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山站 (波士頓地鐵)

座標42°18′03″N 71°06′51″W / 42.3007349°N 71.1140649°W / 42.3007349; -71.114064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森林山站

Forest Hills
森林山站鳥瞰圖(2018)
森林山站鳥瞰圖(2018)
位置 美國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牙買加平原英語Jamaica Plain, Massachusetts
華盛頓街與海德公園大道路口
Washington Street at Hyde Park Avenue
地理坐標42°18′03″N 71°06′51″W / 42.3007349°N 71.1140649°W / 42.3007349; -71.1140649
管轄機構馬薩諸塞灣交通局
途經路線東北走廊
 橙線 
轉乘交通巴士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英語MBTA Bus162130313234353637383940425051192
車站構造
停車設施206(停車費$6.00)
殘疾人車位:5
自行車停放設施32
無障礙車站
月台2座島式月台
股道橙線:2
通勤鐵路:4
其他資訊
票價區間1A(通勤鐵路)
歷史
啟用日期通勤鐵路:1842年
高架鐵路:1909年11月22日
重建日期現代綜合車站:1987年5月4日
舊稱收費站
營運資訊
乘客數量
(2013)
15,150(日均旅客發送量)[1] (橙線)
乘客數量
(2018)
142(日均旅客發送量)[2] (尼德姆線)
服務
上一站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 下一站
羅斯林代爾村 尼德姆線 拉格斯
終點站 橙線 綠街

森林山站(英語:Forest Hills)位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牙買加平原英語Jamaica Plain南部的森林山英語Forest Hills, Boston社區,是波士頓地鐵橙線波士頓通勤鐵路尼德姆線英語Needham Line換乘車站,同時也是很多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公交英語MBTA Bus線路的終點站,車站完全支持無障礙通行。通勤鐵路普羅維登斯/斯托頓線富蘭克林線英語Franklin Line美鐵阿西樂特快號列車東北區域號列車均不在此站停靠。

車站周圍有幾個大型公園,西邊的阿諾德植物園英語Arnold Arboretum屬於哈佛大學,東側為森林山陵園英語Forest Hills Cemetery富蘭克林公園英語Franklin Park (Boston),除了陵園外的兩座公園均是波士頓綠寶石項鍊的一部分。北側為西南走廊公園英語Southwest Corridor Park的最南端,該公園建造在美鐵、通勤鐵路和橙線行駛的西南走廊英語Southwest Corridor (Boston)正上方。

車站設有數個零售商店,包括一家甜甜圈咖啡店,一個售報亭和一座花店。天氣溫暖的月份中,車站還設有農貿攤。該車站也是馬薩諸塞灣交通局警察部門英語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Police的分部,設有辦事機構。車站外有206個停車位,不允許過夜停車,提供方便的停車換乘服務。

歷史[編輯]

森林山高架剛建成時
帶有吸煙車廂的幹線列車駛離森林山站(1910年)
1985年建設中的新車站,背景為舊車站
車站鐘樓,1987年建,按照波士頓市中心車庫鐘樓樣式建造,現以成為地標之一

收費站[編輯]

1831年6月22日,波士頓至普羅維登斯鐵路公司英語Boston and Providence Railroad開始籌劃在波士頓和普羅維登斯之間修建鐵路,1832年開始建造。1834年公園廣場英語Park Square (Boston)坎頓樞紐站英語Canton Junction station之間的線路通車,[3]:29 下一年整條線路全線通車。該客運線主打城際旅行,中間只設有雷德維爾站英語Readville station羅克斯伯里十字站[4]:8

1842年在牙買加平原社區新增了綠街站收費站,靠近諾福克和布里斯托爾收費公路英語Washington Street (Boston)收費站[4] 1845年,羅克斯伯里十字站至雷德維爾站之間增加一條平行軌道。[3]:31 次年,收費站新建一座車站建築,設有數座商店。[4]

1850年6月3日開通了從西羅克斯伯里至戴德姆的新線路,[3]:29 新的線路帶來客流量的迅速增長。[5][6] 收費站旁的收費公路在1843年轉為公共公路,不再收費[4]:9,但是車站附近直到19世紀70年代依舊保持原名稱,之後便以1848年建成的森林山陵園英語Forest Hills Cemetery命名。[4]:14[7]

馬車及有軌電車[編輯]

