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高木兼寬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高木兼寬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9年2月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9年1月31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高木兼寬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職業人物–醫務工作者,提名人:Medalofdead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11:05 (UTC)[回覆]
投票期:2019年1月29日 (二) 11:05 (UTC) 至 2019年2月5日 (二) 11:05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19年3月7日 (四) 11:06 (UTC)起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原創條目,選用相關文獻中質量較高的實體書和網上期刊寫成。(吉村昭的《白色航跡》雖然細節豐富、考證嚴謹但終究是現實文學,故不採用。)各方面應已滿足GA標準,歡迎各位的寶貴意見。--Medalofdead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11:05 (UTC)[回覆]
  • (!)意見
  1. 「晚年在國內外舉行巡迴演講」:地域中心。
  2. 「父親高木喜助是村中的木匠師傅,以務農為生。」:前句不用寫師傅,後句說務農,所以是木匠還是農夫?
  3. 「先後轉戰江戶、奧州、會津若松等地」:會津若松位於奧州,因此意思上重疊。
  4. 「高木見識到了英國公使館醫生威廉·威利斯等西醫的高超醫術並為此深深折服,同時痛感漢醫落後不堪,無力救治現代戰場的傷病員。這使他決意學習西醫技術,向臨床實用醫學方向發展。」:前文已有「18歲跟隨鹿兒島醫生石神良策學習漢方醫學和蘭方醫學」,既然18歲已經學習蘭方醫學,那麼看到英國醫生的醫術才促使他「決意學習西醫技術」的說法則不成立。
  5. 「於海軍醫院工作」:繁簡無法正常轉換。
  6. 「此時日本國內的醫學制高點已完全由德國醫學權威佔據,重研究輕人命的理論主義、權威主義之風盛行。為對抗德國醫學、培養健全醫學價值觀」:比較NPOV,換句話說這句是指德國醫學並不健全。
  7. 「遠洋船舶停靠外國港口時」:外國不需要寫。
  8. 「加之官兵普遍不諳洋食」:不好洋食,不諳是不清楚的意思。
  9. 「極易成為滋生瘟疫的溫床」:滋生細菌,瘟疫不會滋生出來。
  10. 「美、英、法、德、意、奧、匈、荷、比、加」:不建議使用略稱,沒有重覆的也應該加上內連。
  11. 「費城醫科大學、托馬斯·傑弗遜大學」:沒有Link-en。
  12. 「柳葉刀」、「維生素」:沒有轉換。
  13. 「西學學者瀨脅壽人」:西學的意思不好理解。
  14. 「含沙射影地攻擊筑波艦試驗的科學性」、「在任期間他固執己見,刻意阻撓部隊實行伙食改革,導致數以萬計的士兵死於腳氣病」:單純看森鷗外的日語版本可以知道這說法並非如此一面倒。顯然地雙方的論點也有問題,不知道是否來源過份偏頗。
  15. 澳洲、南美、夏威夷、橫濱、倫敦沒有加上內連。
    以上。—AT 2019年1月29日 (二) 16:28 (UTC)[回覆]

(:)回應:首先多謝關注。

  1. 1、3、6、7、8、9、10、12、13、15已經更正,多謝指出。第5個問題我不太明白什麼意思,請說詳細點。
  2. 關於第2個問題,高木喜寬的《高木兼寛伝》中說他爺爺「農工の業を能くす」;松田誠的《高木兼寛の醫學》和永井保的《高木兼寛傳》說他是「大工の棟樑」。我的理解是喜助平時務農,村里來活了就干木匠,也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有更好的請提出。
  3. 關於第4個問題,這並不矛盾。19世紀是西方醫學尤其是外科醫學日新月異的時代,石神在長崎遊學時從荷蘭醫書裏學到的蘭方醫學(主要是牛痘一類的免疫技術)跟威利斯在愛丁堡大學接受的外科醫學教育根本無法同日而語(《白い航跡》(上))。即使是高木的老師,石神在野戰醫院能做的也只是幫威利斯打下手準備醫療器具而已(《薩摩醫人群像》p.177)。高木想跟着威利斯學現代西醫是不難理解的。
  4. 關於第11個問題,沒有link-en是因為現在這兩個大學合併成為了托馬斯·傑弗遜費城大學,而他們沒有單獨的條目。感覺link-en給哪個都不太合適,所以暫時都不給。
  5. 關於第14個問題,除了文中列出的來源外,還有多方來源可以印證這一情況。森對筑波艦試驗科學性攻擊見於他自己寫的《統計ニ就テノ分疏》(東京醫事新誌584號pp.1-16)。同樣觀點另見《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p.88;關於森在阻撓陸軍伙食改革中起到的影響,見他自己寫的《腳気減少は果たして麥を以て米に代へたるに因する乎》(《模倣の時代》(下)pp.46-58, 118-133)、《明治期における腳気の歴史》pp.408-409、《Beriberi in Modern Japan: The Making of a National Disease》pp.71-77等等。日語維基那段來源較少、原創觀點卻很多,而且文獻原文和條目表達的意思並不一致,有斷章取義之嫌。用這個試圖證明現代對此事看法「並非如此一面倒」,我認為不妥。--Medalofdead留言2019年1月30日 (三) 04:58 (UTC)[回覆]
  1. 本來看的時候,于無法在繁體版本正確轉換成於。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
  2. 如果是這樣的話,寫清楚就可以了。
  3. 然而,蘭方醫學也可以算是西方醫學的一種,因此應該加以說明清楚。
  4. 兩邊都給就可以。
  5. 我的理解是既然兩邊都不知道維生素存在的情況下,其實兩邊的論點都是有問題,只是高木的觀點相對地比較正確而已(而非完全正確)。因此,上述兩句可以改為「認為筑波艦試驗的科學性有誤」和「在任期間他阻撓部隊實行伙食改革,導致數以萬計的士兵死於腳氣病」。另外,我不熟醫學史,只是指出可能存在其他觀點,而您提出的來源,我之後有空的話再花時間查證一下。
    以上。—AT 2019年1月30日 (三) 07:31 (UTC)[回覆]

(:)回應 已完成。--Medalofdead留言2019年1月30日 (三) 09:58 (UTC)[回覆]


7支持: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2月5日 (二) 12:0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