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吳阿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阿衡
大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籍貫河南裕州
字號字隆徽,又字平子
諡號忠毅
出生生年不詳
逝世崇禎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出身
  •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科舉人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

吳阿衡(?—1638年),隆徽,又字平子,河南裕州(今方城縣)人。明末官員,官至薊遼總督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1],任山東淄川縣知縣,調歷城縣。當時,白蓮教眾數萬攻歷城,吳阿衡設伏兵敗敵,因功獲欽錫盔甲及御製「忠」字,不久升湖廣監察御史

吳阿衡因劾魏忠賢,遭到閹黨嫉恨,因丁憂去職免禍。守孝期間,協助城防,抵禦農民軍。任浙江巡按,升山西河東蒲州)副使。崇禎九年(1636年)升兵部侍郎薊遼總督保定軍務,節制寧遠山海順天三處巡撫崇禎十一年(1638年)秋,清兵破牆子嶺、青山口入關,吳阿衡連戰五晝夜,兵敗被俘,誓死不降,九月二十一日被處決。福王時追忠毅。遺骨由友人歸葬裕州城南。

墓葬

[編輯]

吳阿衡墓在今方城縣券橋鎮姬莊村朱莊西北,現為方城縣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故己未科進士兵部右侍郎加服俸一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吳公諱阿衡字平子墓誌銘》
    賜進士出身巡撫雲南等處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彭而述撰文
    賜進士出身撫治商洛道右參議許宸篆額
    賜進士出身廷試二甲考選內翰林院庶吉士孫期昌書丹
    少司馬吳公諱阿衡,字平子,世為陝西乾州人。其始祖吳公諱伯綱,於明洪武初年奉旨遷於河南而裕,因家焉,世稱名族。太封君吳公諱宏道,太夫人胡氏所生公一人。……嘗以文星將星自許,聯捷明萬曆戊午、己未科進士,筮仕東齊歷下,有真父母之稱。以征白蓮軍功,擢監察御史。正色立朝有四,具鐵面之風。其後參政蒲東,鎮守寧武,巡撫遵化、薊州,俱有異政。……擢兵部右侍郎,加服俸一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九省,彈壓山海寺關。時邊庭告警,公止提內丁數百往御之,調各路軍兵不至,公率數百人保牆子嶺山堡,七天矢盡援絶,為敵所執,公神色不變,仗節不屈,遂遇於難。於年內九月告終,至次年六月移柩燕京,諸奸黨以為假,借換棺之名,欲驗虛實,爾時詔命下,諸大臣皆往觀焉。公面貌如生,目瞬不瞑,鬚髮上指,人人慟悼。時因世道多故,寄葬慈惠蘭若。不數年,明鼎遷移,清朝當易,而僧人大發慈悲,為之百方保全。於順治八年公之姻親王大宗伯諱鐸,字覺斯,與公交稱莫逆,誓同生死,方之陳雷管鮑不是過也。承旨祭華岳,道經方城,召公之夫人、長郎至,責以大義,即發家人攜之京師,將公柩移出,扶送旋里,其路費皆王大宗伯麥舟之助。公之夫人樊氏、高氏皆持節,冰霜共凜,松筠同清。公生子四,長崴,娶王氏;仲聲,娶楊氏;季嶸,未娶;四嵌,娶張氏;皆公生時之命名。孫二,長宗胤,崴子,王氏出;次宗延,嵌子,張氏出。四子俱列弟子員,勤學進修,不墜家聲。

外部連結

[編輯]
官銜
前任:
韓琳
明朝淄川縣知縣
1620年—1621年
繼任:
李政修
前任:
黎國器
明朝歷城縣知縣
1621年—天啟年間
繼任:
郭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