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台南捷运红线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标题[编辑]

请勿随意更动,请不要乱更改,请自重CKL204留言2021年8月10日 (二) 15:07 (UTC)[回复]

您添加的内容有两大问题:
  1. 包含大量与红线无关的全系统内容
  2. 未指明早期红线与今日红线的差异性
因此有必要大幅修改。--Kolyma留言2021年9月18日 (六) 06:37 (UTC)[回复]

有关“府城纵贯线”[编辑]

经查阅2016/11/3联合报的这篇报导,当时的红线规划起迄点是“和顺转运站”与高捷大湖站,所以称之为“府城纵贯线”是合理的。然而目前的红线规划路线已经大不相同,该名称是否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另外,2017/11/06自由时报的这篇报导也将高架单轨捷运系统“绿线”写为“府城纵贯线”,显然该名称有歧义。--Kolyma留言2021年9月12日 (日) 16:11 (UTC)[回复]

拟大幅精简“历史”章节[编辑]

经比对台南捷运条目“历史”章节各时期的路线图,发觉所谓的“红线”,在不同时期的规划里,所指路线与沿线车站数量或名称并不相同:

  • 1990年-2002年:台江(R0)-高铁台南站(R15)
  • 2003年-2010年:台南科技工业区(R1)-高铁沙仑(台南)站(R27)
  • 2010年-至今(本条目再细分为两个阶段):大湖(R12?)-小东林森(R1?)-玉井(?)

前两个阶段的路线内容看起来颇具相关性(虽然车站数目差异略大),后者或许是前者的修订版。然而,不论从任何角度看起来,其与目前(第三个阶段)的路线明显“完全不相干”。本人认为就一条捷运路线而言,起迄站及所经途程与各个车站才是本质,颜色或编号只是代码而已。目前只因代码相同,就将完全不相干的路线硬凑在同一个条目里,而且所占有的篇幅比重还非常接近,明显误导读者。就此,拟大幅删减前两个阶段的内容,仅略述曾经有过此等红线规划案,并表明与目前的红线无关即可。以上若无异议,将于近日着手修改。--Kolyma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6:3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