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黑矮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矮人,或称小矮人小人矮黑人乌鬼番等,是一群早期生活于台湾的人类族群,其纪录存在于数个南岛语族台湾原住民传说[1],也有发掘到可能属于此族群之个体的遗骸[2]

文献[编辑]

台湾府志》称台湾深山中有“人状如猿猱,长不满三尺,见人则升树杪。人欲擒之,则张弩相向,缘树远遁。亦有凿穴而居,类太古之民者。”[3]

传说[编辑]

伊能嘉矩称除雅美族(今达悟族)外,大多台湾原住民族群都有祖先与矮黑人互动的传说,布农族邹族的传说更显示矮黑人比他们的祖先更早出现于台湾。[4]

  • 排湾族称他们作ngedrel,并在传说中称其人身高不过族人一半,但体力十分强健;当他们列猎得并背着它时,羌的背部会拖在地上。
  • 布农族称其为saluso,称他们身高不足“三尺”,经常躲在岩石后或香蕉树下。
  • 泰雅族称他们为misinsigot,传说他们住在遥远的山后,身高约“三尺”左右,身手非常矫健。
  • 邹族称其为sayucu,传说他们身材矮小,连树豆枝干都能攀爬。
  • 卑南族南王部落称他们作kikik,传说他们不穿衣服,住在山上,身高如四、五岁孩童般。
  • 赛德克族传说他们身高只到族人中成年人的胸部。
  • 邵族传说他们不仅身材矮小还有尾巴,比族人先居住于日月潭地区。
  • 赛夏族传说称他们住在村落附近山洞中,善于歌舞,并精通农业与巫术;他们教导族人祖先种植小米以及收割等技术。后来,因他们时常欺侮族人妇女,族人在其必经之独木桥设下陷阱,使之坠入深渊,其余矮人亦失踪。赛夏族人至今仍举行巴斯达隘纪念他们。[4]

考古研究[编辑]

2022年前后,在小马遗址发现一具女性骨骸,包括股骨头骨,研判其身高约139公分,其生活年代约在6000年前;其颅骨及身材特征,被认为近似于吕宋岛北部之尼格利陀人[2]

纪念[编辑]

参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鹿忆鹿. 小黑人神話—從臺灣原住民談起. 民族文学研究. 2004, (4). 
  2. ^ 2.0 2.1 Hung, Hsiao-chun; Matsumura, Hirofumi; Nguyen, Lan Cuong; Hanihara, Tsunehiko; Huang, Shih-Chiang; Carson, Mike T. Negritos in Taiwan and the wider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new discovery from the Xiaoma Caves. World Archaeology. 2022-03-15, 54 (2). ISSN 0043-8243. doi:10.1080/00438243.2022.2121315 (英语). 
  3. ^ 台灣府志 : 卷七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6-03] (中文(台湾)). 
  4. ^ 4.0 4.1 刘育玲. 台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研究. 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