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斯科特·莫里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斯科特·莫里森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政治家及领导人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该条目因2020年11月30日赵立坚上传一张“澳大利亚士兵站在巨大的澳大利亚国旗上用刀架在一名抱着绵羊的阿富汗少年的喉咙”的图片,引起外交纷争。却被@DavidHuai1999:硬扯成是“根据真实的事件创作的图片”的言论给雷到,还把描述的言论加入莫里森的争议内,称“斯科特·莫里森批评图片“伪造”是给自己招黑”,这明显已经违反了WP:ASFWP:MORALIZE。我修改内容,将澳洲和中国的批评上下整合排序,但DavidHuai1999拒绝妥协。我提出上客栈讨论,结果居然被对方举报VIP。Bagida520留言2020年12月1日 (二) 18:57 (UTC)[回复]

被举报的理据更雷,DavidHuai1999提出的反驳来源明显违反WP:BIAS,连澳大利亚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批评,放入“争议”本身并无误的来源,内容所谓的有识之士是左派网民的意见!。Bagida520留言2020年12月1日 (二) 18:57 (UTC)[回复]

  • 现具体分析Bagida520的错误:
  1. 该用户在赵立坚条目中这一事件的章节大量塞入反方观点,甚至还删过中方主要相关人士的正当回应。其他用户又要平衡中立性。如此反复,该事件的章节变得冗长。而且此章节位于“争议”章节。
  2. 相反,该用户却将斯科特·莫里森条目关于这一事件的内容移出“争议”章节,并将标题定为“外交纷争”,其理由为“逻辑矛盾,莫里森批评伪造的图片反而是个人争议?”。事实上,那是一副基于现实题材创作的画作,何来“伪造图片”一说[1]?莫里森此举已经受到广泛批评,除了中国官方、漫画作者之外,不少中国网民都在齐声批评[2],就连澳大利亚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批评[3],就事件情况本身而言,放入“争议”本身并无误。

--DavidHuai1999Talk 静观其变 2020年12月1日 (二) 18:50 (UTC)[回复]

我认为相关内容放在中澳关系比放在任何一个人物条目上更好。——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12月2日 (三) 04:09 (UTC)[回复]
新建一个条目吧,两个人物条目里用一个段落或几句话概述一下。 -- I'm Lewix.|有话好说| 2020年12月2日 (三) 06:58 (UTC)[回复]
我觉得放在人物传记没有问题,〈中澳关系〉和〈澳大利亚驻阿富汗军队非法杀戮〉也可以提一点点,侧重点可以不一样。Lewix的建议我觉得也行,但是反对都塞进上述任何一篇条目。另外,一、如果有足够来源,也可以为画家立传。二、老早之前我就想过要把〈中澳关系〉2017年之后的部分分拆为新条目,毕竟以最近半年的形势来讲,不分拆就有可能会像〈中国-加拿大关系〉一样,出现主次失衡的问题,只是因为主要编辑者和我有悬而未决的争议,为免再起波澜才没有贸然行动,可能要先请他们讨论(我昨天基本都在休息)。三、我注意到风云北洋君用《环球时报》的报导来证明他的论点,昨天我就在WP:RSN提出审视《环时》的可靠程度,也欢迎各位来说几句话。--春卷柯南-发前人所未知 ( ) 2020年12月2日 (三) 07:2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