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雪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混合型冷锋湖效应雪飑在交通高峰期袭击加拿大多伦多。

雪飑是指突然而猛烈的降雪,伴随着强风阵风。雪飑有时被称为白曚天,类似于暴风雪,但在时间或地点上是局部的,且积雪量可能不显著。

类型[编辑]

雪飑主要有两种类型:湖效应雪飑和冷锋雪飑。

湖效应雪飑[编辑]

当北极空气在冬季移动到较温暖的开阔水域上空时,会形成对流云,导致大量降雪。这通常发生在温带气旋的西南部,旋转的气旋风将冷空气带过相对温暖的五大湖,形成狭窄的湖效应雪带,可能会产生大量局部降雪。白曚天条件会影响从湖岸到内陆地区狭窄的走廊,沿着盛行风方向排列。当移动的气团被较高的地势抬升时,这种情况会更加显著。湖效应雪的名字起源于北美的大湖地区,但任何水体都可以产生这种现象。比如,加拿大海事省份就可能经历这样的雪飑。

湖效应雪飑影响的地区被称为雪带,在这些情况下,每小时常会积下数英寸(厘米)的雪。要形成湖效应雪飑,水面和850毫巴之间的温差应至少为23华氏度(13摄氏度),地表温度应接近冰点,湖面未结冰,湖面距离至少100公里(62英里),并且从地面到850毫巴的高度风向剪切应小于30度。在初冬,极冷的空气覆盖仍然温暖的水面甚至可能产生雷暴雪,形成一种伴随打雷闪电的雪飑。[1]

美国雷达显示五大湖区域的湖效应雪飑雷达图。
2010年12月,休伦湖上空雷达图显示著强烈雪飑。这场雪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以北录得超过150厘米的雪。[2]
安大略省南部的一条线状单带雪飑。

冷锋雪飑[编辑]

冷锋雪飑移向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冷锋雪飑是指当地面温度接近冰点时,由强对流线(类似于阵风线)产生的剧烈降雪。强对流带来的湿度足以在其经过的地方产生白曚天条件,风导致剧烈的吹雪。这种雪飑通常在其经过的任何地方持续不到30分钟,但对流线的运动可以覆盖很大的距离。冷锋雪飑可能会在地面冷锋前方不远处形成,或在冷锋后方,在有动力抬升的深低压系统或一系列槽线的情况下发生,这类似于传统的冷锋通过。在冷锋后发展的雪飑情况下,常见的是两到三条线性雪飑快速接连通过,彼此之间相隔约25英里(40千米),每条线在约30分钟内通过同一地点。

这类似于夏季的雷暴线,但云顶高度仅为5,000至10,000英尺(1,500至3,000米),在雷达上往往难以看到。预测这类事件相当于夏季雷暴阵线的预测:需要有锋面槽的存在,风向变化和低层急流超过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然而,锋后冷顶位于850毫巴高度,而不是更高的层次,并且温度必须至少为−13 °F(−25 °C)。地表水体或已有液态降水提供的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助于提高露点温度并饱和边界层,这可以显著增加对流可用位能,导致更深的垂直增长和更高的可降水量,增加雪飑可能产生的降雪量。在有大量垂直增长和混合的情况下,雪飑可能会发展出嵌入的积雨云,导致雷电雷暴雪

危险性[编辑]

雪飑期间天气条件迅速恶化,经常导致交通事故。
雪飑下多伦多安大略省401号高速公路的路况。

雪飑中的快速恶劣天气条件经常导致交通事故。无论是湖效应雪飑还是冷锋雪飑,对于驾驶员、飞机和其他旅行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比暴风雪更危险。[3]天气条件的变化非常突然,滑溜的路面和因白曚天造成的能见度骤降,经常导致多车相撞事故。在湖效应雪飑的情况下,大量的降雪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可能导致道路封闭和城市瘫痪。例如,2015年1月9日,一场局部的大雪飑在美国密歇根州盖尔斯堡附近的I-94高速公路上导致193车连环相撞。[4]

另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Jeff Haby. Lake-effect forecasting. Haby's Weather Forecasting Hints. theweatherprediction.com. [2009-08-12]. 
  2. ^ Snowstorm shuts down London Ontario.. CBC News (CBC). December 8, 2010 [December 13, 2017]. 
  3. ^ Allison Chinchar, Meteorologist. What are snow squalls and why they're more dangerous than blizzards. CNN. 18 Dec 2021 [19 Feb 2022]. 
  4. ^ Michigan I-94 Pileup | Firefighter Nation. Firefighter Nation. May 2015 [2015-10-0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