UTC)
  5. (+)支持,應補上參考資料。—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11日 (三) 09:30 (UTC)
  6. (+)支持,同上--Johnson Lau (留言) 2009年11月13日 (五) 02:53 (UTC)

反對撤銷

中立

意見

投票將於 2009年11月14日 (六) 16:31 (UTC)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