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惲之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數學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數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數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家譜存廢討論[編輯]

@Stevenliuyi 你好,我們不妨討論一下,在這個例子中,「家譜」信息是否應該被包含在傳主的維基頁面中?

在這個問題里,家譜信息應該刪除的原因有三:

1、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個人頁面應該為「一般讀者」提供「有效信息」。

傳主是當代人,表明他的祖上在清代擔任過知府對於絕大多數讀者不包含任何有用信息。出於同樣的邏輯,在大部分當代傳主的個人頁面中,並不包含「血型」信息,因為與讀者理解傳主沒有聯繫。

2、家譜信息可以包含,僅當家譜信息會引起一般讀者的關注(例如皇族後裔,或者名族望裔)。

否則,依照「簡要的家譜信息可以包含」的原則,絕大多數的維基個人頁面都可以包含類似信息,因為許多人都有家譜信息(正如同許多人都有血型信息),結果只是降低百科質量,並不提供有效信息。

3、惲之瑋詞條的主條目長度僅為280字(含標點符號),在這種情況下添加的額外無用信息比重並不合理,考慮到其中還包括了一個長度在5500像素左右的列表,無用信息的比重佔比過高。

維基百科不是目錄 2. 宗譜中提到,"為個人立傳記的標準在於某人是否獲得多處外部資源提及。"相同的標準顯然也適用於為姓氏宗族立傳記。 從這個角度說,連毗陵惲氏詞條本身的存廢都值得討論,因為其參考文獻是否屬於"外部資源"值得商榷。在這種情況下,添加家譜信息對該詞條的質量影響,個人認為十分不妥。

--Lyaule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3:38 (UTC)[回覆]

第一,也並沒有規定說人物條目不能包含血型信息(比如新垣結衣首段就包括其血型)。當然,血型很多時候被認為是私隱信息,如果無法找到可靠來源證明的話自然不應該記載。家族信息也是同樣,只要有可靠來源記載,並沒有規定說不能包含在條目內。如果沒有的話,則應該刪去。第二,我們不應當假定一般讀者不會關注家族信息。就像你說的,一般讀者可能會關注名族望裔,而我想也會有很多讀者覺得毗陵惲氏是名族望裔,因而有興趣關注。第三,我同意這並非關鍵信息,但也不是完全無用的信息,目前條目中只是一句話簡要介紹,比重並不為過。如果你是指模板{{毗陵惲氏}}中的族譜信息所佔比重太大,那並非條目正文內容,默認也不會展開顯示。另外,我其實也同意這個模板中的族譜信息過於瑣碎,如果你想要提刪這一模板的話,我並不反對。--Stevenliuyi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4:10 (UTC)[回覆]
新垣結衣包括血型信息恰恰從正反兩面表述了「個人頁面應該為『一般讀者』提供『有效信息』」,因為演藝明星經常提供從血型身高星座到喜歡的料理之類的各種私人信息,對於追星族而言這當然是有效的信息。對於大多數個人條目,不包含的原因不是不確定這個人的血型而是沒有必要知道這個人的血型。我認可這個信息的可靠性,但是我也不覺得這個足夠讓它留在維基百科裏。
如果毗陵惲氏是名門望族我也同意添加,這就是我們的核心分歧。對於最近二三十年的公眾人物,當然傳主的「家庭關係」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幾乎沒有見到過有人關注傳主的所謂「世家族裔」了,除非是諸如前清皇族後裔之類的情況。關注「世家」、「族裔」的情況基本出現在諸如歷史類條目的傳主里,諸如潁川荀氏河南竇氏琅邪王氏,因為對於古代政治,一個人的家族出身對於了解這個人具有一定的意義。
對於一個現代傳主,如果要說他「是XXX的後裔」,我認為前提條件在於XXX能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比如「AAA是諸葛亮的XX代後裔」,或者「BBB是雍正嫡派後裔」,相比於「諸葛亮」、「雍正」在Google里有1000萬條結果,「惲鴻儀」在Google里只有2700條結果,換言之就是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因此我會感覺這句放在這反而是很突兀。因為讀者一不知毗陵惲氏,二不知惲鴻儀,這句話的內容在我看來有點太過於私人化了,只對關心毗陵惲氏惲鴻儀的人形成有效信息。
不過我們當然也可以把這句話留着,以後再來討論,先做其他重要的事情。--Lyaule留言2022年7月11日 (一) 01:57 (UTC)[回覆]
作為維基百科的編者,我們不應該自己來決定什麼是讀者可能需要的信息,什麼是讀者並不需要的信息。這需要由可靠來源來決定。為什麼我們能找到新垣結衣血型的可靠來源,而找不到其他多數非明星人物血型的來源呢?這恰恰是說明有人對明星的血型有興趣,所以就會有很多第二手來源收錄這些信息。而不是我們作為編者自己來決定因為一個人是明星、所以應該錄入他的血型,如果不是明星就不該錄入,讀者對明星血型的興趣反應在了大量記載這一信息的可靠來源中。對於家族信息也是一樣,我們不需要去假定什麼樣的家族信息是讀者會關心的,什麼樣的是讀者不會關心的,只需要去看可靠來源、尤其是第二手來源的記載。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需要假定讀者本來就知道毗陵惲氏或者惲鴻儀是誰。維基百科的一個作用就是讀者一開始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在閱讀條目後有了興趣,可以去了解他們原先不知道的信息。--Stevenliuyi留言2022年7月11日 (一) 02: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