1857年,西羅克斯伯里鐵路開通一條往返於羅克斯伯里和牙買加平原南街的鐵路,很快被都會鐵路公司收購後與現有軌道連接,提供往返於牙買加平原和波士頓市中心的鐵路服務。[8]:60 1857年收費公路變為公共公路後,開通了一條通向達德利廣場的馬車線。[4]:10

1887年,大多數馬車線路合併至西端街道鐵路英語West End Street Railway[8]:8 1888年,波士頓開始出現電力有軌電車,如今的波士頓輕軌綠線C支線的前身。1890年9月2日,華盛頓街線電氣化。[4]:11 1895年,西端鐵路在森林山修建了第一座編組站,1924年改名為安博維編組站。[4]:34 1897年西端鐵路被波士頓高架鐵路公司英語Boston Elevated Railway收購[8]:35,1902年南街線被延長至森林山編組站,1915年開通開往特里蒙特街地鐵英語Tremont Street subway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8]:61 華盛頓街線和南街線在森林山廣場交匯,可以換乘。[4]:11

架高鐵路[編輯]

1891年至1897年間,紐黑文鐵路英語New Haven Railroad後灣站至森林山站間的軌道拓寬成4股道,並抬升至專用石壩上。弗雷德里克·羅·歐姆斯英語Frederick Law Olmsted綠寶石項鍊公園設計了森林山高架。1897年6月1日,線路在多切斯特和牙買加平原共設立5座車站。[9]

高架車站[編輯]

1909年11月22日,華盛頓街高架從達德利廣場延長至森林山,在海德公園大道附近設立了維護廠。[10] 車站外方便換乘為設計理念,地面為有軌電車,地鐵在高架層,最終成為附近主要的有軌電車換乘中心。車站建築由埃德蒙·馬奇·惠特賴特英語Edmund M. Wheelwright設計,曾被稱作「波士頓換乘站中的傑作」。[11]

紐黑文鐵路嘗試增加森林山站至波士頓南站的鐵路班次,然而依舊無法和波士頓高架鐵路競爭。1940年9月29日,5座車站被廢棄,[9] 1973年6月,森林山站恢復,尼德姆線英語Needham Line在此站停靠。1976年,平均每天客流量為50人,相比之下,波士頓高架鐵路站每天有15000人使用。[10][12]

西南走廊[編輯]

1979年至1987年,波士頓完全重建森林山站。重建後的新車站為多式連乘換乘車站,將作為西南走廊英語Southwest Corridor (Boston)項目的一部分。工程需要拆除有百年歷史的高架橋,並將客運線和橙線鐵軌全部轉移至開放式溝槽。1983年11月12日,森林山高架定向爆破,1984年6月1日起開始新建車站。[13]

新車站造價3800萬美元,由劍橋七人聯合會英語Cambridge Seven Associates設計,主體由磚、鋼筋和玻璃組成,設計成一個巨型溫室形狀,與周圍公園融為一體。車站頂部設有一座造價12萬美元的西式鐘樓,是當地標誌之一。[13][14][15] 1987年5月4日,波士頓高架鐵路橙線服務暫停,並於5月7日轉移至西南走廊通道。1987年10月5日,通勤鐵路和美鐵客運線恢復運營,10月19日尼德姆線英語Needham Line恢復運行。[10]

新車站包含有軌電車轉盤,在車站的最北端,安博維有軌電車站搬至此處,並改名為森林山站。1985年12月28日,由於亨廷頓大道地鐵隧道施工,安博維支線(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臨時」停運。1986年7月將到布里格姆環島站的服務恢復,1989年11月4日,到希思街站的服務恢復。[10] 然而從希思街到安博維的路段,由於有軌電車與普通車輛混行,處於安全考慮馬薩諸塞灣交通局不願意恢復服務。作為大開掘施工項目空氣污染減排措施的一部分,恢復安博維段有軌電車服務一直備受關注。由於電車服務遲遲沒有恢復,發起了對交通局的法律訴訟,但馬薩諸塞灣交通局與2011年勝訴,取消了後續恢復有軌電車的計劃。[16]

2009年9月28日,森林山站新增了一個自行車停放籠,它是馬薩諸塞灣交通局在波士頓地區設置的首個停放籠,用於推廣「騎車換乘英語Pedal and Park」運動。[17]2016年,車站北入口附近從未被使用過的綠線調頭環形軌道被移除。[18]2019年11月6日,新車站入口開放。[19]計劃更新三座老式電梯,並新增一座新電梯,連接站台層和公交車專用道,預計於2022年投入使用。[20]

車站結構[編輯]

