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福州城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福州城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0年2月21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0年2月22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福建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福建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福建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文化遺產專題 (獲評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文化遺產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文化遺產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建築專題 (獲評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建築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建築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福州城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文化與社會-建築及工程-中國大陸,提名人: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回覆]
投票期: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 至 2020年2月24日 (一) 11:22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3月25日 (三) 11:23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之前替水沙連之役更正了「省城」的連結,然後就很念念不忘想寫了,結果今日終於把這個長條目給寫好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1:22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描述詳細、資料充足!-瑋瑋✉️ 2020年2月19日 (三) 05:57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詳實。——🌸🌸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10:17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 首段「依照年代可以分為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羅城夾城月城)、外城福州府城」加黑加得莫名其妙。採用兩套方城或者兩重城牆的地方城市,內城和外城都會被稱為子城和羅城,所以子城、羅城並不是福州城歷史上的名字,月城、夾城、外城亦然。首段的「福州城是位於今鼓樓區南後街的『三坊七巷』及城內『三山兩塔』的發源地」是有語病的,難道不覺得「明清北京城是故宮和前門大街的發源地」這樣的表述很奇怪嗎?
    •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三百堆是什麼?
    • 自相矛盾。既然「冶城城基無從實地查考」,那「當時福州民俗史研究者齊上志稱其應是冶城城牆遺址」又是怎麼回事?「又因為原有的冶城地勢不平,時任建安太守嚴高遂在西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決定遷城,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子城,作為建安郡城」,然而插圖「烏山明城牆遺址福州古城演變紀略圖」卻顯示晉朝的子城把前朝留下的冶城完全包在了裏面,那這到底是遷城還是擴建?
    • 圖片太不用心。明代福州府城圖、福建省會城市全圖質量很差,模模糊糊,應該可以去找更清晰的圖片。老城當時的樣貌,條目里只有一張西洋畫家的畫。實際上,福州城並不缺乏老照片。
