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奎 (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奎(1011年—1068年),字长文,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北宋进士、官员。

生平[编辑]

生性记忆力好,无书不读。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1],调古田主簿。皇祐元年(1049年)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以太常博士通判陈州(治今河南省淮阳县)[2]。皇祐二年(1050年),张尧佐累官三司使,舆情大哗。吴奎与知谏院谏官包拯陈旭等联合上书:尧佐“乃凡庸之人,只因宠私,骤居要职。”[3]至和元年(1054年)加知制诰[4]。嘉祐四年(1059年)为翰林学士[5]。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6],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青州。熙宁元年(1068年)卒[7]

吴奎曾为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去世的包拯写墓志铭-《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

注释[编辑]

  1. ^ 《东都事略》卷七三本传载当时年仅十七
  2.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七
  3. ^ 魏泰《东轩笔录》卷七:“ 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4.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七
  5. ^ 《学士年表》
  6.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
  7. ^ 《宋宰辅编年录》

参考书目[编辑]

  • 《彭城集》卷三七《吴公墓志铭》
  • 《宋史》卷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