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爽(539年—591年)字开明,魏郡临漳人。北齐霍州刺史陆概的儿子,祖先出自鲜卑陆氏(步六孤氏)。

生于东魏元象二年(539年,梁武帝大同五年),九歲時就能學習,日誦二千餘言。尚書僕射楊遵彥看見他覺得訝異,說“陸氏代有人焉”。十七岁时,北齐司州牧、清河王高岳召為主簿。擢升为中侍御史,不久兼治书,官至中书侍郎。北齐灭亡,与阳休之等十余人被周武帝召入关中。至长安,任宣纳上士。隋朝开皇元年(581年),转太子内直监,为太子洗马。曾与左庶子宇文恺等撰《东官典记》七十卷。以博学、善辩,常被朝廷差遣迎送至境的南陈使者。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享年五十三岁。赠上仪同、宣州刺史。由於陆爽生前曾建议以《春秋》之义为皇太子诸子命名,隋文帝對此感到憤恨,下令“其身虽故,子孙并宜屏黜,终身不齿”。其子陆法言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書·卷58》,出自魏徵隋书

參考書目[编辑]

  • 隋书》卷58《陆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