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2019冠狀病毒病美國疫情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2019冠狀病毒病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災害管理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災害管理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災害管理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醫學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美國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Note icon
根據標記,本條目需要相片。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根據新聞報導,ICTV正式把2019-nCov病毒命名為「SARS-CoV-2」(查無中文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稱呼無來源,但可比照SARS-CoV),而世衛就將SARS-CoV-2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查無中文名,「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稱呼無來源)。所以現在又要重新確認一次條目、模板名稱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13 (UTC)[回覆]

@IrycatewiMatt ZhuangEricliu1912CyberviewerNjzjz@Huangsijun17克勞棣XiaoxuangZ7504BrianYWH@KirkLU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19 (UTC)[回覆]
如果我趕著更名的話,我現在應該是通知大家我把條目給移動了,這裏我就是想通知一下大家以後還要來一次大規模移動。總而言之,至少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這些可分辨率極低的名字就好。看看衛生部門和媒體們有沒有翻譯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35 (UTC)[回覆]
按照who的微博 [1],他們起的中文名叫2019冠狀病毒病。—曾晉哲留言·Q616551602020年2月12日 (三) 04:19 (UTC)[回覆]
who的中文網站[2]也有翻譯。—曾晉哲留言·Q616551602020年2月12日 (三) 04:25 (UTC)[回覆]
「2019冠狀病毒病」這名字還可以(簡單、粗暴、直接;然後我又要再想過條目名稱了)。不過SARS-CoV-2病毒的中文名還是大問題。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6:51 (UTC)[回覆]
現頁面名 擬定頁面名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 (不變)
2019冠狀病毒病 (不變)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爭議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爭議
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病例 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病例
2019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病例 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病例
2019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反應與影響 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反應與影響
2019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疫區封鎖措施 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區封鎖措施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市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武漢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天津市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天津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廣東省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廣東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香港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香港疫情相關爭議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相關爭議
2019新型冠狀病毒澳門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澳門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臺灣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臺灣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國際郵輪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國際郵輪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日本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日本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馬來西亞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新加坡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泰國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泰國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美國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美國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撤僑行動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撤僑行動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間軸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時間軸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的排外及種族主義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排外及種族主義
2019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相關應對機構 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相關應對機構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反應與影響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全球反應與影響
Template: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病例彙整 Template: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病例彙整
Template: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傷亡人數 Template: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數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7:04 (UTC)[回覆]
回到SARS-CoV-2 和 2019-nCoV 的中文,兩個都是有來源的,除非雙方統一意見,否則應該哪一個為命名依據?況且現階段前者只有推論的中文翻譯名。——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2月13日 (四) 01:24 (UTC)[回覆]
2019-nCoV,CDC(注意,不是說那個C CDC)說稍後要修改,修改也只是COVID-19。--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2月13日 (四) 06:28 (UTC)[回覆]
樓上錯了:應該是SARS-CoV-2。2019-nCoV只是臨時名稱,但是SARS-CoV-2是正式命名。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06:41 (UTC)[回覆]
根據新聞報導,「ICTV是1927年立的國際微生物學會聯會下的病毒學分會,專門負責整合已知不同類型、品種的病毒,並為其分類分析彼此間的進化關係,然後統一病毒的學術稱謂,避免各界以不同名字稱呼同一病毒而造成混亂。」)SARS-CoV-2是ICTV給的名字。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06:44 (UTC)[回覆]
部分中文媒體已經使用「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的翻譯:[3][4]。這種學術名稱應該是像化學物質系統命名法的命名一樣,可以按照規律直接進行翻譯。--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00 (UTC)[回覆]
網易叫它作「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非「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另有媒體以「2號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作翻譯[5]。--B.YWH 文章合為時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8:26 (UTC)[回覆]
網易兩個譯法都用了(「2型」在第三段)。「...病毒2」和「2號...病毒」肯定都不是符合命名法的譯法。可能的譯法應該是「二(2)型」或「第二型」,可能置於「...病毒」之前或之後。--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42 (UTC)[回覆]
抱歉:沒看清。過幾天看有沒有官方命名再改吧,現在定也太早了。--B.YWH 文章合為時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9:45 (UTC)[回覆]
@cwek:COVID-19是病毒引發的疾病名稱,SARS-CoV-2才是病毒名,閣下是否弄錯了。--B.YWH 文章合為時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9:52 (UTC)[回覆]
既然部分中文媒體都已經使用「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的翻譯了,那樣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就留著不動吧。上面的表格就是現在暫時作實的提議,放在這裏幾天應該是不急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10:05 (UTC)[回覆]
可是已經被其他人移動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了...--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13日 (四) 10:29 (UTC)[回覆]
搬回頭了。我可不想多改上面一大串save to幾次。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15:22 (UTC)[回覆]
分歧點應該在「2型」、「2號」還是「2」,我看三者皆有使用。不過未見哪個更常用或者更官方,以目前的情況,我不反對先到先到。--曾晉哲留言·Q616551602020年2月14日 (五) 00:08 (UTC)[回覆]
還有兩條條目以「2019新型冠狀病毒」作前綴,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的排外及種族主義2019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相關應對機構,請一併移動。--B.YWH 文章合為時而著✒️ 2020年2月14日 (五) 02:56 (UTC)[回覆]
已加入提議。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3:09 (UTC)[回覆]
還有模版Template: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病例彙整及條目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反應與影響。--B.YWH 文章合為時而著✒️ 2020年2月15日 (六) 07:32 (UTC)[回覆]
我考慮在三日內依據以上提議進行移動。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3:13 (UTC)[回覆]
(+)支持:應盡速將相關條目移動至最新標準名稱,另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撤僑行動」及「Template:2019冠狀病毒病傷亡人數」建議不用再加入「疫情」二字為妥。-Bangardi 2020年2月14日 (五) 14:07 (UTC)[回覆]
Happy60907「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排外及種族主義」和「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排外及種族主義」哪個比較好?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5日 (六) 06:48 (UTC)[回覆]
個人認為保留「疫情」較好,目前的排外主義是由於疫情事件產生的,不是與疾病本身相關的歧視,與諸如「對愛滋病的歧視」之類不同。--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5日 (六) 09:17 (UTC)[回覆]
同時建議修改Template:2019冠狀病毒病傷亡人數名稱中「傷亡」的字眼。「傷亡」更適合用於事故或災害,「病」和「傷」有區別,個人認為改成「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數」更為妥當。--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5日 (六) 09:51 (UTC)[回覆]
全部完成移動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6日 (日) 14:26 (UTC)[回覆]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刪除引用不可靠來源的內容[編輯]