普羅維登斯/斯托頓線列車經過森林山站3號站台(2012)
G 地面 出入口、等候室、公交車站台及停車場
M 夾層 橙線檢票口
B1
站台層
北行 波士頓地鐵橙線 終點站
波士頓地鐵橙線橡樹林方向 綠街
島式月台,左/右側開門
北行 波士頓地鐵橙線 終點站
波士頓地鐵橙線橡樹林方向 綠街
5號站台  尼德姆線 尼德姆高地英語Needham Heights station方向羅斯林代爾村英語Roslindale Village station
 尼德姆線 波士頓南站方向 拉格斯
島式月台,左/右側開門
3號站台  普羅維登斯/斯托頓線   富蘭克林線 經過
1號軌道 美鐵阿西樂特快東北區域號  普羅維登斯/斯托頓線   富蘭克林線 經過
2號軌道 美鐵阿西樂特快東北區域號  普羅維登斯/斯托頓線   富蘭克林線 經過

公交換乘[編輯]

50路公交駛離車站
39路公交車停在曾經的綠線環形軌道等待乘客上下車(2006)

森林山站是該車站附近最主要的公交換乘車站,共有16條公交線以此站為終點站。

20世紀80年代建造的波士頓輕軌綠線E支線環形軌道站台因安博維延長線取消,從未被有軌電車使用過,而被39路公交使用。2017年10月14日起,39路公交改至車站上層專用公交站台停靠。[21]

參考資料[編輯]

  1. ^ Ridership and Service Statistics (PDF) 14th. 馬薩諸塞灣交通局. 2014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01). 
  2. ^ Centr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taff. 2018 Commuter Rail Counts.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2019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3. ^ 3.0 3.1 3.2 Humphrey, Thomas J.; Clark, Norton D. Boston's Commuter Rail: The First 150 Years. Boston Street Railway Association. 1985: 29–37. ISBN 9780685412947.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Heath, Richard. A History of Forest Hills (PDF). Jamaica Plain Historical Society. May 16, 2013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1-15). 
  5. ^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for Investigating the Affairs of the Boston and Providence Railroad Corporation. J. H. Eastburn's Press. January 9, 1856: 4 –透過Internet Archive. 
  6. ^ von Hoffman, Alexander. Local Attachments: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Urban Neighborhood, 1850 to 1920需要免費註冊.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 ISBN 0801853931. 
  7. ^ Outline and Index Map of West Roxbury. Atlas of County of Suffolk, MA (G.M. Hopkins & Co.). 1874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透過Ward Maps. 
  8. ^ 8.0 8.1 8.2 8.3 Clarke, Bradley H.; Cummings, O.R. Tremont Street Subway: A Century of Public Service. Boston Street Railway Association. 1997. ISBN 0938315048. 
  9. ^ 9.0 9.1 Rocheleau, Matt. Raising the railroad in Forest Hills. Boston Globe. 26 November 2012 [8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10. ^ 10.0 10.1 10.2 10.3 Template:NETransit
  11. ^ Coburn, Frederick W. Rapid Transit and Civic Beauty. New Boston. Vol. 1 no. 7. November 1910: 307–314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透過Google Books. 
  12. ^ Massachusetts Executive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Capital needs developed at the corridor level: core and west (報告). Massachusetts Executive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102. 22 April 1976. 
  13. ^ 13.0 13.1 Rocheleau, Matt. History time: Southwest Corridor Park. Boston Globe. 3 December 2012 [8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MBTA Forest Hills Station. Cambridge Seven Associates.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3, 2015). 
  15. ^ Shand-Tucci, Douglass. Built in Boston: City and Suburb, 1800–2000.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9: 319 [2020-08-21]. ISBN 978155849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透過Google Books. 
  16. ^ Ruch, John. Trolley comeback killed by court. Jamaica Plain Gazette. 26 August 2011 [19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9). 
  17. ^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Announce T’s First Bike Cage In Boston (新聞稿).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September 28, 2009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7). 
  18. ^ Brelsford, Laura. MBTA System-Wide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s: December 2016 Update (PDF).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Department of System-Wide Accessibility: 22. December 5, 2016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02). 
  19. ^ General Manager’s Remarks (PDF).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November 4, 2019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4). 
  20. ^ Brelsford, Laura. SWA Initiatives—November 2019 (PDF). November 26, 2019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07). 
  21. ^ Jessen, Klark. Casey Arborway: MBTA Route 39 Bus Moves to Upper Busway October 14. MassDOT Blog (新聞稿). October 10, 2017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外部連結[編輯]