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元熙 (中山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熙(?—520年9月21日),字真興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孫,中山獻武王元英次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编辑]

元熙好學有才幹,有文學才能,聲名顯著於當時。可是他舉止輕浮,元英十分憂慮,認為他不是個能保全家族的人,時常想廢掉元熙,立第四子元略為世子。由於宗議不聽,元略堅持不從才停止。元熙起家為祕書郎。延昌二年(513年),元熙襲封中山王,累遷兼將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給事黃門侍郎,逐步升遷任光祿勳。當時朝廷由領軍于忠執政,元熙是于忠的女婿,所以一年之間突然高升[1]。元熙再被封除平西將軍、東秦州刺史,進號安西將軍,祕書監。後來元熙被任命為相州刺史,镇守邺城,元熙在七月上任,到達這天,刮起大風,下雨奇冷,凍死了二十多人、驢馬二十多匹。元熙曾經聽說過他的祖父拓跋楨的故事,心中十分厭惡,又有蛆生長在他家中[2]

先前,元熙的兄弟都被清河王元懌所喜愛,當劉騰元叉隔絕兩宮關係以後,他們又傳聖旨,殺了元懌,元熙便起兵討伐。元熙剛剛起兵十天,就被他的長史柳元章、別駕游荊及魏郡太守李孝怡抓了起來並關在高樓上,連同他的子弟也同時被關押。正光元年八月廿四日(520年9月21日),元叉派尚書左丞盧同將他斬於鄴城大街上,將首級送到京城[3][4]。一開始元熙的妻子于氏就知道元熙必定失敗,不同意他的計劃,從起初就哭泣不停,直到元熙死去[5]

元熙身為藩王,又有文學才能,風采氣度高雅。當他鎮守鄴郡時,知心朋友中有才學的士人袁翻李琰之李神儁王誦兄弟、裴敬憲等在河梁為他餞行,賦詩告別。當元熙臨死時,又寫信給相知的朋友和故舊,自恨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志願。當時的人對他很同情和惋惜[6]

元熙在任城王元澄去世之前,曾經夢見有人告訴他說:“任城王快要死了,他死後兩百多天,你也難免。如果不相信,請看任城王家裡。”元熙在夢中看到任城王的府第房舍,四面牆壁崩塌,沒有留下一堵完整的牆壁,元熙十分厭惡,醒來以後就告訴了自己的親屬。當元熙死時,果然和他夢中情形相符。元熙兄弟三人,每次跟從元英出征時,他們在軍中貪婪暴虐,有時接送投降的人到北方時濫殺無辜的人以增加首級數量,作為增加軍功的資本。當于忠誣陷郭祚裴植時,于忠並沒有完全決定殺害他們,而元熙卻加以勸告和鼓勵,使他們遭受極刑,世人都認為是冤獄。元熙遭逢禍害時,有見識之人皆認為這是他應受到的報應[7]

靈太后重新執政時,追贈元熙使持節、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諸軍事、大將軍、太尉公,冀州刺史,增加本封食邑一千戶,謚號文莊王[8]。孝昌元年岁次乙巳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525年12月20日)葬于父亲元英坟墓旁[4]

家庭

[编辑]

曾祖

[编辑]

祖父

[编辑]
  • 元桢,北魏开府仪同三司、南安惠王[4]

父亲

[编辑]

兄弟姐妹

[编辑]
  • 元攸,北魏东宫洗马
  • 元诱,北魏持节、左将军、南秦州刺史、都昌恭惠公
  • 元略,北魏骠骑大将军、尚书令、领国子祭酒、东平文贞王
  • 元纂,北魏司徒祭酒,安平景公
  • 元义兴,北魏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武邑王
  • 饶安公主,嫁刁宣

夫人

[编辑]

