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聖經新譯本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有人加上以下評註: 在西1:15,新譯本將該節譯爲:「這愛子是那看不見的上帝的形象,是首先的,在一切被造的之上。」但絕大部分的中英文聖經譯本,都是譯firstborn,即是首生的意思。「首先」與「首生」的意義是不同的。「首先」主要是指時間性,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指基督是在一切被造物中首先被造。這是異端的教導。若說基督是首生的,則指明基督不是被造,而是神生的。在希伯來的文化中,首生的兒子有權承受父所有産業的。所以首生是說基督超越的地位,不是說時間上祂首先被造。

此評論似乎誤會了新譯本的翻譯。新譯本沒有說基督是首先被造,而是說祂是首先的,「首先的」是絕對的用法,沒有用來描述「受造」。「首先的」在聖經是對神的稱呼(賽41:4,44:6,48:12;啟1:17,22:13),這絕對的用法明顯不是異端的教導,而且新譯本也說基督是「在一切被造的之上」,表明基督高過一切受造之物。Firstborn在原文可以有在時間上和地位上的優越性,例如啟1:5就用同一個字firstborn來描述基督是「(從死裡)首先(復活)」(和合本)。新譯本正是把這兩方面意思表達:時間上「首先」;地位上「在一切被造的之上」。這是正統的教導。至於譯文牽涉的解經和翻譯細節,可在個人網站另作討論,不宜因為對譯文的某些印象而在新譯本維基條目加諸「異端」這麼嚴重的指控。

如果要吹毛求瑕,其實「首生的」也可解作異端教導,因為「首生的」意味著之後還有其他被生的。按同樣邏輯,這意味著我們這些較後「生」的與基督同類,大家都是被造之物。事實上,最重要的是,無論翻譯為「首先」或「首生」,它的意思都要由下文「在一切被造的之上」來界定。既然基督在「一切」被造的之上,祂自己就當然不是被造的了。不顧下文和不顧新譯本在聖經其他地方清楚表明基督的神性(例如羅馬書9:5「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受稱頌的 神"),看來有欠公允。

來源請求:有人認為新譯本相較和合本,成語的使用還是很多的,且有些地方不太恰當,所以引起了某些讀者的不滿。

{參考: 聖經新譯本 成語的使用,一方面使得傳統文化的思想侵入到聖經里,增加了人誤解、歪曲聖經意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普通人的閱讀難度。}

最新評論: 另外,有些地方的措辭是不太符合語境和文化的,例如馬太福音主耶穌口中反覆出現「偽君子」一詞,好像耶穌變成了華人,生活在儒家文化的社會中。也有些地方的說法是一種時代錯誤,如馬太福音28:9 忽然,耶穌向她們迎面而來,說:「你們好。」她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現代的華人說「你們好」,但兩千年前的猶太人並非如此問安。正確的譯文說「願你們平安」,這不但是一句問候語,也是安慰的話。那些驚慌害怕的人聽到主的這話心裡多受安慰啊。但「你們好」平淡如水一般,沒有多大意義。

{回應:這類問題是所有譯本都有的,不是《新譯本》的特色。猶太人吃餅,《和合本》說吃飯,不等於把耶穌變成華人。}

新譯本效法NIV等現代譯本,將約翰福音中淫婦被抓的故事保留在經文中,卻又告訴讀者這不是抄本的內容,是後人加上的;將馬可福音最後的十多節經文留在經文中,卻又告訴讀者這些經文也是後期抄本加上去的。新譯本和NIV等現代譯本,叫讀者懷疑聖經,心裡對聖經的可靠性產生懷疑,已經違背了羅馬書第十四章的原則。羅馬書十四章告訴信徒,即使在很小的事情上都要心裡堅定,但是在關乎聖經可信性的如此重大的問題上,新譯本及NIV等譯本卻讓信徒懷疑、心不堅定。 新譯本雖無完全否認、但卻貶損了基督的神性。在幾處證實基督之神性的關鍵經文中,新譯本改變了至少兩處經文: 腓立比書2:6 他本來有 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 神平等的地位。(評註:基督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只有一個原因,即他不是神。如果他是神, 他必須要堅持自己與神平等。) 提摩太前書3:16 敬虔的奧秘真偉大啊,這是眾人所公認的,就是:「他在肉身顯現,在聖靈里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列國,被世人信服,被接到榮耀里。」(評註:正確的譯本說「神在肉身顯現」,證實在肉身顯現的耶穌是神。但說「他在肉身顯現」,不能證實耶穌是神,因此新譯本減少了證實耶穌之神性的經文。)

{回應:這是絕大多數現代中英文譯本的做法,因為都是基於最權威的希臘文校訂本,不是《新譯本》的特色}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聖經新譯本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3日 (三) 05:4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