條目大量引用李世默觀察者網某記者的文章,網上查一下就可知道這位記者甚至不是跑健康衛生新聞的,在這種嚴重公衛事件上不該引用。如果要加上這些內容,也要引用高水平的可靠來源來支持。--歡顏展卷留言2020年3月3日 (二) 18:41 (UTC)[回覆]

@Jyxyl9條目引用觀察者網文章說「2月26日,《華盛頓郵報》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共安全專家觀點指,「讓專家感到害怕的是,當病毒向中國以外地區蔓延時,沒人知道美國的情況如何,因為他們(美國政府)根本就不查。」」我翻了一下2月26日《華盛頓郵報》沒看到這段文字,請引用《華盛頓郵報》原文證明。--歡顏展卷留言2020年3月3日 (二) 19:40 (UTC)[回覆]

@Happyseeu相關內容在此:[6]:「What scares experts the most is that the virus is beginning to spread in countries outside China, but no one knows whether that’s the c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y aren’t checking.」
稍後將儘量把相關內容改為引用原始來源。建議也可對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相關爭議進行同等標準的來源查核。Jyxyl9批判一番 2020年3月3日 (二) 19:54 (UTC)[回覆]
@Jyxyl9該URL寫著Feb. 25, 2020,所以觀察者網的文章說2月26日是錯的。--
@Happyseeu您需要考慮到的是,中文媒體日常報導所指的時間大概率是北京時間而非美國東部時間,除非另有註明。Jyxyl9批判一番 2020年3月3日 (二) 20:18 (UTC)[回覆]
(~)補充:已添加時間提示,以便條目內時間統一。Jyxyl9批判一番 2020年3月3日 (二) 20:24 (UTC)[回覆]

請不要再使用「觀察者網」作為信息來源[編輯]

大量添加的信息都是使用觀察者網作為參考資料,但是觀察者網是沒有駐美記者的,它的所有消息都是對於美國媒體的轉載,並且他的轉載極其不規範,不寫新聞來源,不可以作為美國新聞的可靠來源,請儘可能找到英語世界的報導,或是有明確寫消息來源的中文報導 Lyuzou留言2020年3月13日 (五) 05:07 (UTC)[回覆]

從我剛才獲得的信息觀察者網甚至不是個新聞媒體,它沒有採訪證也就是沒有記者。我看了下他的維基他的自我定位是一個「新聞時評集成網站」,也就是說他是個類似政治博客的東西,當然無法作為可靠信息來源 Lyuzou留言2020年3月13日 (五) 05:20 (UTC)[回覆]

警告:包含模板大小過大。 一些模板將不會包含。[編輯]

發現至少{{reflist}}已經失效。--Gqqnb留言2020年3月20日 (五) 01:30 (UTC)[回覆]

停止使用約翰霍普金斯、一畝三分地及WorldoMeter更新確診病例數[編輯]