子女

[编辑]
  • 元景獻,與元熙同被害,追封為中軍將軍、青州刺史,以王禮下葬
  • 元仲獻,與元熙同被害,追封為左將軍、兗州刺史
  • 元叔獻,與元熙同被害,追封為右將軍、齊州刺史
  • 元叔仁,北魏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中山王
  • 元氏,嫁卢道和之子卢景熙[13]
  • 元义华,元熙第四女[14]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好學,俊爽有文才,聲著於世,然輕躁浮動。英深慮非保家之主,常欲廢之,立第四子略為世子,宗議不聽,略又固請,乃止。起家祕書郎,延昌二年襲封,累遷兼將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給事黃門侍郎,尋轉光祿勳。時領軍于忠執政。熙,忠之壻也,故歲中驟遷。
  2.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尋除平西將軍、東秦州刺史,進號安西將軍,祕書監。尋以本將軍授相州刺史。熙以七月入治,其日大風寒雨,凍死者二十餘人,驢馬數十匹。熙聞其祖父前事,心惡之。 又有蛆生其庭。
  3.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初,熙兄弟並為清河王懌所昵,及劉騰、元叉隔絕二宮,矯詔殺懌,熙乃起兵,上表曰:「臣聞安危無常,時有休否。臣早屬休明,晚逢多難。自皇基綿茂,九葉承光,高祖、世宗,徽明相襲。皇太后聖敬自天,德同馬鄧;至尊神叡纂御,神鑒燭遠。四海晏如,八表歸化。而領軍將軍元叉寵藉外親,叨榮左右,豺狼為心,飽便反嚙。遂使二宮阻隔,溫凊闕禮,又太傅清河王橫被屠害。致使忠臣烈士,喪氣闕庭;親賢宗戚,憤恨內外。妄指鹿馬,孰能踰之;王董權逼,方此非譬。臣仰瞻雲闕,泣血而生,以細草不除,將為爛漫,況叉悖逆如此,孰可忍之!臣忝籍枝蕚,思盡力命,碎首屠肝,甘之若薺。今輒起義兵,實甲八萬,大徒既進,文武爭先,與并州刺史、城陽王徽,恒州刺史、廣陽王淵,徐州刺史、齊王蕭寶夤等,同 以今月十四日俱發。庶仰憑祖宗之靈,俯罄義夫之命,掃翦兇醜,更清京邑。臣親總三軍,星邁赴難,置兵溫城,伏聽天旨。王公宰輔,或世著忠烈,或宿佩恩顧,如能同力,翦除元叉,使太后至尊忻然奉對者,臣即解甲散兵,赴謝朝闕。臣雖才乖昔人,位居蕃屏,寧容坐觀姦醜,虛受榮祿哉!」熙兵起甫十日,為其長史柳元章、別駕游荊、魏郡太守李孝怡率諸城人,鼓譟而入,殺熙左右四十餘人,執熙,置之高樓,并其子弟。叉遣尚書左丞盧同斬之於鄴街,傳首京師。
  4. ^ 4.0 4.1 4.2 4.3 4.4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節大將軍太尉公中山王之墓誌銘」王諱熙,字真興,河南洛陽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儀同三司南安惠王」之孫,司徒獻武王之世子。幼而岐嶷,操尚不群,好學博通,善言理義,文藻富贍,」雅有俊才。丞相清河王居宗作宰,水鏡當時,特所留心,以為宗之子政。年未志」學,拜祕書郎中,文藝之美,領袖東觀。遷給事中。王性不偶時,凝貞獨秀,得其人,」重之如山,非其意也,忽之如草。是以門無雜賓,冰清玉潔,有若月皎雲間,松茂」孤嶺。見者羨其高風,望者人懷景慕。於是美譽彰于民聽,休聲播于遠邇。延昌」中,以世嫡才明,襲封中山王。世宗晏駕,皇上龍飛,山陵嚴重,任屬親賢,拜」將作大匠。以秩宗儒棘,問禮所憑,徙太常少卿。俄以執戟近樞,瓊機所在,遷給」事黃門侍郎,轉光祿勳卿,黃門郎如故。尋以東秦險要,都會一方,宣風敷化,任」歸維捍,拜使持節都督東秦州諸軍事安西將軍東秦州刺史。導德齊禮,先之」敬讓,吏憚其威,民懷其惠。雖廉叔來暮之謳,公沙神后之歌,未之多也。熙平元」年,入為祕書監。區分百氏,九流粲然,劉向司籍,如斯而已。神龜之初,以東魏形」勝,鎮控遐邇,鄴守任隆,非王莫可,拜使持節都督相州諸軍事安東將軍相州」刺史。清風善政,彌美於前,路不拾遺,餘糧栖畝。道無常泰,否運暫屯,正光元年,」奸臣擅命,離隔二宮,賊害賢輔。王投袂奮戈,志不俟旦,唱起義兵,將為晉陽」之舉,遠近翕然,赴若響會。而天未悔禍,釁起不疑,同義爪牙,受賊重餌,翻然改」圖,千里同逆,變起倉卒,受制群凶。八月廿四日,與季弟司徒祭酒纂世子景獻,」第二子員外散騎侍郎仲獻,第三子叔獻同時被害。唯第四子叔仁年小得免。」