    • 福州城的歷史講得馬馬虎虎。無諸一系的閩越王也沒多久,不到一百年,國除以後的事怎麼就不講了?記得說「在明朝,福州府城不僅是福建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為什麼不說清朝很長時間把閩浙總督駐地放在福州?城是怎麼拆掉的,是國民黨拆的還是共黨拆的?民國時代福州城有哪些現代化改造?此外,歷史一章整體的收錄標準也不是很清晰,比方說《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的實施講那麼細真的有必要嗎?
    • 「1913年3月,廢福州府,併閩縣和侯官縣為閩侯縣。1946年,析林森縣城為福州市」這一句為什麼要放在「現存遺跡」里,這跟現存遺蹟有啥關係?另外,如果條目的主題是福州城而不是福州城牆,那「現存遺跡」為什麼只講城牆遺址,不講城內的其他遺存?這一章提到現存城牆遺址有三處,然而對於山古城牆、公正古城牆二者,讀者只知道是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者的地址分別是於山南門和公正新村,究竟殘留多長多寬多高,包磚還在不在,有什麼特點,完全沒有講。
    • 評價一章很奇怪。「福州包圍在城牆中,有七個高大的城門,天亮開啟,天黑關閉。從高聳的城門樓上可以觀察和控制城門的進出。城牆上相隔不遠就有一個哨所。城牆六至八米高,四至六米厚,用石料和夯土築成,牆體內外兩面鋪石塊或磚塊,牆頭上有花崗石的垛口。城牆全長約十一公里,牆頭上可以行走」這根本不是評價(除非你要說,「高大的城門」是評價),都是事實性的描述。「南宋理學名家朱熹在鼓山絕頂峰摩崖石刻上題有『天風海濤』,以稱讚福州城的雄渾」甚至都不合邏輯,這四個字出自趙汝愚的「天風直送海濤來」,講的都是自然物,跟福州城有什麼關係,遑論福州城的「雄渾」。
    • 參考資料,doc88居然都用上了,只怕過不久就可以在GAN見到百度文庫、百度網盤、新浪愛問共享資料平台等等了。--如沐西風留言2020年2月19日 (三) 16:23 (UTC)[回覆]
      • (第一部分)「冶城城基無從實地查考」是因為冶城城基所在眾說紛紜,一個說在一處,一個說在另一處,一個說有幾個冶城,不過較主流的說法就是現在地圖上那個而已,「齊上志稱其應是冶城城牆遺址」是採用較主流的說法的結果,兩者並不存在矛盾。嚴高遷城說是「遷城」,實質上很可能只是搬了一下行政中心的位置,然後另建城牆,我認為兩者也不存在矛盾,不過此處我仍採用來源的原始表述「遷城」。福建省會城市全圖質量方面,我可沒有高清版,這裏不是FA,就別要求公雞下蛋了,能找到圖已經是奇蹟。「實際上,福州城並不缺乏老照片」,可我找不到,沒實則拿出來形同說空話。關於「城是怎麼拆掉的」,我能找到的描述全寫上了,我可不能下蛋。「林森縣城」就是福州府城。于山古城牆和公正古城牆暫時未有相關數據,我可以再找。「評價」章可以更名,如果你希望的話。「南宋理學名家朱熹在鼓山絕頂峰摩崖石刻上題有『天風海濤』,以稱讚福州城的雄渾」也是依循來源的表述,你大可以和書籍出版方理論。doc88的連結可以移除,如果你希望的話。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覆]
      • (第二部分)「無諸一系的閩越王」並不是冶城的重點,我翻到有關福州建城的來源都只謂無諸建城。「清朝很長時間把閩浙總督駐地放在福州」的來源我翻翻。述及《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的實施是想帶出一下府城的一些政治社會情況,因為這個來源把清代的府城說得比較活(福州城是一個城,而不是從一開始就建來讓大家瞻仰的古蹟)。「城內的其他遺存」大概就是「三坊七巷」,下文已述及。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覆]
      • (第三部分)「福州城是位於今鼓樓區南後街的『三坊七巷』及城內『三山兩塔』的發源地」和「明清北京城是故宮和前門大街的發源地」本質上有不同:明清北京城和故宮是同期建築(實際上就是拆剩了的地方改名),但三坊七巷是在福州城出現後逾1000年才出現。其餘已調整。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02:05 (UTC)[回覆]
  • (!)意見因為未來計劃寫杭州城,大致看了一遍與之類似的福州城,我覺得我和你的寫作思路確實是不同。在我看來,寫這種大城市,最開始應當對城市的歷史和地理分別做一個簡述,歷史當然是歷代行政區劃的沿革(我那廣寧城你也看了),地理則是對周邊地理情況,尤其是山水的位置及其變遷情況(如果有)的一個描述(我以前遂安縣城有寫,廣寧城目前還沒有申優的計劃就寫的簡單了點),至少一開始就大概讓讀者知道幾座山的方位以及和閩江的關係,後面就主要寫歷代城牆變遷,漢唐宋元明清順下來,全部寫完了再寫城內的山水、街巷、里坊、功能區劃(行政區在哪一片,軍事區在哪一片,商業和民居在哪一片)、建築物(這種層面,至少是省衙、省學、貢院、府衙、府學、縣衙、縣學以及重要的廟宇都要照顧到,當然可以有詳略)、管理等等(清朝那節最後一段寫的實際就是寫城市如何管理),當然不可能每一部分都是歷代面面俱到,可能像建築物之類就是以明清為主。最後再寫現存哪些遺蹟,具體的時代和規模,以及在文化、景觀或者其它方面的意義。