根據這段時間對新聞及各州公布數據的觀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畝三分地和WorldoMeter的數據來源均有問題,應該停止使用。 一畝三分地上數據有重複計數問題,拿最新更新的紐約州數據距離,3月21日紐約州衛生部剛更新病例數為10356例,新增3254例,隨後一畝三分地上更新數據為11705例,新增3175例。對其數據來源表示懷疑。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上說其數據來源為一畝三分地。 WorldoMeter數據有部分列出來源,但總體數據跟一畝三分地上一樣有重複計數的問題。英文頁面上也對這幾個網站的數據來源問題有討論,並準備停止使用他們的數據。 CDC數據應該是美國病例數最權威的,但由於數據工作日才更新,因此沒有及時性。 所有州的衛生部現在都在官網更新數據,大部分州每日公布,少部分只在工作日公布,他們的數據時效性較強。 --RedAstray留言2020年3月21日 (六) 22:51 (UTC)[回覆]

英文頁面上沒有人主張停止使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歡顏展卷留言2020年3月21日 (六) 23:30 (UTC)[回覆]
@RedAstray你改了數據,但是也沒有來源吧。下面還顯示「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JHU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你所説的「並準備停止使用他們的數據」,en:Template talk: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data上我暫時也沒看到。
現在「23239(各州衛生部)」請問數據哪裏來的?The COVID Tracking Project上統計的美國各州數據才「23203」(3/21 22:42 ET)。
如果沒有相關來源支持,應該先恢復到JHU的數據。--Nostalgiacn留言2020年3月22日 (日) 02:51 (UTC)[回覆]
23239是各州衛生部官方網站公布確診數據加出來的和,詳情見模板: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數/美國
en:Template talk: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data/United States medical cases已經要求使用各州衛生部數據。同樣他們也提議使用[covidtracking.com]網站提高數據獲取效率。
關於網站上的23203和23239差異問題,我覺得需要討論的。covidtracking並沒有完全包括撤僑數據,撤僑人員分散在加州、德州和內布拉斯加,德州和內布拉斯加公布數據均只包含本土感染病例數,但只有加州官網有單獨列出撤僑確診數。[加州衛生部官網]列出的數據為「24 – Cases of positive tests related to federal repatriation flights 1,200 – Cases not related to repatriation flights」,24人為撤僑人員,1200人為本土傳播產生。因此我在表格中加州填寫的1200人。表格最後的「撤僑」列按CDC公布的總數49加上去。而covidtracking使用的數據來源為LA times,直接使用1279的,德州和內布拉斯加均只有本土感染病例數,總計的時候也沒有把撤僑飛機確診人數加上去,因此,我認為總確診病例數差異部分來自於撤僑班機確診的人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暫時保留,我去英文版問一下,看看他們的意見是什麼。 --RedAstray留言2020年3月22日 (日) 03:27 (UTC)[回覆]
同意停止使用一畝三分地數據。一畝三分地那個頁面類似維基,也是網民共同創作的,不屬於可靠來源。--Gqqnb留言2020年3月24日 (二) 05:59 (UTC)[回覆]
cdc說他們開始使用一畝三分地的數據了。—曾晉哲留言·Q616551602020年3月28日 (六) 01:53 (UTC)[回覆]
最新進展是:一畝三分地開始使用covidtracking.com數據(Credit to CovidTracking and DriveThruLocation project),其網站的Testing頁面數據是衛生部公布數據,與其首頁數據不一致,這之間的差並沒有看到解釋。(參見首頁Testing頁面)目前應該避免其原創研究,等待其統一自己網站數據後再考慮使用。
我認為,根據Wikipedia:可靠來源方針,本條目應與中國大陸疫情條目中數據採用標準保持一致,即以官方公布數據為一次文獻。 --RedAstray留言2020年3月28日 (六) 05:29 (UTC)[回覆]
cdc和jhu用的都是一畝三分地的數據,一畝三分地是志願者在錄入,所以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曾晉哲留言·Q616551602020年4月14日 (二) 05:20 (UTC)[回覆]
英文維基百科到今天還是CDC與JHU數據並用,用JHU數據是因為更新快,CDC只有工作日才更新數據。等到疫情結束了,可以只用官方公布數據;在疫情快速變化的時候,更新快的數據還是有價值的。--歡顏展卷留言2020年3月28日 (六) 15:42 (UTC)[回覆]

建議改成「2019新型冠狀肺炎美國疫情」[編輯]

感覺「冠狀病毒病」這個詞怪怪的。--Zhang J.oi.n.g留言2020年4月2日 (四) 07:14 (UTC)[回覆]

2019冠狀病毒病是世界衛生組織使用的中文名稱,對這個名稱有意見的話請去該條目討論。 Fung_Chi-Long留言2020年4月5日 (日) 00:2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