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主題: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優良條目

金星大氣層是由俄羅斯科學家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於1761年在聖彼得堡觀測金星凌日時發現的。它比地球大氣層更為厚重與濃密,其表面溫度為740 K或467°C,而氣壓則為93大氣壓,主要為二氧化碳所構成。金星的大氣層中有硫酸形成的不透明雲,因此在地球或金星環繞探測器上不可能以可見光觀測金星表面。金星表面的地形是以雷達成像的方式探測得知。金星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組成,以及少許痕量氣體。金星的大氣層受到超高速大氣環流和超慢速自轉影響。金星的大氣環流只需要四個地球日就可以環繞金星一周,但金星的恆星日卻有243日。金星的風速最高可達到100 m/s或360 km/h,是金星自轉速度的60倍;而地球最高速的風速度只有地球自轉速度的10%到20%。另一方面,金星的風速隨高度下降而降低,在表面時風速大約是10 km/h。金星兩極則有屬於反氣旋極地渦旋。每個氣旋都有兩個風眼,並且有特殊的S型雲結構。金星和地球不同的是它缺乏磁場,而金星的電離層將大氣層和太空以及太陽風分離。電離層將太陽磁場隔離,使金星的磁場環境相當特殊,造成金星的磁層是「誘發磁層」。包含水蒸氣等較輕氣體則持續被太陽風經由誘發磁尾吹出金星大氣層。推測40億年前的金星大氣層與表面有液態水的地球大氣層相當類似。失控溫室效應造成金星表面的液態水蒸發,並且使其他溫室氣體含量上升。儘管金星表面的狀況相當嚴苛,在金星大氣層50到65公里高的地方氣壓與溫度卻與地球相若,使金星的高層大氣是太陽系中環境最類似地球的地方,甚至比火星表面更類似。因為溫度和壓力類似,並且在金星上可呼吸空氣(21%的氧和78%的氮)是上升氣體,類似地球大氣層中的氦。因此有人提出可在金星的高層大氣進行探測和殖民。2013年1月29日,歐洲太空總署科學家宣布金星電離層物質外流的模式與「類似條件下來自彗星彗核的離子尾」類似。

每日圖片

失蹤的正方形之謎是一個數學上的視錯覺。如圖所示,四個全等四邊形以及一個小正方形組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形。當四個四邊形繞著其中心旋轉時,中間的小正方形被覆蓋,周圍四邊形的面積沒有改變,總面積卻增大了。這看上去是個悖論。事實上,旋轉後的新正方形的邊長比原來稍微小了一點。如果每個四邊形對應夾角為5°,那麼旋轉前後的兩個正方形的面積相除得到大約1.00765,即面積相差了大約0.8%。

人物

約瑟夫·拉格朗日伯爵(1736年1月25日—1813年4月10日),法國義大利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格朗日曾為普魯士腓特烈大帝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稱做「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後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邀請定居巴黎。拉格朗日一生才華橫溢,在數學物理天文等領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創立了拉格朗日力學等等。

拉格朗日是18世紀一位十分重要的科學家,在數學力學天文學三個學科中都有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但他主要是數學家,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在把數學分析的基礎脫離幾何與力學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使數學的獨立性更為清楚,而不僅是其他學科的工具。同時在使天文學力學化、力學分析化上也起了歷史性作用,促使力學和天文學天體力學)更深入發展。由於歷史的局限,嚴密性不夠妨礙著他取得更多的成果。

歡迎參與

  • 您可以……
自然科學育種 - 光電比色計 - 暴風雨 (科學) - 傅立葉效應 - 宇稱守恆 - 偽醫療 - 原子核結構英語Nuclear structure - 環神經動物英語Cycloneuralia - 顎胃動物英語Gnathifera (clade)
應用科學與技術表面效應 - 煙霧探測器英語Smoke detector - 量子糾纏實驗描述 - 熱解聚英語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 定日鏡英語Heliostat - 熔鹽
已創建待審核:稀有地球假說
  1. 創建以上請求條目。
  2. 歡迎參與科學專題,此專題是旨在為科學相關條目和相關討論協調翻譯與撰寫。
  3. 興趣小組簽到,讓相關同好認識您並交流連絡。
  4. 改善現有條目的品質,參與科技提升計畫相關提案。
  5. 翻譯各語言維基的相關條目到中文維基,參與化學翻譯請求
  6. 參考可靠來源寫新條目,參與自然科學條目請求,或應用科學與技術條目請求
  7. 直接擴充更新科學小作品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2021年焦點新聞

2020年焦點新聞 

2019年焦點新聞 


參考文獻

  1.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2.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3.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4.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5.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 

你知道嗎?


前次頁面更新時間為2024年10月17日 10時16分33秒 UTC,清除緩存頁面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