王臨刑陶然,神色不變,援翰賦詩,與友朋告別,詞義慷慨,酸動旁人。昆弟父子,」俱瘞鄴城之側。孝昌元年追復王封,迎喪還洛陽,贈使持節大將軍太尉公都」督冀定相瀛幽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文莊王,增封一千戶。二宮悲悼,親」臨哀慟,行路咨嗟,莫不揮涕。孝昌元年歲次乙巳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葬」于舊塋。爰命史臣,勒銘泉室。其詞曰:」寶籙凝圖,五靈代紀,金行弛御,玄符繼起。維祖維宗,迺疆迺理,騰周越漢,跨虞」邁似。赫赫景皇,本枝孫子,獻武隆蕃,令問不已。猗歟君王,時維雋哲,玉潤金」暉,霜明冰潔。蘭芬月朗,淵鑒景徹,孤心獨秀,懷貞秉節。敬讓既敷,像而不設,惠」結甘棠,聲徽往烈。誠深體國,聞難投戈,義感君子,赴者謳歌。捐軀逝命,死也靡」他,忠謨不遂,運矣如何。慷慨臨危,咨嗟中圮,宿志既申,無慚昔士。赫弈寵光,名」芳圖史,勒銘玄宮,式彰來美。
  5.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始熙妃于氏知熙必敗,不從其謀,自初哭泣不絕,至於熙死。熙臨刑為五言詩,示其僚吏曰:「義實動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節,將解七尺身。」與知友別曰:「平生方寸心,殷勤屬知己。從今一銷化,悲傷無極已。」
  6.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熙既蕃王之貴,加有文學,好奇愛異,交結偉俊,風氣甚高,名美當世,先達後進,多造其門。始熙之鎮鄴也,知友才學之士袁翻、李琰、李神儁、王誦兄弟、裴敬憲等咸餞於河梁,賦詩告別。及熙將死,復與知故書曰:「吾與弟並蒙皇太后知遇,兄據大州,弟則入侍,殷勤 言色,恩同慈母。今皇太后見廢北宮,太傅清河王橫受屠酷,主上幼年,獨在前殿。君親如此,無以自安,故率兵民建大義於天下。但智力淺短,旋見囚執,上慚朝廷,下愧相知。本以名義干心,不得不爾,流腸碎首,復何言哉!昔李斯憶上蔡黃犬,陸機想華亭鶴唳,豈不以恍惚無際,一去不還者乎?今欲對秋月,臨春風,藉芳草,蔭花樹,廣召名勝,賦詩洛濱,其可得乎?凡百君子,各敬爾宜,為國為身,善勗名節,立功立事,為身而已,吾何言哉!」時人憐之。
  7.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又熙於任城王澄薨前,夢有人告之曰:「任城當死。死後二百日外,君亦不免。若其不信,試看任城家。」熙夢中顧瞻任城第舍,四面牆崩,無遺堵焉。熙惡之,覺而以告所親。及熙之死也,果如所夢。兄弟三人,每從英征伐,在軍貪暴,或因迎降逐北,至有斬殺無辜,多增首級,以為功狀。又于忠之誣郭祚、裴植也,忠意未決害之,由熙勸奬,遂至極法,世以為冤。及熙之禍,議者以為有報應焉。
  8. ^ 魏書 卷十九下·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下》:靈太后反政,贈使持節、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諸軍事、大將軍、太尉公、冀州刺史,增本封一千戶,諡曰文莊王。
  9.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时领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
  10.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始熙妃于氏知熙必败,不从其谋,自初哭泣不绝,至于熙死。
  11. ^ 《北史·卷十八·列传第六》:时领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
  12. ^ 《北史·卷十八·列传第六》:始熙妃于氏知熙必败,不从其谋,自初哭泣不绝,至于熙死。
  13. ^ 贾振林编著. 《文化安丰》.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88. ISBN 978-7-5347-6898-9 (中文(简体)). 
  14. ^ 《西安碑林全集 62卷 墓志》 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