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在細雨中呼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細雨中呼喊》(又名《呼喊與細雨》)是余華的第一篇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主角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片段。

余華也憑這本書得到了美國巴恩斯-諾貝爾新發現圖書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

情節[編輯]

本書的主人公(孫光林)「我」出生於一個農忙時節,在六歲的時候,就有了看到死人的陰暗回憶。那年一個高大的軍人王立強帶「我」離開了故鄉南門,來到了孫盪鎮,這個男人給了「我」父親的感覺。在那裡「我」和徐國慶、劉小青成為了好友,而國慶後來被父親拋棄。王立強和一個女人偷情,被一位同事的妻子突襲,他為了報復殺死了舉報者的孩子,自己也自殺身亡。 ​ ​11歲的我獨自走回南門,路上和祖父孫有元相遇。孫有元以前是造橋的能手,他和「我」父親孫廣才一直不對付,對「我」也沒有疼惜和憐憫,和我們共同生活了一年後死去。

不久村里來了一個蘇姓家庭,男主人是一個醫生。村裡有一個寡婦,孫廣才、蘇醫生都被她勾引。「我」的弟弟孫光明因救助一個溺水者而死。蘇家兩兄弟蘇杭、蘇宇成了「我」的玩伴,「我」從他倆那裡得到了最早的生理知識。「我」一直以美麗的曹麗為性幻想對象,而她後來被音樂老師誘姦。蘇宇後來因猥褻女人被判勞教,回來後死於腦血管破裂。

高中畢業後,「我」考上大學,離開了故鄉南門。[1]

分析[編輯]

《在細語中呼喊》是一部成長小說,表現中國1960年代生人在成長中的孤獨和迷惘,並在打亂的時間線中,插入其父輩和祖輩的命運,反映了更廣闊的歷史。作為余華的首部長篇,溫情和悲憫取代了過去那種暴力性的先鋒敘事,是作者向傳統回歸的一次較早的嘗試。書中反映愛的缺失、倫理的淪喪、道德破產,導致了中國鄉村社會的集體性瘋狂,而「我」這樣的普通人成為了這種失序的承受者。[2]

參考資料[編輯]

  1. ^ 余華. 在細雨中呼喊.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23.07.
  2. ^ 洪治綱著. 守望先鋒 兼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的發展.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10. 頁26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