    • 如果上面那種寫法,每一部分是相對獨立的,但每一部分本身又是一氣呵成順下來的,但福州城現在我讀下來覺得都是混雜的。
    • 而且有些概念我覺得可能要再明確一下,就比如用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羅城、夾城(月城)、外城及福州府城這些概念,不如用漢閩越王城、西晉建安郡城、唐福州州城、宋福州州城和明清福州府城。每一時期再說有幾套城牆,分別叫什麼,什麼時候做的廢棄、改建、擴建,因為這些東西可能不是同時存在的,名稱也不一定是這個時期的(比如子城的概念我認為有了羅城之後才有,你可以說西晉建建安郡城,唐代擴建福州羅城之後,原郡城被稱為子城,但現在這種寫法似乎讓人以為西晉建建安郡城的時候就叫子城)。此外公正路那段城牆,直接說是冶城城牆遺址也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一段是歷代疊加的,你可以說追溯至漢閩越王城(冶城)時期,但是現存的不只是那個時期的東西,其它時代的應該也有。
    • 最後圖片確實質量不太好,我印象里台灣也有收集和展示輿圖的網站,更準確的、清晰的、彩色的圖肯定是有的,上面也提到了老照片。當然像歷代城市變遷這種其實說不大清楚,如果能手繪一下輪廓、填個顏色是最好的(當然也不強求)。
    • 此外,裏面感性的語言有點多,當然這是我個人理解,因為我比較喜歡言簡意賅,有些如「終宋之世,福州城不能盡復舊觀」「由於福州是省會,必須加強防禦,並顯示政府的威嚴,因此福州的城牆要高大,防禦工事要完備」「從而成了後來抵禦海盜的一座堅固的城堡」等語句這種我大概率不會寫,因為我覺得是廢話。--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20年2月20日 (四) 06:02 (UTC)[回覆]
      • 我這裏要解釋一下採用「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羅城、夾城(月城)、外城、福州府城」這些名稱的原因了:這些都是有來源依據的名稱,然而「漢閩越王城、唐福州州城、宋福州州城」這三個名稱就未見於經傳,其中「閩越王城」是有歧義的(閩越王城不止一座)。圖片質量方面我確實做不了什麽功夫了(台灣那些網站收的地圖我來來去去只找到台灣以內的或全福建省【我指清朝的福建省】的地圖),我可不能下蛋,如果我能做的話我會做。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0日 (四) 10:08 (UTC)[回覆]
      • 其實我是想把它們放在時間的下一個層級里,比如小標題用「漢晉時期」、「唐宋時期」和「明清時期」,或者像我剛才說到明清福州府城,因為這個時間段這裏的行政區劃是福州府,那麼無論有幾座城,都算作是府城(比如明清淮安城有舊城、聯城和新城,但是它們三個加在一起等於淮安府城),如果這個你能理解,那麼唐宋也一樣,如果某個時期行政區劃是福州,那麼無論幾座城,都算州城,或者可以說州城由子城和羅城組成。這幾座城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有所錯開的,可能某個時間建一座新城,之前的一座舊城就廢棄了,所以先劃定幾個時間段,再講每個時間段里有哪些城或者哪些城的組合,可能會更清晰一些。--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20年2月20日 (四) 10:44 (UTC)[回覆]
      • 我感覺你好像不會用共享資源。。在Category:History of Fuzhou、Category:Old maps of Fuzhou兩個分類真的沒有合適的圖麼。。你那張萬曆的圖也完全可以用裏面的(萬曆)福州府志府城西.jpg和(萬曆)福州府志府城東.jpg 兩張拼接一下替代,我覺得至少是原版,比現在這個要好,還有1945年美軍繪製福州地圖.jpg、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福州市區詳圖.jpg都比你另外一個一團模糊的要好。此外我剛才也找到了乾隆府志的圖,有空也補兩張。關於城內現狀保存的東西,我建議你至少要查一下國保省保,除了三坊七巷,還有福州府文廟、崇妙保聖堅牢塔、正誼書院、華林寺、開元寺等等,現存遺蹟顯然不能只說城牆。--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20年2月21日 (五) 02:47 (UTC)[回覆]
撤回請求。我恐怕要做一些工程。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1日 (五) 04:19 (UTC)[回覆]

不合要求:提名人撤回提名--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2月21日 (五) 06:05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